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做好电动车治理“安防控”

2024-07-17 13:45:00 - 企业观察报

“我们楼栋围墙外新建了一批充电桩,每天下班的时候我就来这里充电,充满后会自动断电,不用操心。”7月3日,家住中铁建荔湾国际城的业主周先生对小区增设的智能充电桩和停车专区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铁建物业广州中心所属项目横跨五省八市,如何平衡居民出行便利与公共安全管理,是一项亟须解决的重要安全课题。今年2月底以来,该公司启动了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近半年间,广州中心已交付的32个项目新增电动车车棚262个、充电端口1728个,劝导电动车近4300台电动车外移,超过半数迈入了园区内电动车“零”充电、“零”停放的新时代。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飞跃,更是对业主安全承诺的坚实兑现。

深耕细作,凝聚安全共识

根据物业公司有关部署,该公司于2024年2月制定了《广州中心2024年电动车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并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指导,增强各项目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氛围。

标本兼治,做好电动车治理“安防控”

为解决园区内1500余台电动车乱停乱放、占用日常活动场地等问题,增城国际花园项目与西福社区成立了党群工作站,邀请业主代表参与协商,物业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在全园区内公开意见征集民意,点对点做好沟通安抚、劝导工作。党群工作站成为连接社区、物业、居民的桥梁,通过“社区共同体”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网,形成了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整治的良好风尚。

同时,党员志愿者率先垂范,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电动车外迁政策,利用园区公告栏、业主微信群、上门走访等形式发布电动车安全知识、违规充电的危害以及整治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安全意识在一次次深入浅出的交流中悄然凝聚了起来,推动着项目电动车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也为社区的和谐与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精准施策,破解老旧难题

“荔湾国际城项目原先在园区外围是有规划一块非机动车停车区,但是区域太小,远远不够。现在要把全部的电动车外移,不管把停车区选在哪里,都有业主反对的声音。所以,从长久来看,还是要增设非机动车棚和充电端口。”广州中心安全监督部经理邓泽峰说。

广州中心荔湾国际城项目于2013年交付,入住1586户,十余年来,电动车早已成为了业主们的主要代步工具。随着电动车数量的激增,安全隐患也日益加大,必须因地制宜,找到适合的解决之道。

标本兼治,做好电动车治理“安防控”

为了获得业主的支持与配合,该项目物业人员深入调研,叩响每一户业主的家门,与业主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量身定制整改方案。同时,在园区外围踩点选址,科学规划,设计了电动车停放区和充电设施的建设方案,与充电桩公司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方案,并面向全体业主征询建设意见,力求做到既满足业主需求,又确保安全无虞。

“现在我们项目A区设了4个充电桩点,B区设了3个充电桩点,每个充电桩点都有3个以上的车棚,无论是哪栋楼的业主,都有位置停放电动车,有效减少了业主间的矛盾。”荔湾国际城项目的客服黄丽萍介绍道。

如今,再次走进荔湾国际城,曾经随意停放在楼栋口的电动车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消防通道和精心规划的绿化带,园区面貌焕然一新,每一位业主的安全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科技赋能,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电动车治理工作,合理选址是关键一步,做好管理至关重要。”在广州中心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报告会上,广州中心总监黄春笑对各项目的电动车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

“夏季高温天气多,雷雨天气也多,电动车全部移到外面去,高温天不敢充,下雨天也不敢充,这多不方便?”在多个项目召开的多方座谈会上,不少业主都提出了这个担忧。为切实做好电动车安全管理工作,广州中心各项目在选定的停车区安装环氧材料雨棚、配置悬挂式灭火器、水基灭火器、监控摄像头等装置。在全面完成标准化场地建设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完成“安消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通过可视化红外火焰探测器、自动喷淋系统以及悬挂式干粉灭火器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对电动车充电区域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和管理。

标本兼治,做好电动车治理“安防控”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快将这辆起火的电动车尽快拖离现场,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影响到其他车辆和居民的安全。这个金属绝缘脱钩,就是保证我们自身安全的‘宝器’。”秩序人员一边演示金属绝缘脱钩的使用方法,一边讲解道。一次次的模拟演练,让每一位物业人员都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迅速行动。

同时,各项目都建立了电动车管理台账,组织秩序人员每日8次巡检,对每辆电动车的停放位置、充电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确保电动车治理工作不走“回头路”。

街道两旁,电动车整齐排列,充电桩静静伫立,指示灯微光闪烁,传递着安全与便捷的讯息,夜幕降临,一束束柔和的灯光亮起,照亮了无数业主的安全回家路。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