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以报,不辱其门——苏轼定州政治实践的启示

2024-07-17 18:10:37 - 媒体滚动

转自:定州发布

虽无以报,不辱其门

——苏轼定州政治实践的启示

仇立龙

有宋一代,定州是最为重要的存在。天下十八道,惟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惟定州最要。也因此,朝廷派来治理定州的官员大都是文治武功相当了得的人物。继北宋名相韩琦知定州之后四十多年,又一位重量级人物被派往定州。虽有贬谪的成分,但也充分体现了哲宗皇帝的知人善任。这个重量级人物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苏轼。

北宋元祐八年十月二十三日,56岁高龄的苏轼以疲病之躯,历经车马劳顿,拖家带口从京城汴梁来到千里之外的定州。苏轼抵达定州安顿好家眷,即于十一月一日,来到众春园中的阅古堂祭奠韩琦。苏轼手书的《祭韩忠献公文》洋洋洒洒、情真意切,盛赞前辈韩琦之德治及对苏轼兄弟的知遇提携之恩。祭文最后以“虽无以报,不辱其门”为结尾,表明了以先贤韩琦为榜样,励精图治、造福定州百姓的心迹。

在此后的六个多月时间内,苏轼牢记阅古堂中的铮铮誓言,在定州大地开展了丰富的政治实践,做出了卓越贡献,以至近千年之后,定州百姓对曾经的知州大人仍然念念不忘,许许多多有关苏轼的佳话流传至今。以当今视角观之,苏轼知定州期间,真真正正做到了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奉献,堪为后世楷模。其治州理政的思路和举措,其特别付出、不知疲倦的情操和境界,仍然值得广大公务人员特别是定州公务人员学习借鉴。今试论之。

——苏轼是调查研究的典范。苏轼在定州正式的官称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知定州军州事”,承担着保境安民、牧民治军的双重职责。到任之后,苏轼没有坐在州署里看材料、听汇报,而是马不停蹄地对治下开展了详密周全的调查研究。唐河、孟良河、黑龙泉、定窑、北岳庙、开元寺塔……到处都留下了苏轼及其同僚的足迹。苏轼跋山涉水、登高望远,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思索,在很短时间内就对定州政治、军事、民生、历史文化有了深入了解,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正确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苏轼在900多年前,就为广大公务人员做出了“四下基层”的示范。如果苏轼当年驰骛于空想,一厢情愿地推行所谓“良策善治”,纵有一番报国为民热忱,也难以摆脱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窠臼,其定州之治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

——苏轼是解放思想的典范。北宋时期,定州城北一带沟壑纵横、泉水丰沛、风景怡人,却不适合种植当时北方常见的农作物粟米和小麦,千百年来一直得不到开发利用,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苏轼经过实地调研之后,认为此地土质肥沃,甚适合种植南方的水稻,“南稻北种”的想法由此萌生。谋定而后动,他即刻派人到家乡眉州运来稻种,并亲自下田教农民种植,使昔日的荒芜之地变为千亩良田,老百姓从此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饭,过上了好日子。古时定州松林丰茂,然所产之材一直以来被当做劈柴,经济价值远未开发出来。苏轼望着千顷松林,突发奇想、大胆尝试,以松枝、松膏为主要原料,试制成功了后世享誉海内的中山松醪佳酿,泽被深远。苏轼这个“外来的和尚”之所以会念经,与他思维的开阔程度、思想的解放程度密不可分。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基础上,敢于做前人不曾做、不会做、不敢做的事情,是解放思想的精髓,也是苏轼留给后世的重要启迪。

——苏轼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典范。宋辽澶渊之盟后,多年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承平百年烽燧冷的和平假象,麻痹了许多人的思想。定州虽系边陲重镇,但军纪败坏、武备废弛,贪污腐败横行,两万多人的部队没有丝毫战斗力。苏轼下车伊始,即洞察到其中潜藏的巨大危机。他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铁腕治军的决心,对守军严加整肃。苏轼恩威并用,首先收服本地军头王光祖,在军队中树立起绝对权威。此后,又以雷霆之势惩治了一批军中蛀虫,该抓的抓、该判的判、该流放的流放,并对少数首恶分子处以极刑,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军队面貌,使各项工作走上正轨。经过一个冬季的思想和军事双重整训,定州守军战斗力大为提升。时隔四十多年后,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又一次在定州大地上演,军心、民心为之大振。如果苏轼对于军中腐败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发展蔓延,当老好人、做太平官,定州恐怕早就被虎视眈眈的契丹铁骑大肆践踏,大宋国运如何亦未可知。

——苏轼是担当作为的典范。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由部将黄袍加身而当上皇帝,由此对武将非常忌惮,奠定了有宋一代重文轻武的主基调。在宋代,朝廷对武将的不信任贯穿始终,对自发的民间武装更是严加禁止。组织发展民间武装的行为会被认为有颠覆政权的巨大嫌疑。苏轼在军事斗争准备中,一方面督导练兵备战,另一方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两次上疏哲宗,以雄辩的理由请求恢复与壮大定州民间武装组织——弓箭社,终获批准,由此增加武装力量三万多人,弥补了正规军兵力的不足。为国家为百姓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突破禁区、敢于直言进谏,是苏轼仕宦生涯中始终不变的风格。“年过半百过定州,浮名微利两相抛,若为百姓利益故,甘为苍生献此身”正是苏轼知定州期间敢于担当作为最生动的写照。

——苏轼是爱民的典范。元祐八年,定州适逢水涝,秋夏之交,百姓存粮即将吃尽,如不加以赈济,会形成大批流民,情势十分急迫。苏轼到任后,立即上奏朝廷将仓库中存放的陈粮无息贷给百姓,等到来年丰收再让百姓如数奉还。此举让定州百姓得以度过荒年,避免了颠沛流离、冻馁而死。在赈济灾民的过程中,苏轼灵机一动,还发明了定州著名的特色美食——焖子。为改善定州驻军生活条件,苏轼向朝廷递交了《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争取上级支持,大规模改造营房,改革饷银制度,在短时间内稳定了军心,提高了战斗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苏轼还不忘深入群众,与民同乐。绍圣元年三月二十日,苏轼与定州民众同游西园,并将酒食散于百姓同享,至晚方散。这次游园活动,苏轼兴致高昂,诗兴大发,共作诗五首,其中著名的《鹤叹》一诗即作于此次游园活动。

——苏轼是文旅推广的典范。近年来,各地文旅竞争白热化,文旅局长、县长、市长乃至省长纷纷上阵,或新闻发布、或展现才艺、或直播带货,不遗余力推介本地特色风光和物产。殊不知,文旅推广的鼻祖当属苏轼。当年苏轼手酿中山松醪并作赋以记之。可以想见,以苏轼之才情,每一个读过《中山松醪赋》的人不可能不沽酒以尝。在杂诗《试院煎茶》诗中,“定州花瓷琢红玉”一句又使定瓷声名大振,行销海内外。苏轼在文庙手植的龙凤双槐至今仍然吸引着千万游客前往瞻仰。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离任定州前于衙署发现了雪浪石,并作诗刻铭,成为千古名石。1952年11月22日,毛泽东主席专程到定州观赏雪浪石,并留下了“定县之嘱”。最近在网上大火的视频微短剧《你好,苏东坡》让定州声名大噪,其实还是沾了苏轼的光。

盘点苏轼的定州政治实践,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千。半年多的时间,对于有着4300年人类活动史、2600年建城史的定州来说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就是在苏轼治下的短短半年多时间,定州政通人和、物阜民丰,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苏轼在定州半年多的政治实践固然与其天赋异禀有关。但历史的经验证明,任何善治都有迹可循。用现在的话来说,如果苏轼到定州之后甘愿“躺平”,寄情山水,每日只知吟诗作赋,没有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没有真抓实干、说干就干的务实精神,恐怕不会在短时间内做出那么多彪炳史册的业绩。

然而,就是这个为定州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又一次得到不公正的待遇。绍圣元年闰四月,苏轼被贬英州,复贬惠州。在苏轼离开的那个早上,定州万人空巷,全城百姓跪拜于东门之外,热泪盈眶挽留知州,并留下苏轼的靴子以志纪念。

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苏轼到任定州之前写给其弟子由的诗句,一语成谶。苏轼离开定州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京城,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东府的梧桐。在此后的贬谪生涯中,苏轼不甘沉沦,又做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业绩——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对于定州广大公务人员来说,苏轼不仅仅是精神符号、文化现象,更是从政为官的榜样。苏轼在定州留下的政德文化、治理经验、实践品格,值得深入挖掘、大力弘扬。苏轼以韩琦为师,践行了“虽无以报、不辱其门”的誓言。今天,定州广大公务人员以苏轼为师,又如何能做出“不辱其门”的业绩?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虽无以报,不辱其门——苏轼定州政治实践的启示

编辑:李雯雅

审核:鲁丽华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