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诸葛亮出山东记

2024-08-17 05:14:34 - 齐鲁晚报

少年诸葛亮出山东记

少年诸葛亮出山东记

湖北襄阳、河南南阳,一南一北,相距不到150公里,分别有一处与山东人诸葛亮关系极大的纪念地。无论襄阳古隆中,还是南阳卧龙岗,其实都是讲述了同一个历史故事。年幼失去父母的诸葛亮,由于家乡战乱,在叔父诸葛玄带领下,一家人背井离乡,从家乡琅琊郡阳都县,长途跋涉赶到荆州首府襄阳,投奔荆州牧(刺史)刘表。陈寿著《三国志》记载:“遭汉末扰乱,随叔父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叔父诸葛玄因与刘表不合,辞官归田,带着家人离开襄阳城,来到郊区耕田种地,过上了“山人”的日子。没几年,诸葛玄病逝,不满20岁的诸葛亮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

□许志杰 

襄阳南阳各表其意

话分两头说。

襄阳说:诸葛亮在荆州结识了当地名士庞统、黄承彦、崔州平、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在他们的资助下,诸葛亮带着全家离开荆州首府襄阳城,来到当时还是荒山野岭的隆中山,结草为庐,开山围田,躬耕陇亩,博览群书、游学访友、结交名流,过了十年隐居的生活。在隆中,诸葛亮唱《梁父吟》,1964年史学家郭沫若书对联一副寄赠襄阳古隆中:“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即指此事。《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父吟是古乐府《楚调曲》名,属齐地土风。这种民歌流传于世的很多,唐代欧阳询认为诸葛亮吟唱的是《步出齐长城》: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里。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某?国相齐晏子。其实,《梁父吟》是借用出自《晏子春秋·谏下篇》的一个故事,写就了一篇悲壮的史诗。有分析认为,《梁父吟》就是诸葛亮所作,借以表达对叔父诸葛玄冷漠处置的强烈不满,也是一位身在异乡、隐居求志的青年才俊之远大目标。

南阳说:诸葛亮“躬耕南阳”,东汉末年南阳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为他提供了一个增进知识、观察社会、了解世事的社会环境。诸葛亮晴耕雨读,广交士林,十年耕读成就旷世奇才,使他未出茅庐洞悉天下事。长久以来,南阳人敬称诸葛亮为“诸葛爷”,有民谣“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个卧龙岗,岗上住着诸葛亮”,还有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摆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就是发生在南阳卧龙岗。诸葛亮在自己居住的简陋“草庐”中,为刘备亲自谋划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复兴大计,即著名的“草庐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国旧将黄权就率族人到卧龙岗祭祀武侯,晋代在卧龙岗上形成了祭拜诸葛亮的寺庙。南北朝时期,南阳一带战乱频发,致“草庐”毁坏,不复存在。至唐初重建“草庐”,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为证。元钦宗钦定南阳卧龙岗古建筑为“武侯祠”。

诸葛亮这十余年留下的资料并不多见,算是历史的真空地带,争议难免。

名高天下终归诸葛亮

上述襄阳、南阳之说,的确难以判断诸葛亮究竟是在哪里落脚,从此躬耕十多年。但细究两地说法,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无论“古隆中”还是“卧龙岗”,都有悠久的历史,襄阳用著名的《隆中对》对应“隆中“这个地名,南阳以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作为不二证据。谁为正宗,两地自古便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

作为诸葛亮老乡,的确难以置身其外。在认真学习考察卧龙岗和古隆中之后,很是赞赏悬挂在南阳诸葛草庐大门两侧的那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南阳襄阳。

对联的作者是曾在清同治年间连任南阳知府近20年的顾嘉蘅,此人出生于湖北宜昌,古称夷陵,东汉末年属荆州。刘表任荆州牧时,图治襄阳,使之成为荆州八郡(南郡、南阳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章陵郡)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宜昌绝大部分地界属于南郡,也有人说顾嘉蘅为襄阳人。顾嘉蘅出任南阳知府时,襄阳一带归属南阳府,于是襄阳人希望顾嘉蘅作为知府能主持公道,将襄阳隆中定为诸葛亮躬耕地。南阳人认为襄阳归属南阳府,说诸葛亮“躬耕南阳”,从行政管辖和地理常识两层意思讲,都是顺理成章,而且知名度更高。顾嘉蘅是一位清廉、公正、为民的官员,又是一位具有很强的历史、地理等专业基础的知识型官员。他身体力行,多方考察,广泛听取民众意见,经过深思熟虑,写出上述那副对联,并亲自书写,将其挂在了南阳诸葛草庐的正门两侧。

顾嘉蘅真是一位驾驭能力超强又能体察民意、智商情商天赋甚高的知府。他不是怕得罪哪一方,也并非揣着明白装糊涂,而是思路一转,海阔天空。一副对联22个字,将争辩了1500多年的襄阳南阳两地人都征服了。历史就是由各种故事编辑在一起的,真实是它的本质,争辩又是另一种存在形式。后人之所以接受顾嘉蘅的说法,是因为顾嘉蘅知道如何与历史打交道,如何让历史以何种面貌出现更容易为后世所接受。今日之古隆中和卧龙岗都已成为规模颇大的旅游胜地,也给游人留下思考的空间、探寻历史的余地。两地都可以赚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癸卯深秋,访襄阳南阳两地,匆匆别过诸葛孔明先生,忽觉一份歉疚上心头。襄阳南阳,论来辩去,还是山东琅琊诸葛亮。诸葛亮父母双亡不得不离开家乡,成就了自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却从此踏上不归路。襄阳有孔明菜(腌疙瘩头)、月英(诸葛亮夫人黄月英)黄酒等种类繁多的伴手礼,带上两包回故乡,借以寄托对诸葛孔明先生之怀念。

少年诸葛亮成长印记

四处寻找轰轰烈烈的诸葛孔明先生,却鲜有关于少年乃至童年时期诸葛亮的家乡成长印记。甲辰仲夏,登高阳都故城遗址,极目远眺,山色苍茫,缕缕雾霭徐徐升腾。朦胧中似乎一条羊肠小路穿越千山万水,伸向了无尽之处,难道那就是少年诸葛亮走出齐鲁大地的弯曲之路?

西晋史家陈寿著《三国志》记:“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秦始皇始设郡县,全国36郡,现在的山东省域内分设胶东郡、临淄郡、济北郡、琅琊郡、薛郡,琅琊郡是其中之一。西汉时期管理层级细化,山东划分为徐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兖州刺史部三大部分,增设了很多郡,如胶东半岛北部统称东莱郡,鲁中地区为北海郡,济北郡改称济南郡,有的郡改称国名,如胶东郡改为胶东国。琅琊郡续设,属徐州刺史部,郡治东武,大概是现在诸城市域附近。东汉琅琊郡改叫琅琊国,治所开阳,就是现在的临沂市区。

阳都在哪里呢,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对此标注清晰可辨。阳都地处沂水岸边,今沂南以南50里上下,临沂以北90里左右,大致就是现在的东汶河与沂水交汇处的沂南县砖埠镇诸葛、高家黄疃等村子一带。当时的阳都是一个县城,现在留有古城遗址和汉墓群。阳都古城遗址紧邻沂水,北面是东汶河,有些地方的古城地基还能辨认。汉墓群发现过汉画像石刻,以及陶器、石器、铜器等。历代变迁,琅琊郡、琅琊国的大致区域内,诸如琅琊、诸葛的地名不止一处。黄渤海交汇海滨之处的琅琊台,古称琅邪山,秦始皇到此一游,留下著名的秦篆琅琊石刻。沂水县有诸葛镇,沂南县有诸葛村,不一而足,证明诸葛亮与这一带关系之密切。

关于诸葛氏的来历至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原诸葛氏为单姓葛,为秦末农民起义头领之一的葛婴后人,曾为推翻秦朝建立秦朝立下大功。西汉文帝时为追封葛婴的功绩,封他的子孙为诸县侯,称诸县葛氏,后来简称诸葛氏。另一种说法是,住在诸县的葛氏,为避战乱迁到阳都一带定居,原来阳都也有很多姓葛的人家,为了把诸县葛氏与阳都葛氏区别开来,诸县葛氏改姓诸葛氏,从此诸葛作为复姓传了下来。

诸葛亮一族是诸县葛姓,还是阳都葛姓,无记载,证明诸葛亮一族在阳都的居住时间已经很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诸葛亮是诸葛丰的后代。诸葛丰,字少季,西汉元帝时任司隶校尉,是个权利甚微的小官。此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元帝对他非常欣赏,给予奖励,赋予权力。但他用力过猛,触到了汉元帝的底线,被削职为庶民,病死在家中。诸葛丰对诸葛家族影响很大,以至于到了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依然继承祖上家风,教育后代。诸葛珪曾经当过太山郡的郡丞,郡的最高长官叫郡守,诸葛珪是郡守的助手,叫郡丞。在官级、官阶、官称复杂的东汉,郡丞大概没有什么权力,俸禄虽不多,但紧紧巴巴解决一家人的生计问题不大。诸葛珪至少兄弟两个,弟弟诸葛玄,在哥哥诸葛珪和嫂嫂不幸去世后,带着全家老小投奔刘表。

有说诸葛亮出生时父亲还在太山郡丞任上,也有说诸葛亮出生时父亲已经被贬官回阳都,在老家的村里选了一块地建了一个院落,诸葛亮就是公元181年出生在这里。据传诸葛亮降生时,东方既白,天要亮了。于是,诸葛珪给儿子取名亮。“男子二十冠而字”,诸葛亮长大成人之后,又为自己取字孔明,既与父亲起的“亮”相对应为“明亮”,也为自己立下人生誓言,做一个完美洁净通达之人。

后来人在说到诸葛亮离家去国投奔刘表时,寥寥数语,似乎顺理成章,也很难断定他们究竟为什么离开家乡。现在分析离家远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黄巾起义军主力被消灭之后,一股残余势力逃到琅琊一带活动,经常骚扰村庄城镇,社会治安状况堪忧。二是曹操镇压黄巾军有功,被擢升为济南国相,他父亲曹嵩在琅琊。约公元193年,曹操派太山郡守应邵接父亲到兖州,行至阳都附近,被徐州刺史陶谦部将劫财,曹嵩和儿子曹德被杀。应邵自知无法向曹操交代,直接弃官投奔袁绍。曹操大怒,亲率大军直取徐州,连下十余城。第二年,曹操再起战事,一直打到琅琊、东海,多次扫荡阳都等县。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诸葛玄眼看战乱不休,家园尽毁,被迫带着家人离开故土,到荆州避难。留下诸葛亮大哥诸葛瑾在老家照顾继母,几年后诸葛瑾南下渡江投靠了孙权,成为孙武重臣。诸葛一族从此离开阳都,为国之大业各奔前途。

有关诸葛亮一家出走荆州,历来说法不一。一说诸葛玄与刘表有“旧友”之谊,他们同属齐鲁旧地,刘表山阳高平人(今山东省邹城市西南乡)。《三国志·诸葛亮传》另有一说,诸葛玄是因为袁术于建安二年自立为帝,署诸葛玄为豫章(今南昌)太守。为此,诸葛玄启程去豫章任职。但是,诸葛玄还在路上,豫章太守就被朱皓先下手强行夺走。诸葛玄得其消息,豫章不能去,家不能回,只好调整路线,直奔荆州。

比较接近历史事实的推断应该是《三国志》:“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三国志》作者陈寿生活在公元233—297年间,晋灭东吴结束分裂,其后他用十年的时间,修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学巨著。在传下来的所有史书作者中,陈寿是离东汉末年及至三国分庭抗礼时期,时间最近的,他所叙述的历史真实性、可靠性概率更高。

于此我们勾勒出诸葛亮一家出走荆州的可能性线路:琅琊郡阳都县——兖州——徐州——开封(洛阳)——南阳——荆州(襄阳)。具体到交通工具,骑驴,抑或乘着一叶扁舟沿河而行,最大可能是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向前。所需时间约在两年左右。

有关诸葛亮在老家的生活记录非常之少,目前所知仅此而已。沂南现存阳都故城遗址、汉代墓群,新建诸葛亮纪念馆,怀古凭吊,实为家乡应有之义。

(本文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