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丈夫需要考虑地域因素吗?

2024-06-17 10:23:40 - 环球网

诚然,地域文化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但以地域划分人群、以地域特色概括一群人的性格特征,显然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无论是在人际交往抑或是结为伴侣的过程中,“山东男人”并非千人一面,唯有用心结交,彼此尊重,才是成就一段良好关系的基础。

作家余华在不久前的直播中建议女学生结婚时最好选择江浙一带的男性。理由是江浙男性擅长家务、懂得照顾人,没有大男子主义。这一建议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为此,我们特别策划本期专版,选取山东、四川、北京、上海、重庆等省市,通过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和婚俗民风,探讨地区特征、文化特性、家庭价值观对婚姻选择的影响,以及什么样的伴侣,有利于促进和谐、平等婚姻关系的形成。

选丈夫需要考虑地域因素吗?

上海男人:具有“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的绅士品格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程浏可提起上海男人,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什么形象?是《繁花》中西装革履、运筹帷幄的宝总,还是《上海滩》中风度翩翩、智勇双全的许文强?有些人觉得上海男人精明能干又顾家,有些人认为上海男人有些许冷漠。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一些上海市民,看看他们如何定义上海男人?

精致是一种态度。考究的皮鞋,搭配相宜的手表、领带……在上海街头,总能看到衣着精致的上海男人,或是手捧一杯咖啡在路边和友人谈天说地,或在小酒馆里畅聊生活和理想,他们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总能保持自己的松弛感。

除了外在的时尚表现外,在生活和精神世界上,上海男人也有一种独特的追求。就拿大家常认为的“上海男人爱做饭、会做饭”来说,一位上海青年告诉记者:“在现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很便捷的情况下,做饭已经不算是上海年轻人必须具备的一个技能了,但是很多上海男人依然很喜爱做饭,因为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生活情趣和享受。”一碗红烧肉,一份奶油意面,是对自己的奖励,也点缀出对生活的热爱。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上海男人往往都保有一个长期爱好,有的喜欢模型制作,有的爱和朋友一起玩车,有的将剧场里的话剧看个遍,他们似乎永远保持着对精神世界充盈的追求。

边界感是一种尊重。和以往外人看来的“冷漠”不同,现在上海男人中的年轻一代特别注重的一个交往规则是,在人际关系中拿捏恰当的分寸感和边界感。一位受访者告诉记者:“我们不太喜欢去干涉别人,也不希望别人干涉自己。我们不把自己的一些观念强加到别人头上,更多的是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不同想法。”

这种可贵的“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的尊重体现在各种方面。对外,陌生人之间礼貌而不冲突,朋友之间友爱而不逾矩。对家庭,没有谁主内谁主外的特别划定,家务和赚钱的责任共同承担,家庭氛围和谐融洽。边界感让他们明事理,与人沟通时纯粹而高效;也让他们更专注,将更多精力放在自身和事业发展上。

付出是一种担当。其实,别人认为的“付出”在上海男人眼中是家庭责任中的一种理所应当。据观察,上海的很多家庭在饭店预订年夜饭,全家人或一个家族的人一起其乐融融享受春节祥和喜乐的氛围。

当被问及过年是先去“爷爷奶奶家”还是“外公外婆家”时,一位上海青年这样回答:“就像年夜饭不会说要去谁家吃一样,不存在‘先后’的问题,城市就这么大,大家通常都会一起聚会,若有特殊情况,那就根据需要再去考虑。”

受访者还告诉记者,父辈那一代人往往在家中以女性“管钱”为主,因为家里的开销基本是女性来负责,现在年轻一代家庭一般是分开各自负责。“重大决定,比如买房或投资,会一起商量选择;小决定上海男人一般都听女主人的想法,如果女主人没有想法,那我们就要绞尽脑汁想出一个让她们满意的想法。”受访者说。

选丈夫需要考虑地域因素吗?

川渝地区:“耙耳朵”源于爱与尊重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张凌漪

在四川话中,有一个有趣的俚语叫“耙耳朵”,调侃男性“怕老婆”,对妻子非常顺从的现象。

其实,在很多川渝男性心目中,这不是害怕,更不是贬义词,而是丈夫出于对妻子的爱与尊重,以及对家庭和谐的注重,愿意“将就”妻子,让她开心快乐。

在川渝地区,很多男人在家勤快,做家务、带娃样样在行,许多男人还是厨艺高手。他们认为,厨房的活儿油烟重,又脏又累,妻子更适合美美哒!一些男孩从小就被父母长辈教育:“不会做饭娶不到媳妇。”所以,从小就开始学习厨艺,练习做家务。

在川渝地区一些“坝坝席”——川渝地区农村特有的传统民俗盛宴上,有些中年大叔穿着不同花式的围裙,从搬桌子上菜到收洗碗筷,全程参与,并且觉得是理所当然。在他们看来,男人穿围裙做家务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反而幽默地表示:这是川渝男人的“战袍”。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认为,川渝地区的“耙耳朵”现象除了丈夫出于对妻子的爱与尊重外,也与女性本身的性格,以及对家庭的贡献有关。

川渝女生性格大大咧咧、豪放耿直、独立自强、事业心强,很多开店的、做小生意的,甚至是一些体力岗位都有女性,比如,在重庆开出租车、送外卖的有不少是女生,对家庭的经济贡献不亚于男性。2023年的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就有一位来自重庆的外卖女骑手廖泽萌,大家都说她既是能独自换几十斤电池的女汉子,也是爱美爱生活的女孩子。

此外,川渝地区不流行彩礼,婚姻大多以感情为基础,女方父母没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思维。年轻夫妻对双方父母均同等赡养,过年期间一起看望双方父母,很少为来去谁家过年发生争执。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当下,“95后”“00后”逐渐步入恋爱、婚姻阶段,一些习俗在淡化,一些在发生改变。但无论如何,伴随着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社会风气的整体提高,年轻人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观念越来越强,婚姻家庭关系也在朝着更平等、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如果把一个家庭生活比喻为一曲合唱,那么,男性和女性就好比其中的不同声部,相互配合,才能唱出美妙悦耳的歌儿。双方只有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多调整自我心态,家庭生活才能甜蜜欣喜、幸福美满。

选丈夫需要考虑地域因素吗?

山东男人:渴望去标签化的“山东大汉”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建

■王丹青

“身高175cm以上,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一身深色西装笔挺熨帖,脚下是一双黑色皮鞋,开一辆黑色轿车,挡风玻璃前放置‘水晶摆件’,家庭聚会上一个人能说3分钟祝酒词……”这便是在网络上流行的“山东男人画像”,也被不少网友戏称为“山东女婿的标配”。

除此之外,有关“山东孝子/孝女”的一组表述也曾在网络走红,诸多山东网友将自己从小到大就读学校、工作单位地址罗列出来,离家越近,“孝顺指数”就越高。

据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身高”“体制内”“彩礼”“忠厚”“孝顺”等,都是“山东男人”的互联网搜索关联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社会对“山东男人”的印象。

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王修智曾在《齐鲁文化与山东人》中提到,“山东人、山东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无不深深打着齐鲁文化的烙印”。

在王修智看来,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山东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追求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国家、民族作贡献,为黎民百姓谋福利;齐鲁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孝节义”的观念影响着山东人的家庭观,孝顺父母、体贴家人,好家风代代相传;在齐鲁文化的影响下,山东人重义轻利,更成就了一大批诚实守信的“儒商”……

这与当下社会对“山东男人”的印象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制于齐鲁文化,部分山东人也存在乡土观念凝重、官本位意识浓厚、思想相对保守等问题,山东部分地域彩礼偏高的问题,也一直为社会所关注。

山东农业大学地方政府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国申表示,在中国古代,存在男女的明显不平等,女子出嫁后便成为男方家庭的一员,在这种背景下,男方要把女方家的姑娘娶进门来,需要支付彩礼。但如今,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共识。遏制高价彩礼,既需要相关措施的支撑,更需要观念的改变。

事实上,为了遏制高价彩礼之风,山东多地已出台相关措施,如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崔家峪镇曾发布“喜事新办指南”,提倡不要彩礼或少要彩礼,一般不超过1万元;菏泽市曹县民政局通过官方渠道表示,倡导彩礼最高不超过8.6万元。

而在这些“倡议”之外,越来越多的山东人也正在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助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如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别家村的别立铸、刘洪珍夫妇在孩子们的婚事上“一简到底”,退回彩礼,只邀请直系亲属20余人参加祝贺。

北京男人:钢铁直男一切随缘

■谢俏俏

近期,作家余华在首场单人直播中分享了一则婚恋观:“我给女学生们说,以后结婚最好找江浙一带的男生,他们会做饭,会做家务,没有大男子主义。”不少北京男人看到这则新闻笑了笑,默默划到了下一条。

北京男人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看人看本质,笔者以多年接触之浅见,分析一下北京男人。

首先,他们是钢铁直男。如果他跟你说话非常客气,那说明他跟你还不够熟。你以为他们是懂礼貌、讲规矩,其实人家是想跟你保持距离。当他想接近你的时候,他会变成显眼包来吸引你的注意,逗你开心。但是,作为女人,该有的矜持还是要有的,因为钢铁直男似乎都没什么常性,一旦发现你是笑点很低的女人,他可能就会迷之自信地认为自己很有魅力,已经住进你的心里了,于是放弃经营关系,直接暴露本性。当他跟你说话变成“三字经”的时候,比如,“在哪里”“吃什么”“都可以”“真地道”“你决定”……说明你们已经很熟了。他们不会在网络里写小作文煽情,只喜欢见面跟你抬杠、陪你吃饭、带你打游戏。宁夏姑娘小叶找了一个比她大13岁的北京男朋友郝先生,小叶说,一点儿都不觉得郝先生有那么大岁数,说话没有社会上那种圆滑世故,跟他在一起感觉过得很真实。但有时候郝先生说话过于直白,也是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跟他在一起的。小叶和郝先生谈了两年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郝先生说小叶“逼婚”,这让小叶很伤心。其实,郝先生是想准备更充分,给小叶一个完美的婚礼。

其次,不是所有北京男人都有传说中的5套房。除非赶上拆迁,否则大部分北京男人不像外人想象中那么有钱。他们想娶妻生子,也是要靠自己勤劳的一双手。在北京房价没涨之前,不是所有家长都有“囤房子”的意识,于是,这部分北京男人就和外地进京男人一样,在自己的故土上同样需要打拼奋斗。北京男人小林就是这样,小林的父母都是部委大院的干部,小林上学的时候,父母经常出差,没有时间管他学习,于是,小林没上高中就工作了。小林从小就喜欢打游戏,在王者荣耀还没火的年代,小林只身一人,带着5000块钱去深圳闯荡,3年之后,他有了自己的游戏公司,这期间吃过的苦,他只一笑带过,从不多说一句。有的人开窍晚,但上天总会给他再开一扇窗。像小林这样“不好好学习”且家长没给准备房子的还有小琨。小琨和小林同岁,家住东二环的胡同里,没上高中,在技校学的是美容美发,目前是某一线美妆品牌的资深讲师。有一个4岁的女儿,家庭幸福美满。小琨的妻子是个川妹子,为什么跟他在一起?她说,因为这个北京男人有一种忧郁的气质,关键时刻很有担当。房子、车子都是身外物,迟早都会有的。

再次,北京男人不折腾、不诈唬。试问这年月还有几人能在同一岗位工作15年?北京男人可以。除非你不要他,否则对于工作,北京男人极其专一、极其靠谱、不求回报。不是他们不上进,也不是懒惰,而是他们把金钱和权力看得很轻,把职责看得很重。如果你是北京男人的老板,恭喜你,北京男人是最容易被PUA的,你只需要把这项工作描述得高大上一些且给他充分的信任,他会加班加点地认真完成任务。北京男人大阳哥,女朋友换了无数个,但工作一直没换,他的工作是在科技馆里给小朋友做培训。他说,随遇而安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你吃你的大龙虾,我吃我的炸酱面。不激进、不冒险、一切随缘,这或许也是大多数北京男人的共识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