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老大喊停「价格战」,2024年连上汽智己也亏不起了

2024-06-17 15:36:00 - 雷峰网

新能源汽车还要不要继续卷下去?

如果要卷,是卷价格,还是卷价值?

围绕要不要卷这个问题,最近的2024重庆车展论坛上,各大主机厂当家人们唇枪舌剑,互不让步。曾庆洪抨击了行业内卷严重的现象,表示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汽车行业要有大格局,着眼长远战略。而在同场论坛中,朱华荣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表示,卷是让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好方式。

明面上,这是两个车企不同管理理念的碰撞,实际上,这是在回答中国汽车接下来应该如何走的路线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智己L6的最新举措,也展现了智己品牌的价值观——智己L6销售政策将6月16日起全面退坡,由19.99万元起调整为20.49万元起。智己认为:价格战是劣币驱逐良币,不可持续,要卷就要卷科技,要卷价值。

车企老大喊停「价格战」,2024年连上汽智己也亏不起了

在今年5月定价发布后,智己联席CEO刘涛曾在与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的交流中认为,单纯与友商PK流量未必是智己的强项,智己的最强项还是技术:“真正做一些底层的技术创新,真正把用户体验和技术底层创新做最好的融合,这是我们真正的强项。”

当然,权益退坡之后的智己L6,依然在同级拥有极佳性价比,满足对中大型新能源轿车有需求的用户选购——灵蜥数字底盘、智慧四轮转向系统、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高通骁龙8295芯片、ISC智慧灯语系统。这些科技配置的搭载,让L6依然能够拥有足够竞争力。

如果想要以19.99万元的起售价格“抄底”L6,现在或许是一个绝佳机会。

颠覆传统运动学,从数字底盘开始

在轿车领域,入门级轿车的立足点是价格便宜,可靠耐用,中大型轿车的立足点是操控。智己L6给得很干脆,直接将百万级豪车才有的四轮转向,下放到入门车型。众所周知,四轮转向技术在此前由BBA垄断,即便是在S级这样的行政级轿车上,往往也需要选配。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底盘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上汽基于新四化技术的积累,首创灵蜥数字底盘,统筹联控四轮转向、智能电控减震器、空气悬挂、电驱等高阶底盘硬件,达成车辆X、Y、Z三向六自由度的灵活运动控制。

做一个类比,如果将汽车比作运动员,灵蜥数字底盘就是人的小脑。但比人脑更强的是,灵蜥数字底盘的主芯片每秒多处理近20亿条指令,比行业内同类别主流芯片快2.5倍,让汽车底盘硬件按照数字化算法的决策“指哪打哪”,颠覆传统汽车运动学。

车企老大喊停「价格战」,2024年连上汽智己也亏不起了

底盘的反应快,安全性自然越高。譬如在雨季的积水路面,如果车辆出现打滑跑偏等情况,灵蜥数字底盘能调整ESP系统响应速度,响应速度相比传统ESP系统快30%,仅需0.3秒即可完成救车。

当然,日常城市通勤才是灵蜥数字底盘的高频使用场景。尤其是在配备四轮转向之后,智己L6的转向半径达到了4.99米。如果对单纯的数字没有概念,不妨换个更直观一点的类比,智己L6的转弯半径与小型车POLO媲美。这才是灵蜥数字底盘的恐怖之处,一台中大型轿车的灵活性直接与小型车划等号。

有人说,中国人要把所有高科技卷成“白菜价”。智己可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L6上搭载的灵蜥数字底盘,如果按照以往传统品牌的定价逻辑,顶多是在中高配车型中匹配,然后进入选配。智己L6干脆直接全系配备。智己刘涛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灵蜥数字底盘理应成为核心产品标签,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或者给到用户感知最强的配置,不应做高低配的选择。

智己L6的诚意远不止于此。通常来说,空气弹簧往往也是在选配清单中的高端配置。而在智己L6的中配车型上,空气弹簧+CDC电磁动态阻尼调节+四轮转向统统配齐。在20万+级的车型中,智己L6算是独一份。如果横向对比,除智己外,同时提供空气弹簧+CDC电磁动态阻尼调节+四轮转向的另一台车是小鹏X9,其售价达到了35.98万。

有了空气弹簧和CDC之后,智己L6的操控性有了质的飞跃。假日跑高速,空气弹簧可以降低车身高度,让车辆重心更低,CDC电磁阻尼可以把悬挂调硬,从而带来更小侧倾。到了烂路上,空悬则把车身拉高,提升通过性,CDC把悬挂调软,滤震更舒适。

在外界看来,将高阶科技以更低价格提供给用户,属于变相卷。对此,刘涛给出了更直率的回应:“前沿技术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成本,这是此前传统豪华的认知误区。强大的产品和炸裂的性能,并不是靠成本堆砌。智己L6的灵蜥数字底盘实际上是用硬件和软件的超强能力来实现降本。”

舱驾一体,激发新体验

除了性能和舒适度上的“顶配成标配”,在智能汽车最核心的智能座舱环节,智己L6也给出了满满诚意。全系配备高通8295芯片,同样是行业顶配。在性能上,高通骁龙8295的算力是8155芯片接近8倍。由于算力大幅提升,高通8295芯片也可以带来更好的交互视效。在智己L6上,系统界面的效果可以媲美3A级游戏大作。

相比单纯的算力提升,智己L6在智舱方面最大的技术革新是实现了座舱和智驾的融合。舱驾融合,顾名思义,即将座舱域和智驾域高度集成,实现硬件、软件和应用的全面打通,从而更好地支撑新功能的部署和更新,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舱驾一体还能降低成本。在常规智能汽车中,智舱座舱有一套单独的芯片,智能驾驶也有一套单独的芯片,自动泊车作为低速辅助驾驶也有一套单独的芯片。三套系统,三套芯片,不仅功能不能打通融合,还会带来额外成本。而在刘涛看来,智能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智慧生物体”,不仅要有智能座舱,也必须要实现底盘数字化、整车数字化、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完美打通。

车企老大喊停「价格战」,2024年连上汽智己也亏不起了

舱驾融合之后的好处是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智能体验革新。因为有了高通8295和英伟达OrinX芯片的双旗舰芯片加持,智己L6的智能座舱可以调动智驾域前后左右四路摄像头,再叠加自研的AI算法,就能主动捕捉车辆的景色,拍摄不同角度的VLOG视频,并剪辑成片,一键转发至社交朋友圈。这是智己L6上的Carlog和高光时刻功能,本质上是将舱驾融合,利用AI算法,用软件重新定义硬件的体验革新。

类似的功能还有全域数字视野补盲。这两个功能的本质也是调动智驾域的全车摄像头,将摄像头采集的影像数据,传输到智能座舱的屏幕中,再利用AI大数据,将危险物高亮标记。例如雨夜模式中,用户不用担心后视镜被雨水模糊,而是通过中控大屏看到后方全景路况,危险物体重点提示。全域数字视野补盲同理,在A柱部位的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智舱,重点物体放大提醒,如此就能避免A柱盲区。

再比如说,一键AI代驾功能,在出门办事着急停车时可以使用“一键贴边”快速贴边。老旧小区,晚上回家找车位,走到了死胡同,可以用“一键循迹”轻松驶出。

对年轻用户看重的高阶智驾上,智己L6的诚意是开箱即用,比当前一众期货式智驾更有吸引力。据悉,智己L6“去高精地图城市NOA”在上海、深圳、广州、苏州4城正式落地,并计划年内开通全国。

这是智己对用户体验的理解——以科技创新去推动体验革新,而不是用彩电和冰箱等硬件的堆砌来提升竞争力。在智己L6发布会的采访环节,刘涛坦言,“我们相信智己带来的技术突破,才是长期主义竞争力的坚实底座”。

最后,回看“新能源要不要卷?”这个最近在汽车行业中的火热议题——如果新能源车企们能够拥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像丰田、大众一样拥有最大化的市场占有率,当然可以主动选择“卷”或“不卷”。

但在目前这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急需迈步向前、各大品牌蜂拥争抢市场规模、优化企业发展的阶段,想要掌握更强的市场话语权,而不是在这场技术争霸赛中被大浪淘沙,那么,将科技进化卷到底,似乎是唯一的选项。(雷峰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