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征50%!美国修订301加征关税清单,中企如何应对?
据USTR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1日发布正式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
对原产自中国的商品HS编码8101.94.00、8101.99.10、8101.99.80列入加征清单,加征关税率25%,原本无需加征关税。
对原产自中国的商品HS编码2804.61.00、3818.00.00产品由现加征关税率25%提高至加征关税率50%。
此次修订并非空穴来风,系自2024年9月2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所发布的修订评论意见通知之后,现对征集的评论意见进行最终定调与计划实施。
详见此前发起评论意见的联邦公报链接:https://ustr.gov/sites/default/files/89%20FR%2077958%20(September%2024%2C%202024).pdf
「READING」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提高对华部分产品的301关税答记者问
问:12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钨制品、多晶硅等产品加征301关税,于2025年1月1日开始生效。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的立场是一贯的,并多次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世贸组织早已裁决美对华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提高301关税的做法是错上加错。美方关税措施不仅不会解决美贸易逆差和产业竞争力问题,还将推高美国内通胀,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对华加征关税。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权益。
「READING」
301调查基本介绍
美国的“301条款”是指美国《1974年贸易法》(TradeActof1974)第301条至第310条,即授权美国总统采取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其他国家“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损害,例如违反贸易协定或者增加美国企业负担的“差别对待”等行为。
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节,如果出现以下情况,USTR有权启动强制行动:美国在任何贸易协定下的权利被剥夺;或外国国家的行为、政策或做法违反或不符合任何贸易协定的规定,或以其他方式剥夺美国在任何贸易协定下的利益;或不合理地对美国商业造成负担或限制。在总统的具体指示下,USTR可以在授权范围内采取适当和可行的行动,以遏制和消除此类行为、政策或做法,包括对相关外国货物或服务提高进口关税或施加其他进口限制。
根据总统授权,通常由USTR负责启动301调查,有时根据案件需要还将引入其他政府部门一起参与调查。调查结束后,USTR会形成调查报告并向总统提出措施建议,由总统决定实施措施。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颁布以来,美国曾经多次针对中国发起301调查,经不完全统计,分别涉及如下行业:
中国企业应对建议
关于USTR对中国采取的现行有效的301关税政策,企业可在USTR官网按照拟出口产品的海关编码(HTS)进行筛查,查看现行的关税政策。如产品落入征税范围,企业可以采取如下合规措施:
(一)合理利用原产地规则
301条款基于原产地而非出口国别征收关税。准确界定产品的原产地是针对特定国家产品征收301关税的基础。通常而言,判断货物原产地依据“实质性改变”(substantialtransformation)和“完全获得”(whollyobtained)[2]两种规则。“实质性改变”是指一件产品在形态、外观、性质或特征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显著的增值,适用于全部或部分由来自一个以上国家的材料组成的产品;“完全获得”的标准是指一件产品完全在某个特定的国家生长、生产或制造。
如深入理解并运用原产地规则,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国际产能布局与供应链设计的方式改变原产地,以降低成本,以及在进出口过程中涉及的税收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竞争力。
(二)积极参与听证会或公开意见评议
中国企业可以密切关注相关动态进展,积极参与听证会,自行或联合其他相关利益方提交涉税产品清单公众评论意见,阐明对于具体产品提高关税的不合理理由或相应的政策不利效果。通常而言,公开评议意见提及的主要论点集中在征税将导致成本上升,迫使资金从其他关键项目中重新分配,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和扩展项目的进度,且会对美国工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就业机会和经济繁荣的丧失,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等等。
(三)积极提交排除征税请求的申请
根据征税范围以及适用排除程序的产品范围,企业可以全面梳理出口及拟出口至美国的设备物项信息及海关编码,对于可适用排除程序的物项,准备相关材料,及时提交排除申请(例如产品资料、描述性插图、产品规格等)。
(四)提高企业贸易合规意识,调整市场策略
鉴于美国在进出口贸易领域实施的多重复杂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潜在风险,企业应积极强化自身的贸易合规意识,构建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通过灵活调整市场策略,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规避风险,并优化供应链结构以增强韧性,确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