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双碳”的碳包括哪些?如何量化?怎么做碳核算?中国环科院高庆先在今天召开的CIDEG环境经济前沿系列研讨中答疑解惑

2022-06-17 18:35:37 - 媒体滚动

“双碳”的碳包括哪些?如何量化?怎么做碳核算?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高庆先在6月17日下午线上举办的清华大学CIDEG环境经济前沿系列研讨中,解答了上述问题。

快讯!“双碳”的碳包括哪些?如何量化?怎么做碳核算?中国环科院高庆先在今天召开的CIDEG环境经济前沿系列研讨中答疑解惑

“应关注人为排放。”高庆先强调。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四条,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是《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所有温室气体的各种源的人为排放。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下,包括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含氟气体、三氟化氮(NF3)。

高庆先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归纳了碳排放的几大来源,包括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AFOLU)、废弃物,每种来源又可细分出几级具体来源。

“关于如何量化的问题,要注意不同层级有不同的方法和规范。”在全球尺度上,碳排放量化以UNFCCC为标准;在国家尺度上,主要以IPCC的指南为准;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有相应的省级达峰行动方案、清单和指南;在行业企业层面,有更为详尽的细化标准。

评审量化要分层级看待。国家层面的排放清单编制要按照TCCCA原则进行,即可比性、透明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原则。省级层面则应注重评估生产侧、消费侧,并且为了省际公平,将电力的调入调出考虑在内,把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燃料统一转换为标准煤进行衡量。行业企业层面具体涉及多达42个核算指南,应更加注重核算边界和核算方法,并且电力、热力的调入调出都被考虑在内。“不同层面量化排放使用不同等级的衡量标准,其复杂程度、过程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讲量化时要具体考虑,注意数据的可比性。”高庆先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完善标准计量体系。《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提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碳核算已经被纳入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高庆先建议,碳核算边界要清晰、气体种类要明确、活动水平数据要稳定且一致、计算方法要正确。“隐含碳排放急切需要国际层面的新制度。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争取在碳排放计量核算方面的话语权。”高庆先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