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菜市场还挤的博物馆,你逛得舒服吗?
一个东西火不火,看看黄牛打不打它主意就知道了。
如今,黄牛这个热度风向标,“吹过”火车票、演唱会、网红餐馆……落在了博物馆身上。一些著名博物馆的免费门票已到了奇货可居的程度,有时甚至被炒到上千元一张。
“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从数据上可窥见一斑: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重点博物馆的门票预订及预约量同比增长了406%,各大博物馆日均参观人数几乎都达到承载上限。
人多了,甜蜜的烦恼也来了。游客对博物馆的吐槽、质疑逐渐增多:预约难,“逛个博物馆堪比抢火车票”;人挤人,展品看不到,“不知道是看人还是看文物”;花了钱又花了精力,最后走马观花,转头就忘。
从“网红”变成“真红”,博物馆也是时候好好谋划一下,该如何接下这“泼天的流量”?
当博物馆成“顶流”
博物馆的游客不是一夜之间变多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博事业被高度重视。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565家,比2012年增长了69.8%,90%以上免费开放。2012年至2022年,中央财政投入文物保护资金累计1000多亿元,让各个博物馆的硬件设施条件都有了显著提升。
媒体也帮了不少忙。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掀起文物品鉴热潮,到去年“愤怒的小鸟”“无语菩萨”在社交媒体火出圈,如今,约“搭子”逛博物馆,成了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
另一方面,博物馆运营摒弃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路。故宫日历、文物雪糕、考古盲盒、玉佩棒棒糖、四神云气冰箱贴、“马踏飞燕”玩偶、密室逃脱、“博物馆之夜”......各种富有创意的产品、活动,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连接,成了各大博物馆的吸睛利器。
此外,借助数字技术,博物馆的文物也玩起了“说唱”。以湖南博物院为例,蒋玮介绍,在5G、VR、AR、全息影像等技术的辅助下,游客可以更鲜活、更沉浸地和文物面对面,“眼前皆是秦砖汉瓦,梦里回味唐宋风流。”
可以说,文博行业发展至今,“文博热”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最重要的是,“博物馆观念上的改变,以观众为中心的意识越来越强。开始用心策展,真正在琢磨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展览是什么样的。”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尹凯说道。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的文化需求不断升级,文旅消费观念由原本的观光为主,转向了对深层次精神文化的追求。”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李泰衡认为,博物馆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功能越来越强,不仅仅是保存和修复文物的地方,更是人们学习研究、参观游玩、休闲娱乐的场所。
甜蜜的烦恼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副馆长郭艳利教授认为,“有更多人关注和走进博物馆,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她补充道。
一个场馆能容纳的人数毕竟有限,哪怕博物馆放出所有参观名额,也总会有人预约不上。去年8月,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日均承载量为1.2万人次,但每天预约门票点击量超过60万人次。
事实上,博物馆已经很努力地在接待了。
据湖南博物院开放管理部副主任蒋玮介绍,每逢节假日,湖南博物院会延长闭馆时间至晚上8点,多出5000个参观名额,每天接待量达到2万人次,是2019年的两倍。“我们员工都是‘白加黑’‘5+2’,希望能尽量满足参观需求。”
尽管如此,前所未见的巨大人流,还是不可避免地给博物馆的运营带来了挑战。
最紧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包括文物安全、观众安全。
“人流量大,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特别是面对一些不可预见的天灾或突发情况时,紧急避险的机制和预案更为重要。”郭艳利强调。
此外,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也难免打折扣。
专门来“打卡”却抢不上票、“黄牛”高价倒票、门口排长队站到腿麻、官方讲解员供不应求、非官方讲解良莠不齐、语音导览器被租光、导览二维码扫不上、厕所门口排长队、人多嘈杂被挤来挤去、小孩追逐打闹没人管……
“不舒服的参观体验、打折的博物馆服务,会引起观众不适,很快会对博物馆产生审美疲劳,”郭艳利认为,观众的负面反馈应该被重视。
而且,李泰衡还观察到,在如今“文博热”持续升温的趋势下,博物馆也承受着更大的舆论压力,“客流高峰叠加高关注度,哪怕一个微小的插曲,都有可能引发观众的不满情绪,进而会投射到整座博物馆甚至整个行业,这也极大地考验着博物馆的细节处理能力。”
博物馆,如何应变?
在未来客流只多不少的趋势之下, 怎样才能让游客参观更顺畅、舒心?
一方面,对于游客普遍反映的“预约难”,不少博物馆也颇感无奈。“我们的参观名额都是全额发放的,毫无保留。”蒋玮介绍,湖南博物院正在和支付平台合作,优化算法,屏蔽可疑的ip地址,打击黄牛倒票。
分流、错峰、限流——将客流进行时空分散,避免拥挤、集中,这些工作需要博物馆在前置阶段进行。
“一般来说,博物馆在节假日来临之前会预判客流量,并提前在网上告知观众,提醒观众错峰出行。”郭艳利认为,热门博物馆还可以考虑延长开放时间、按小时预约入场等等。“比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会从门口到展厅设置一段长路,也是一个分流的办法。”
要想化解承载力不足问题,博物馆可以在空间方面优化布局,比如增加分馆,或者改造已有老场馆。“或者思路再打开,让文物走出博物馆,通过文物下乡、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办巡展和联展等方式,让各地观众都能看到,不必再蜂拥至某一座博物馆。”郭艳利说。
此外,李泰衡、郭艳利等学者提到,还可以建设数字博物馆、线上虚拟展厅等,拓展线下展览的边界,“数字敦煌”“全景故宫”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要改善博物馆人多嘈杂状况,管理方需要加强安保、引导的力量,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维持良好秩序。
据蒋玮介绍,在高峰时期,湖南博物院的展厅安保人员可达200余名;每个展厅都有多位引导人员,及时制止游客跑跳躺卧及攀爬、使用闪光灯、高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还会用故事链将各个展厅串联起来,吸引观众往前走,避免其在某一展厅、文物前停留太久,造成拥堵。
“还应该更多关注特殊群体,比如老人、留守儿童,他们的需求如何更好地满足,在细节上挖掘,比如给老年人放一些放大镜等等。总之,博物馆一定要保存其纯洁性和专业性,要有开放的心态,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通力协作,吸纳各方精英,一起做好‘博物馆热’下的公众服务。”郭艳利表示。
明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正如陕西考古博物馆导览里的那句话所说:让过去拥有未来。在“文博热”持续升温之下,博物馆如何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值得更多人思考。
甲辰年
四月初十
2024-05-17
监制:李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