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城市的“高能配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巴中模式”
首座新能源车共享换电站上线、首批风电机组交付、绿米新能源投产......巴中产业“新”意盎然,用实力书写中等城市的“高能”篇章。随着十四五期间巴中“5+2+3”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传统企业焕新发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巴中逐渐成型,冲破了中等城市的“发展局限”。
中等城市中的坚定“追新”者
抓重点、谋发展,今年巴中“高能”不断。
10月,巴中首个市场化配置的风电发电项目——通江兴隆风电场开工建设。作为《巴中市2022-2024年度(通江县、南江县)风电资源开发建设初步实施方案》规划项目之一,项目装机规模达27万千瓦,建成后将并入四川主网,贡献清洁能源4.86亿千瓦时/年。
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巴中的绿色能源产业“乘风”而起,设施建设与设备制造齐头并进。
11月底,巴中运达股份通江新能源产业园首批风电机组开启交付。总重115吨、高5米、宽4.7米,由机舱、传动链、轮毂三部分组成的“庞然大物”将奔赴项目地重庆,为“双城经济圈”的绿色能源事业贡献强劲力量。
巴中力争2030年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量达到370万千瓦左右,推进绿电产能建设,完善新能源产业集群,铺平“追新”之路。
日前,巴中市绿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即将迎来投产,这一亿元级项目将主攻电池研发、产销,为巴中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再添动力。抢抓“双碳”机遇的巴中近年备受瞩目,对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仅今年就有国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一硅能(巴中)有限公司,绿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陆续在巴中成立、投产。
一个集新能源技术研发、制造、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初具雏形,凭实力积蓄“高能”的巴中正一步步打破中小城市“发展局限”,这种变化贯穿“工厂”到“市场”。
随着首座共享换电站运营,巴中的与时俱进表明,在换电车企建设版图之外,中小城市也应积极“追新”。据了解,这座共享换电站兼容市面上大部分换电车型,覆盖运营、私家车辆,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最快换电效率达36次/小时,平均1.66分钟/次,“比燃油便宜”、“比充电方便”等称赞不绝于耳,换电车辆络绎不绝。
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国内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52.9%,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家用车、出租车、公交车正加速“去油”。在位于白云台共享换电站之后,正在建设中的巴中第二座共享式换电站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
截至今年10月,国内新能源大城深圳拥有充电桩数量超40万个,新能源汽车近120万辆,约每个充电桩服务3辆车。同期,巴中充电桩数量达到3986个,各类电动汽车8526辆,平均每个充电桩服务2.13辆车。从新能源汽车“配套”而言,巴中给人的体验甚至比国内一线城市还“松弛”一些。
高能企业紧锣密鼓落地、投产,绿色出行“新成员”入场,新能源“配套”建设跟进,频频“上新”的巴中,如何冲破了中等城市“发展局限”?
三产全面“破局”的“向新力”
用“新”谋发展,产业呈“新”意。
2023年巴中GDP780.28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依次为195.20亿元、176.58亿元、408.50亿元,增速依次为3.9%、10.2%、5.0%。
从“十二五”以来,巴中三次产业保持平稳增长。尽管近年巴中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增速突出,而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当前第二产业仅占比22.6%,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如何进一步拓展优势产业、加速工业提质扩规,合理的计划必不可少。
今年6月,巴中市委第五届八次全会(下简称:全会)召开,“一市四区三地”发展战略全面部署,确定了规模发展能源化工、先进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医药健康5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文旅康养、现代农业2大优势产业;联动发展物流、金融、信息服务3大支撑产业,即“5+2+3”产业体系,提炼出18个细分赛道。
这是一次对过去的梳理,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新的细分赛道中,巴中围绕电力、天然气、绿氢、绿电,进一步释放风光水气资源优势,发展储能产业赛道,建设多能互补、高效协同的新型能源体系,以“绿色动能”为基底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也是巴中今年频频“上新”的重要因素。
“生态工业兴市,先进制造强市”的发展目标更具指向性和关联性,为新兴产业招引和传统行业“智改数转”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目标,这对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开放了一条通路。
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路径,巴中茶叶、巴药、核桃、生态养殖等“主力”农产品迎来“产业特色化、品种优质化、产品品牌化、高端化”转变。
去年巴中建成高标准农田24.6万亩,粮食产量195.5万吨,出栏生猪333万头。同时,4.6万亩低效低产茶园被改造,建成中药材良繁基地5个,创成省星级现代农(林)业园区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8个......
随着赛道梳理和新型工业化推进,一系列增效提质举措并至,巴中产业活力“焕新”,在食品饮料、医药健康、现代农业等赛道规划中,呈现出完整的产业链互补。
当平昌县获评“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光雾山的红叶美景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一个文旅业蓬勃发展、生态宜人的巴中备受瞩目。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巴中以生态、红色文化、自然景观等特色文旅项目获得“高票房”,29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00.91万人次,门票收入831.7万元,分别增长35.98%、9.29%.
增强特色、服务提质、产业融合发展,巴中稳步迈向“十四五建成文旅强市”的目标,呈现出革命老区振兴的生动图景。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三次产业全面“破局”、融合发展,巴中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阶段性成效亮眼,“埋头种因”同样值得关注。
产业“蜕变”的坚实“三大步”
思路转变,硬件升级,产业向新是巴中经济发展的坚实“三大步”。
过去,以采矿、采煤及手工作坊为主的巴中工业较为单一;市场主体数量有限、服务业发展滞后;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缺“新”意,市场“活性”不足,基础设施“支撑”有限困扰着巴中经济发展。
根据新型工业化战略和自身资源禀赋,巴中迅速制定策略,明确了“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现代化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方向,“1+6+N”稳增长政策、“5+2+3”布局陆续出炉,围绕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开放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
由封闭到开放的思路转变,揭开了巴中经济蜕变的“序幕”,而交通升级则为其加速发展吹响“号角”。
随着广巴高速通车,巴中交通“大升级”正式拉开序幕,城市“蜕变”再次加速。十年间,巴陕高速通车,接入国家“八横八纵”高铁网,恩阳机场通航等“板块”补齐了巴中的交通“蓝图”,一个集高速、高铁、航空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初露端倪。
作为川蜀“东北门”,完成交通升级后,巴中一改“蜀道难”困境,成为四川与其他省市经济交流的东北要道。同时,身处“成渝2小时经济圈”中,依托机场这一“同级城市”少有的优势,巴中具备了更多与临近高线城市,与全国、全球交流的机会,对产业、人才、资金的吸引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2023年巴中外贸外资稳健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31.8%,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7%;新增市场主体2.1万户、增长15.2%,总数突破16万户。今年上半年,巴中招商引资签约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达114个,总投资503.96亿元,分别增长21.3%、18.2%,延续强劲势头。
交通升级打开发展“门路”,巴中持续扩展交通网络。
今年6月,巴南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川陕两大革命老区串联一线;10月,苍巴高速传来“最后一座桥梁架设”的喜讯,这条全长92公里的路线通车后,苍溪与巴中的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140分缩短至约70分钟,一条出川入陕的新通道由此展开......
发展思路清晰叠加交通“大升级”,巴中的三次产业顺理成章迎“蜕变”。
当前,食品饮料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巴中工业稳增长的“主抓手”;随着国药天江等企业的入驻,巴中具备了药材种植、医药工业及康养、医药流通全产业链开发的能力;而积极引入新能源、新材料、芯片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企业,积蓄产业集群能量,为巴中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赋能......
今年上半年,巴中三次产业增加值依次为78.62亿元、104.23亿元、226.36亿元,全面保持增长。其中,第二、三产业增长分别达到8.6%、7.0%,保持高增速。
以“新”为导向转变发展思路,用“新”谋发展打造交通枢纽、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冲破“发展局限”的巴中,以全新“状态”打造出高质量发展的“巴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