【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丝竹声声入耳,这所小学让民乐“出圈”

2024-12-17 08:43:00 - 新疆网

核心提示:“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12月16日下午,乌鲁木齐市第82小学的阶梯教室中,石榴籽民乐团的50名学生正利用课后托管排练,楼道里回荡着悠扬的旋律,经典曲目与民族器乐交织、激情四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丝竹声声入耳,这所小学让民乐“出圈”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煜)“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12月16日下午,乌鲁木齐市第82小学的阶梯教室中,石榴籽民乐团的50名学生正利用课后托管排练,楼道里回荡着悠扬的旋律,经典曲目与民族器乐交织、激情四溢……

石榴籽民乐团成立于去年3月,时间虽短却已经小有名气。

“今年1月,高新区(新市区)教育系统教职工风采大赛上,我们的民乐团获得了一等奖;百姓故事大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户外钢琴演奏会和新疆本土文学名家作品进校朗诵大赛颁奖典礼上,都有我们乐团的身影。”说起乐团的成长之路,市第82小学语文教师、石榴籽民乐团指导教师霏丽霎·阿力肯面露悦色,骄傲地说,学校里有4位老师十分热爱文艺,常常凑在一起演奏热瓦普、都塔尔、吉他、手鼓等乐器,在学校的活动上一经亮相便颇受好评。

“不如让合唱团的学生一起加入表演?“这个想法提出后,队伍迅速壮大了起来。学校音乐教师玉散·克里木还将《达坂城的姑娘》进行了巧妙的改编,使之更适合团队演奏。

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舞蹈和朗诵也逐渐融入了乐团的表演之中。

乐团的表现收获了不少学生家长的认可。“老师,我们的孩子很享受在乐团表演,能否也让他们学习一门乐器?”

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民乐的美妙音符响彻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配备了多种乐器,并开设了民乐社团,腾出专门的教室学习。

首先选择教孩子都塔尔,都塔尔琴声浑厚、悠扬,仅两条弦,对于零基础的孩子们来说容易入门,接着又教他们打手鼓、弹奏其他乐器……

一次次演奏也让乐团逐渐崭露头角,不少活动开始邀请乐团演出。

“多次的演出也给了孩子们信心,排练的时候更有动力了。”霏丽霎·阿力肯说,即使是平时调皮好动的孩子,在练习时也表现了极强的专注力和音乐方面的天赋。

四年级(1)班学生马瑞馨说,她在第一次上课时连如何拿都塔尔都不知道,但同学们演奏出的悠扬琴音让她沉浸其中,因此她也格外努力,逐渐学会了演奏技巧,学会了如何和其他乐器合奏,如何更好地理解乐谱、表现音乐。

在乐团学习完后,马瑞馨回家还会接着练习。如今,她已经成为了乐团的主力成员,已能自信满满地演奏《掀起你的盖头来》《爱我中华》等曲目,在有新成员加入时,她也会热心地给予帮助。

而老师们不仅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教授乐器的技巧,还深入地给孩子们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将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相互融合,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族师生的优势。”霏丽霎·阿力肯说,希望通过乐团这个平台,让更多人喜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今后将和孩子们一起演奏出更多的曲目,走向更大的舞台。

市第82小学副校长袁凤荣介绍,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常态化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的文化活动,成立了35个涵盖体育、音乐、劳技的特色社团,每个社团都配备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学生们在社团中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