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中为科学教育做加法——乌鲁木齐多所中小学校打磨科创金课

2024-03-17 07:56:00 - 新疆网

转自:新疆网原创

核心提示:3月15日,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市多所中小学校,所到之处,课堂上有机器人陪伴,校园中有科创空间,学生们主动探寻破解一个个小问号……校园科学教育成为“孵化”科学精神的有力推手。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刘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学教育再次成为热点,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广泛开展科学普及。

3月15日,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市多所中小学校,所到之处,课堂上有机器人陪伴,校园中有科创空间,学生们主动探寻破解一个个小问号……校园科学教育成为“孵化”科学精神的有力推手。

打磨科创金课为课堂添趣

在“双减”中为科学教育做加法——乌鲁木齐多所中小学校打磨科创金课

“什么是机器人?什么是人工智能?”在市第15小学科技中心,五年级学生正在学习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学生向桌上的机器人进行提问,机器人对答如流。

2023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人研究中心发起了“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发展计划”,拟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并创建人工智能实验学校500所。经过项目组严格遴选,市第15小学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批500所实验学校之一。

“学校从2010年起就建立了机器人社团,后来又开设了AI课程架构、机器人编程、计算机语言等特色课程,同时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锻炼。”

市第15小学科技中心辅导员、信息技术教师解钟华说,挂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学校后,学校派出了10余名教师赴北京参加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儿童启蒙课程培训,考取相关教师资格证书。在平时,使用配套教材和机器人教授校本课程,每周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人研究中心的老师们进行远程教研讨论,打磨科技金课,让学生享受到同质化的教育。市第15小学的科技中心里摆放着各类机器人、无人机等,每天课后服务时间,科技类社团的孩子们就在这里训练学习。

六年级(9)班学生黄顺博娴熟地操作着四轴无人机完成各类任务。此前,他在全国、自治区的青少年无人机任务赛中获得佳绩。“从‘小白’到屡屡获奖,对我是鼓励。长大以后我想成为一名专业飞手,带着我的无人机完成各种任务。”黄顺博说。

日前,教育部评选出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市第一中学、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上榜。

“科教融合点燃了孩子们的创新火种。”乌鲁木齐八一中学初中科技教研组组长赵明介绍,学校历时3年打造了科创课程体系,将学生日常学习的图形编程、3D打印、无人机、机器人等内容均添加进平台。

同时,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为地基课程,通过社团打造骨架课程,并在竞赛小组中孵化拔尖课程,打造小、初、高各学段的梯度课程,孵化学生的科创梦想。今年2月,该校高二学生董锦萱凭借科创项目“公共场景下的智能泊车引导系统”入选青少年科技创新国家队,是目前疆内青少年科创领域的最好成绩。

此前,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科学教育郑重进入了教改议程。达坂城中学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打造中小学一体化的科学教育。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教师参与到小学的科创社团中,带领学生用科学思维改造旧物。

“科学普及就是要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达坂城中学校长洪秋霞说,“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课业压力减小,更鼓励培育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老师们主动倾听孩子的心声、创新内容生产,在小学社团活动中融入物理、化学小实验,夯实科学教育主阵地,让科学教育有意义更有意思。

环境育人激发科学创想

在“双减”中为科学教育做加法——乌鲁木齐多所中小学校打磨科创金课

不久前,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高新区(新市区)的校园里,处处有科学育人环境。

记者来到市第113中学时,学校的生物空间十分热闹。这里种植了各类植物,还打造了花鱼共生系统。

八年级(1)班学生程一轩正在用数字显微镜观察顶芽的纵切片,细胞结构投射在显示屏上清晰可见。

“这里是我们观察、探索的一方天地,科学老师也随时可以解答疑问。”程一轩说。

高新区(新市区)有自治区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3家,院士、博士后工作站33个。优质的科学资源为学校的科学教育注入活力。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重要阶段,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市第113中学副校长孙娟说,学校聘请了热爱科学教育的科技工作者任科技辅导员,聘请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担任科学教育副校长,带领学生走进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观摩实验。此外,还组建了一支由信息、生物、化学、物理学科的老师成立的专职科学教师队伍,按照“双减”要求,优化教学设计,统筹课后服务,为1-9年级学生设计了有梯度的科学课程,通过课程普及、社团培优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据了解,高新区(新市区)的46所中小学在开齐开足科学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创意编程、人工智能、3D模型设计打印、海陆空建筑模型设计、无人机等课程延伸科学教育,激发学生对于某一领域的兴趣。目前该区科学教育科研硕果累累,2023年科学老师课堂大赛、论文等斩获各类奖项,其中国家级37个,自治区级136个,市级109个,区级193个。此外,充分利用辖区内的植物园、野马基地、新疆科技馆等科学场馆,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科学教育活动,营造科学育人氛围。

将校园打造成师生成长的乐园、智园,是众多学校的共同选择。市第23中学观园路校区建立了全覆盖数字广播系统以及数字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市第70中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有航模室、无人驾驶实验室、人工智能无人机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创客实验室等;乌鲁木齐八一中学创立了极具特色的航天课程体系和航天实验室,开设“八一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开展科普讲座……

行走在乌鲁木齐的校园中,每一间教室、每一面墙壁都成为育人的载体,让学生在科技之美的熏陶中求得真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