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转移下的中国“双碳”旋律
转自:科创中国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供应链加速转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全球经济格局,也对全球碳排放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全球供应链转移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影响,通过分析2004年和2014年全球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转移,揭示中国在全球碳排放格局中的角色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引言
二氧化碳(CO2)的过度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人类活动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面对这一挑战,全球范围内正在形成能源及产业发展低碳化的大趋势。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双碳”目标,即中国的CO2排放于2030年达到峰值,并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积极参与,也对国内外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国际贸易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贸易分工和跨国生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许多国家通过参与世界分工,借助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迎来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中,也成为高碳排放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全球供应链的转移不仅影响了碳排放的地理分布,也使得通过国际贸易转移的碳排放量激增。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接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将产品前端污染密集的初级生产和制造“外包”而产生的碳排放,这些碳排放有相当部分隐含在出口商品中并最终由国外消费者所引发。在此背景下,中国如何在全球供应链转移过程中有效管理和减少碳排放,并在“双碳”目标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对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球各地区生产侧和消费侧CO2排放特征
生产侧排放是指由生产活动直接产生的排放量,而消费侧排放则是由每个区域的最终需求所引起的直接和间接排放量。2004年—2014年,全球生产侧CO2排放量从16629.8百万t增加至20161.2百万t;全球消费侧CO2排放量从16336.3百万t增加至19794.6百万t。
对比全球14个区域生产侧和消费侧CO2排放可知,2004年和2014年美国、西欧、其他东亚等区域的消费侧CO2排放量大于生产侧,而生产侧高于消费侧排放量的区域,如中国和印度,为高能耗、高CO2排放聚集产业、矿产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国家。
2004—2014年,中国生产侧CO2排放量从3975.9百万t增至6848.4百万t,分别贡献了全球生产侧CO2排放总量的23.9%和34.0%。相比之下,美国、西欧、其他东亚国家的生产侧CO2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
总体来说,发达地区消费侧碳排放大于生产侧,而欠发达地区消费侧碳排放小于生产侧,国际贸易和产业链转移加重了欠发达地区的碳排放负担,发达经济体和欠发达经济体在共享贸易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欠发达经济体却承担了更多的碳排放。
三、全球供应链转移中隐含的碳排放转移
全球供应链转移不仅影响了生产侧和消费侧的排放特征,还导致了隐含的碳排放转移。隐含碳排放是指在参与贸易的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这些碳排放会随着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而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2004和2014年全球贸易中隐含的CO2排放总量分别为4181.5百万t和4244.0百万t。从全球双边贸易中隐含的CO2来看,2004年,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最高的地区分别为中国(1200.0百万t)、美国(521.0百万t)和俄罗斯(378.3百万t),这些地区总CO2流出占全球CO2总流出的50.2%。
(1)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
2004年,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的30.2%(362.8百万t)、23.0%(275.8百万t)和15.9%(191.3百万t)CO2排放来自于美国、西欧和其他东亚国家的最终需求。尽管2014年中国贸易相关的碳排放主要出口国仍为美国、西欧和其他东亚国家,但这些地区的占比分别降低到20.6%(301.0百万t)、19.2%(280.5百万t)和11.0%(160.6百万t)。这一变化表明,由于中国生产成本提高和中国碳排放政策的进一步收紧,美国、西欧和其他东亚国家开始寻找其他回报率高、碳排放环境宽松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中国出口至发达国家产品中隐含的碳排放比例在不断减少。
(2)发达国家进口中国产品中的隐含碳排放
2004年,在其他东亚国家、美国、西欧进口贸易隐含CO2排放中,中国占据了主要地位,分别为42.6%、39.8%和24.4%。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贸易的发展,2014年这一比例有所增加,达到了44.7%、41.7%和30.8%。尽管中国占发达国家的进口比例在2004—2014年有所上升,但发达国家转移给中国的碳排放量有所下降。
由图2可知,从2004年到2014年,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净出口区域。而作为欠发达区域的东南亚和中东北非,从2004年的隐含CO2净出口区域到2014年转变为隐含CO2净进口区域,净进口量分别为96.2百万t和65.3百万t。这一结果改变了以往发达国家才是隐含碳净进口区域的固有印象,同时揭示了由于欠发展经济体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完全满足自身最终需求而需要依赖来自其他地区的产品与服务,导致这些区域进口贸易隐含的CO2排放超过出口贸易,从而成为隐含CO2净进口区域。
四、全球供应链转移中隐含的部门碳排放转移特征
不同部门的碳排放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全球供应链转移中,能源供应部门始终是导致CO2排放的主导部门。而在需求部门中,服务业、能源供应和建筑业部门的CO2排放量最高。尽管相比于2004年,2014年能源供应部门CO2排放量占比有所下降,但一直远高于需求部门,体现了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
此外,在西欧从中国能源供应部门以外的其他工业部门CO2进口量下降的情况下,西欧从印度工业部门CO2的进口量有所上升,说明西欧的制造业进口链有由中国向印度转移的趋势;而美国从中国轻工业部门和能源供应部门CO2的进口量下降的情况下,从东南亚轻工业部门CO2的进口量有所上升,这表明,中国的轻工业有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另外,其他东亚国家的制造业进口链有由中国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总体来说,中国从2004—2014逐步将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低端产业向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进行转移,尽管中国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总量依旧巨大,但从部门进口比例来看,这种转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五、全球供应链转移趋势及对中国碳排放的潜在影响
近年来,受到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上涨、中美贸易摩擦和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产业也开始逐步对外转移。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中,中国将作为新的转出地持续向中低收入的周边经济体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由于东南亚地区与中国产业结构相似以及地缘优势,未来东南亚将成为新的产业转移承接地,打造以中国为核心,覆盖南亚和东南亚的全球制造体系。这一趋势将对中国的碳排放产生潜在影响。随着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向外转移,中国的碳排放量有望得到降低。
六、政策建议
面对全球供应链转移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影响,中国需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来应对。
(1)在国际气候谈判中高度重视转移排放的问题:中国应在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谈判中,加大对转移排放问题的强调。积极推动全球碳排放核算机制的建立,以反映生产和消费两端的责任,促进全球碳排放责任共担,确保中国等发展中大国获得公平合理的排放额度和排放权。
(2)推动国际供应链升级:积极拓展与国际合作伙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注重价值创造,转变市场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对外贸易走向绿色、低碳化的发展道路。
(3)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支持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传统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进低碳转型。
(4)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绿色产品和服务,推广环保的生产和运输方式,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和评价体系。提升低碳、环保产品出口比重,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出口。
(5)加强国内外政策协同:在国内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并稳步提升经济、环境、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协同性。
七、结论
全球供应链转移对中国“双碳”目标产生了显著影响。作为全球隐含碳排放的出口中心,中国在2004—2014年间的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伴随着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下降,东南亚地区出口中隐含的碳排放却在经历全球经济危机后大幅升高。而西欧和美国等发达地区则是贸易隐含碳的进口中心。未来,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继续进行和“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中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
本研究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对全球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量化分析。然而,由于统计误差和部门合并等原因,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细化部门和地区分类,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影响因素和变量来深入分析全球供应链转移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影响机制及其变化趋势。
本文作者:王润雨、黄韬、凌再莉、任吉、魏梓建、宋世杰、马建民
作者简介:王润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贸易与环境;黄韬(通信作者),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系统分析。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