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委各地学习经济工作会议的增量信息【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来源: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朱慧
事件:12月13-16日,央行、财政部、证监会等多部门以及江苏、广东多地已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财办也接受采访解读会议精神并回应热点问题。
核心观点:各部委各地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跟踪会议精神落地的重要窗口,一般也会披露更多细节和工作抓手。总体看,有不少亮点、新提法和增量信息,包括:财政部和江苏再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12.9政治局会议提及、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删去),专项债发行使用有新变化,“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有更多细节(零基预算、消费税改革先行),新提收储要“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新提采取举措更好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央行提出“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等。往后看,2025年政策大方向已定,接下来属于观察期、落地期,短期关注4大时点:1)12月底1月初各部委将陆续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2)明年1月各地将陆续召开地方“两会”,关注各地GDP目标;3)近期可能的降准降息;4)明年3月全国“两会”。
1、总体看,各部委各地均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大基调展开细化部署,方向明确,扩内需、促改革、扩开放、稳信心更为细化,也有不少亮点、新提法和增量政策。
2、具体看,各部委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大基调和重点任务,结合各自职能定位做出细化部署,关注新提法和具体方向。其中,中财办对会议精神的解读最为全面和详细,也透露了多项任务的具体细节。
>信号1:延续强调大力“中央加杠杆”,具体规模需待2025年全国“两会”确定,但可能很快降准降息。
>信号2:多部门均将支持扩内需作为重点工作,首要是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两重”,以及推动“两新”扩围、增加“两重”项目储备,专项债发行使用有新变化。
>信号3:明年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有更多细节,包括将会率先推进零基预算、消费税改革,《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将在年底审议、有望尽快出台等。
>信号4:扩开放更为细化,聚焦扩大制度型开放(央行特别提及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扩大服务业开放、“一带一路”等。
>信号5:“稳住楼市股市”继续加力,明年要用好专项债收储和土储、“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等,新提收储要“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信号6:新质生产力仍是强产业核心,侧重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整治“内卷式”竞争、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信号7:稳信心可能有积极变化,包括促进公平竞争、清偿企业欠款、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3方面稳民营经济,也会采取举措更好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3、此外,江苏、广东、北京等多地也已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多为重申政策大基调、重点任务和提振信心,具体细节紧盯2025年1月各地密集召开2025年地方“两会”,也有3点特别关注(多地提及“超常规”、“经济大省挑大梁”、用好用足中央政策)。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地缘博弈、外部环境等超预期。
正文如下:
1、总体看,各部委各地均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大基调展开细化部署,方向明确,扩内需、促改革、扩开放、稳信心更为细化,也有不少亮点、新提法和增量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为定调次年大基调和总体部署的会议,各部委各地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属于惯例,也是跟踪会议精神落地的重要窗口。总体看,各部委各地均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入手,结合自身职能定位明确后续落实举措。重点关注各部委对重点部署的新提法和更多细节,也需注意,各地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更多细节仍需明年1月地方“两会”确定,当前可关注多地提及“超常规”、多省市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用好用足积极对接中央政策3点信号。
2、具体看,各部委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大基调和重点任务,结合各自职能定位做出细化部署,关注新提法和具体方向。其中,中财办对会议精神的解读最为全面和详细,也透露了多项任务的具体细节。
信号1:延续强调大力“中央加杠杆”,具体规模需待2025年全国“两会”确定,但可能很快降准降息。
财政部和央行围绕“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定调部署,包括重申将提高赤字率、增加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适时降准降息、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稳外贸)等。其中,赤字率、专项债等具体规模需2025年全国“两会”确定,但可能很快降准降息。
信号2:多部门均将支持扩内需作为重点工作,首要是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两重”,以及推动“两新”扩围、增加“两重”项目储备,专项债发行使用有新变化。
财政部、金监总局、发改委、工信部及中财办均提及“扩内需”,其中,中财办解读可视为各部门具体举措的“集合”。具体来看:
1)“两新”方面,将从增加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稳就业、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住楼市股市等),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研究将更多市场需求广、更新换代潜力大的产品和领域纳入支持范围3方面入手;
2)“两重”方面,除了进一步增加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外,也“布局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此外,12.16国常会特别提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举措包括“实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要优化项目审核和管理机制,适度增加地方政府自主权和灵活性,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倾向于认为,明年专项债在加快推动实物工作量形成方面将有积极变化。
信号3:明年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有更多细节,包括将会率先推进零基预算、消费税改革,《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将在年底审议、有望尽快出台等。具体看:
1)财税体制改革方面,中财办明确明年争取“在零基预算改革、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方面争取新突破”;
2)稳民营经济方面,发改委将重点推动两方面工作:一是将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二是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尽快出台(PS:草案将在12.21-25人大常委会审议);
3)国企改革方面,国资委明确明年底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也会“出抓好新一轮改革方案谋划,释放更加积极的改革信号”;
4)资本市场改革方面,证监会明确首要任务是抓好“长钱入市”,也要“稳步推进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完善REITs管理基础制度,助力盘活存量资产”。
信号4:扩开放更为细化,聚焦扩大制度型开放(央行特别提及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扩大服务业开放、“一带一路”等。
中财办将明年“扩开放”概括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大力提升外贸韧性、加大引资稳资力度”三方面,重点关注“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范围,稳步推进互联网、教育、文化等服务业扩大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等动作。此外,央行也有特别提及,包括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
信号5:“稳住楼市股市”继续加力,明年要用好专项债收储和土储、“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等,新提收储要“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稳楼市”方面,可视为年内已有政策的继续加力,金监总局提出要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中财办强调要继续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抓紧完善专项债支持收储和土储的具体细节,也要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新提“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和住房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稳股市”方面,证监会总体从提升市场监测、预警和应对部署,也需关注央行“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指向平准基金等增量政策可期。
信号6:新质生产力仍是强产业核心,侧重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整治“内卷式”竞争、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具体看,工信部重点部署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证监会部署“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特别提到“增强发行上市制度包容性、适应性,鼓励以产业整合升级为目的的并购重组”;发改委除了特别提到支持重点产业体制升级、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外,也再提“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主体看,明年央企将率先推动成果转化,推动央企“建设一批重大中试项目”(即投产前试验)。
信号7:稳信心可能有积极变化,包括促进公平竞争、清偿企业欠款、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3方面稳民营经济,也会采取举措更好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重点关注新提法,其中,“促进公平竞争”方面,将从破除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新业态等领域市场准入入手,也将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清偿企业欠款”方面,国资委和工信部均有提及,且中财办明确对地方政府而言,“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尽最大能力加快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对央企国企而言,“要继续带头发挥清欠作用,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此外,也会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此外,中财办特别提及,当前经济大省挑大梁“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也可理解为更好提振经济大省信心,将从资金支持、要素保障、改革开放、科技创新4方面更好支持,也鼓励其他省份“各展所长、奋勇争先,发挥比较优势”。
3、此外,江苏、广东、北京等多地也已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多为重申政策大基调、重点任务和提振信心,具体细节紧盯2025年1月各地密集召开的2025年地方“两会”,也有3点特别关注(多地提及“超常规”、“经济大省挑大梁”、用好用足中央政策)。
总体看,各地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后续工作部署篇幅不一,但基本围绕重申“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大基调及9大重点任务,倾向于认为,具体细节需紧盯2025年1月各地密集召开2025年地方“两会”。但也有3点特别关注:
一是多地重提“超常规”,包括江苏“加力落实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重庆“以超常规举措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对应12.9政治局会议“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二是多地强调要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如江苏、广东、浙江等,以及广州、上海等“经济大市”;
三是积极用好中央政策基本已是共识,包括广州“紧密对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中央增量政策举措”,湖南进一步提出“积极争取、及时跟踪国家政策”,指向明年各地政策落地可能有积极变化。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朱慧,国盛宏观分析师;穆仁文,国盛宏观分析师;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分析师;薛舒宁,国盛宏观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4年12月17日发布的报告《各部委各地学习经济工作会议的增量信息》,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朱慧 S0680523090002 zhuhui3@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