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老年抑郁症易被忽视?委员建议将心理评估纳入长护险级别评定

2024-01-27 07:12:00 - 澎湃新闻

根据《2022年上海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信息》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比36.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并具有老龄化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高龄化程度深、老龄空巢化趋势显著等特点。

如何科学应对老龄化?2024年上海两会召开期间,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两位上海市政协委员针对这一民生话题,分别提交了相关提案。

上海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常委、上海中医药大学民盟主委、龙华医院脑病一科(含神经电生理室)主任医师袁灿兴提交了《关于将心理评估纳入老年长护险级别评定的建议》。

他提出,老年人群中,抑郁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障碍,不仅损害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也增加照料者的负担。然而,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机体衰弱等特点,有些老人出现抑郁后,显得“脑子不灵光”,反应慢,好忘事,生活中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下降了,以至于家人怀疑老人是不是痴呆了,导致老年抑郁群体的能见度依然较低,也会出现相当比例的漏诊误诊。

袁灿兴表示,老年人容易得抑郁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该阶段普遍存在的一种“丧失感”体验,即价值感的丧失、健康的丧失、亲人和老朋友的丧失以及经济能力的丧失,容易让老年人产生“垂垂暮年、老来无望无用”等悲观体验,从而促成老年抑郁症发作的心理背景,成为诱发抑郁的扳机。这种“丧失感”存在于几乎所有的享受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待遇人群中,对该人群进行抑郁的评估和干预更有必要。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我国于2016年开启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截至2022年3月,我国已有49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和22个地方自行试点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仍有待完善之处,比如筹资渠道单一、相关资金储备少、评估标准不统一、未纳入失智人群,以及补贴项目与老年人需求适配性仍需提升等。而且,只有个别城市提供了预防性照护、康复照护、辅具租赁和心理疏导等多样化服务内容,难以满足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料者的多样化需求。以上海为例,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五项分别是头、面部的清洁和梳理、洗发、指甲护理、手足部清洁和温水擦浴,都是操作较为简单、风险系数较低的生活照料服务,且各种临床护理服务的使用频率均低于生活照料服务。

袁灿兴建议,对现行长期护理保险评估标准进行优化,确定评估工具,添加心理评估维度,将评估结果纳入长护险照顾等级评定。对有心理障碍的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群,除了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应有专业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人员提供心理治疗。

上海市政协常委,台盟市委副主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院长谢国群提交了《完善社区养老康复机制,打造人民满意的15分钟幸福康养生活圈的建议》。

谢国群提到,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退化,老年人较易出现中风瘫痪、摔跤骨折、阿尔兹海默症等情况,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甚至长期的康复护理。而各级医院、护理院、养老机构的床位有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老年病患的居家康复必将是未来康复的主要形式、嵌入式养老服务的重要环节。为使老年人在舒适的养老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康复关怀,建立便捷、高效、优质的老龄社区15分钟康养生活圈势在必行,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医疗康复机构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

谢国群建议,汇聚社区康复服务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区养老整合服务方案。一是组建社区养老康护中心。依托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资源,通过跨机构的康复服务团队的协作,增强社区各类康复资源的流动,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监管,定制并落实康复计划,确保老年患者的康复服务衔接顺畅,提高康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二是充分发挥二级(康复)医院的作用。逐步协调建立和不断完善市级三甲医院、区级康复医院、社区护理院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服务体系,实现治疗、康复和护理“一条龙”无缝衔接,使失能、半失能或者失智、弱智老人不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还能在三个月至半年的“黄金期”内获得更加有效的康复和护理,使病患的机能和体能得到有效恢复。

三是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康复志愿者服务,并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质、热心帮助他人的社区康复志愿者队伍,为老年康复病患提供陪护、康复训练指导等服务,增强社区康复资源的可及性和亲和力,并将服务时间计入其个人的“时间银行”账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