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为莆田木兰溪治理安上“智慧大脑”
“岸上查、天上巡、点上测、网上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莆田市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河湖监管,过引入无人机、水质自动监测、电子河长等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天空地人一体”智能监控体系,推行无人机低空生态监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市县乡三级共享共用网上调度,探索“电子河长”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监控,以数字赋能木兰溪管理和保护,为木兰溪治理安上“智慧大脑”。
“超级大脑”实现智慧化统管
打开莆田市河长云平台,轻点鼠标,木兰溪全流域的干流流量、水深、水质等数据,实时动态显示在屏幕上。这个“大数据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采集水环境数据、改善水环境质量,还能实现水环境信息化与生态环境业务充分融合、广泛共享和深度利用,为河湖管理安上了一个“超级大脑”,确保与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协调运作,实现了木兰溪全流域的智慧化统管统抓。
据介绍,依托全市政务云存储计算资源,平台整合全市河湖基础信息、相关监测数据,流域图总览全市453条河湖状况、102个水利工程情况等。同时,接入533位河湖长、424位人大代表监督员、127位委员河长、510位巾帼河长、305位河道专管员移动端巡河数据,生成巡河热力图,实时呈现巡河频率、状态。此外,系统还实现了“发现—上报—流转—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汇总巡查数据、问题情况分布,从时间、空间多维度研判分析河湖问题发展趋势。通过一张蓝图管河、一条轨迹管人、一个标准管事的“三管齐下”,每年线上闭环流转并整改销号河湖长、人大代表等巡河发现问题约2万个。
“空地一体”助力智慧化巡查
有了“超级大脑”,还需要有深入到每个环节的触角来采集数据、监测情况。在木兰溪河流智能监测体系中,莆田的“5G+无人设备”颇为惊艳。
在空中,有无人机在往返巡查。借助5G、4KVR、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无人机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及分析一体化作业,构建了低空生态监控体系控。相较于常规巡查方式,无人机可以随时、快速到达现场,加强对河道“四乱”的监控和重点水域、敏感河段的常规监测。
在水下,有无人潜航器在游动,巡查排污口、河底淤积等情况,在发现偷排漏排、检测水下排污口水质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在水面,有无人船在穿梭,采集流量流速、水下地形、水质数据等。这个体长1米,自重7公斤的超轻便型无人船可以放在汽车后备箱运输,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布设和回收工作。由于吃水深度仅有10厘米,浅水滩也可以自由来往。在实际工作时,可以选择手动、自动两种模式,适应性更强。“无人船的优势在于续航久、搭载设备多,能够灵活应对常态巡查、应急巡查不同的需求,在采集水面水质情况的同时,还可以用来观察两岸情况,提升智慧化监管范围。”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与海洋环境科工作人员说。
“无人监测”保障水环境无虞
除了日常巡逻,水质监测也是木兰溪治理工作的一部分。
在莆田“大水缸”——东圳水库边上,有几个像小屋子的水质自动监测站,里面安装了一套设备和仪器,可以24小时无人化不停工作。
东圳水库地处木兰溪最大支流延寿溪的中游,库区有莒溪、渡里溪、东太溪等数条入库河流。为了保证水质安全,莆田市引入专业运营机构,在河流入库处兴建水质自动监测站,而且配置了一套水质综合毒性预警系统。
这样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在莆田并非孤例。依托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莆田市在木兰溪干流及其支流持续建设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如今,全市共有实时水质监测、布设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约70座,以4小时/次的监测频次,自动采集分析监测断面水样,上传监测数据。通过过程预警溯源,利用地表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实现水域水质排名,针对异常超标数据,亮灯示警,超标因子倒逼溯源,基本实现“管养报到,监测吹哨”。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控监测站、省控监测站,莆田市逐步建立起了全流域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体系。
科技赋能治水,让木兰溪更清更美。莆田市数字办主任唐志芳表示,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莆田市智慧化“水务大脑”也将不断完善,并在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展现出无限潜力,为木兰溪综合治理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