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姓师”“向农”铸红色师魂 “为幼”“服老”启时代征程

2024-06-17 05:22:11 - 媒体滚动

转自:光明日报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姓师”“向农”铸红色师魂 “为幼”“服老”启时代征程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于1914年,学校因新学而生,因革命而红,因时代而进,因奋斗而亮,光荣走过110年历程。在这110年时间里,学校红色文化与师范文化交相辉映,燃星星之火,铸理想信念,化万千学子,育栋梁人才。

学校被誉为“下川东革命摇篮”,“双百”英烈萧楚女任国文教师,传播《新青年》,启蒙革命思想;恽代英、朱德、刘伯承来校开展革命活动;李嘉仲在学校组织成立下川东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革命活动蓬勃开展,革命思想不断传播。学生毕业后,举旗帜、建组织、洒热血、献生命,刘伯坚、吴毅、彭咏梧、“红岩英烈”11人……碧血铸丰碑。

立足新时代,学校切实担当起立德树人使命,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坚持“姓师、向农、为幼、服老”办学宗旨,以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扎实的职业技能为人才培养核心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坚持举“幼儿师范”旗,打“中国三峡”牌,吃“一老一小”饭,搭“国际交流”台,唱“产教融合”戏,走“乡村教育”路,以创新促发展,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开创“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新篇章。

高扬“红色精神”旗帜

书写“红色思政”华章

红色文化和师范文化是学校的根与魂。学校立足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百年校史,持续开展“创演红色剧目、创编红色故事、创讲红色经典、创作红色作品”的“四创”行动,高扬“红色精神”旗帜,形成“红色思政”特色。

学校以校史人物为原型,打造大型红色艺术思政课“他一直都在”,再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和复兴、为国家独立和富强、为人民幸福和安康的奋斗历程,用先辈的英雄事迹激励学生,帮助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每一次观看现场,师生观众都数度哽咽,泪流不止,不由自主起立、鼓掌、致敬。

学校通过“红色+思政”模式,构建“大思政”格局,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立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全面深入挖掘刘伯坚、陈伯钧、萧楚女、何其芳、彭咏梧等革命先辈、杰出校友的动人事迹和精神品格,并将这些内容引入教材、课堂、舞台,让育人内容、形式更加鲜活真实。学校还结合各专业特点,构建红色思政“必修课+选修课”课程体系,打造的精品课程“重庆红色人物故事”线上学习人数2万余名。

学校建有校史展览馆和红色思政馆,成功入选重庆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常年组织学生开展党史校史教育、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景中认知、感悟,累计接待校内外入馆学习10万余人次。

学校坚持把校本红色文化育人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案编写、活动设计、见习实习中,构建“课程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体系,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力。创编创演《他一直都在》《信仰的力量——校史中的红色记忆》《革命摇篮·光耀三峡》《百年师范·百年传承》《清澈的爱》等红色思政课、舞台剧、红色读物、红色歌曲。

注重“幼儿师范”特色

打造乡村幼师品牌

作为坐落于三峡库区,又是重庆市唯一一所以培养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一直关注学前教育师资城乡分布不均、乡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现实问题,为推动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乡村学前教育进步作出积极探索。

学校高起点谋划,大格局统筹,积极培养“乡村情怀、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优秀乡村幼儿教师;同时,下好“先手棋”,果断把原来的王牌“幼教”专业划分为学前教育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早期教育专业,并通过学前教育学院、儿童早期发展学院人才培养创新与改革提升乡村幼儿教师培养质量。

学校党委聚焦搭平台、创模式、育人才、树品牌,构筑全覆盖、全适应、全实践、全融合的“四全一体”卓越乡村幼师育人体系,构建“三方并建、政策驱动、点面结合”的新师范协同育人新机制。通过“建立乡村基因‘全覆盖’育人体系”“优化岗位能力‘全适应’课程结构”“实行学做螺旋‘全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园校联动‘全融合’双师队伍”的全方位探索,加深学生对乡村幼教的认知和情感认同,帮助学生具备胜任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

学校积极开办“卓越乡村幼师实验班”,效果良好。3年来累计培养输送1万余名高素质幼教人才,累计培训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3000余名,惠及重庆、贵州、河南等省市300多所幼儿园。学校坚持以研促改,积极推进科研项目建设,《姓师·向农·为幼——卓越乡村幼师“四全一体”培养改革与实践》荣获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立足康养需求

培养高素质人才

老年康养已成为广泛关注的时代课题,专注和推动老年康养产业发展,培养康养领域专业人才成了百年老校在新时代的又一重要命题。学校立足国内康养服务需求,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康养机构运营管理模式,助推康养产业发展。

学校康养学院坚持以“仁道立业、康养立功”为办学理念,以“重庆领先,西部一流的康养人才培育基地”为发展愿景,聚焦一线行业需求,实施“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龙头的老年康养专业群,面向各级养老机构、老年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养老产业职业群,积极培养“懂技术、善服务、能经营、强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康养人才。从老年照护赛训一体化、智慧养老、老年社会工作、现代康复、传统康复等多个专业实训室建设,到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10多个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保障。学校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跨越式发展,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百年老校,灼灼其华。“发展才是硬道理、特色就是高质量”,这是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姓师”:始终高举师范大旗;“向农”:面向乡村振兴和行业一线;“为幼”:专注幼儿教育与健康成长;“服老”:服务老年康养事业——这既是学校的办学目标,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追求。

(作者:刘灿国马文华陈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