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发放首批生猪活体抵押贷款 农商行累投72亿信贷支持猪企

2023-07-17 07:35:08 -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刘倩雯

畜禽是养殖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资产。日前,武汉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暨首批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发放仪式举行。武汉市首批生猪活体抵押贷款顺利发放,生猪养殖企业将能够通过“活体抵押”获得银行贷款。

为破解生猪养殖企业融资难,今年5月,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会同人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市财政局,以“生猪活体抵押”为突破口开展金融支农创新,出台了《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操作指引(暂行)》。武汉农商行认真贯彻落实生猪稳价保供政策,对生猪产业坚持专项信贷资金优先安排,截至2023年6月末,武汉农商行信贷支持生猪产业211户,历年累计投放信贷资金71.92亿元。

首批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发放

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可作为融资抵押物,活蹦乱跳的生猪也可以用来抵押融资。7月14日,在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财政局的指导下,武汉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暨首批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发放仪式在武汉农商行顺利举行,该行现场为金林原种、丰美禾等2家生猪养殖企业发放了全市首批生猪活体抵押贷款,金额合计2400万元,与楚扬养殖、天健农业等2家企业签订了总额1000万元的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意向合作协议,为破题生猪养殖企业融资难打开新渠道。

此次获得贷款的湖北金林原种畜牧也是湖北生猪行业协会会长单位,该企业负责人坦言,过去企业主要是通过土地经营权证来进行抵押贷款,因为估价不会太高,贷款的金额也就并不能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这次公司用6000头能繁母猪做抵押,获得了武汉农商行江夏支行1500万元贷款,解决了公司目前流动资金缺乏的困难,为企业应对猪周期、市场不景气提供了支撑。

生猪产业是武汉市畜牧业中体量最大、产值最高、链条最完整的产业。因缺少抵押物造成的贷款难,是制约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生产、提高收入的一道“坎”。生物性资产是生猪养殖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但因为生猪识别难、价格评估难、防疫难等三大难题,导致生猪活体抵押贷款风险大、变现难。

“生猪养殖企业通过活体抵押获得贷款可以滚动循环。”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江夏支行负责人介绍,例如此次金林公司抵押的活体生猪是6000头能繁母猪。如果中间需要售卖,只需要在售卖的同时,补充新的“抵押生猪”,保证抵押活体总数6000头就可以了。

金融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去年6月,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单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计划,力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有贷款余额户数不低于上年末水平。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单列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00亿元设立“鄂农融”专项政策工具,用于支持金融机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银行贷款渠道进一步畅通,截至2023年3月末,武汉农商行一季度同口径涉农贷款净增33.54亿元,增幅13.42%;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面达43.07%,支持户数、规模均在全市银行同业前列;扶贫小额信贷不良率始终保持为0,历年累放、贷款余额和当年新增贷款额三项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

为了让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更多的金融活水“滴灌”,今年5月,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会同人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市财政局,以“生猪活体抵押”为突破口开展金融支农创新,出台了《武汉市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操作指引(暂行)》,明确金融机构可以将生猪养殖企业的种猪、能繁母猪、育肥猪等生物性资产作为抵押物,在武汉市财政专项风险补偿资金增信的基础上,向武汉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发放涉农贷款。

武汉农商行认真贯彻落实生猪稳价保供政策,对生猪产业坚持专项信贷资金优先安排,逆周期、全周期保障生猪产业稳价、增产、延链,帮助生猪养殖户熨平“猪周期”,切实为粮食安全供给提供金融支撑。截至2023年6月末,武汉农商行信贷支持生猪产业211户,历年累计投放信贷资金71.92亿元。其中,支持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3个、省级2个,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4家、省级4家、市级11家,助推湖北省“金林、金龙、金旭、天种、天健”等一批区域生猪公用品牌做大做强。

责编:ZB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