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一策|如何推动虹口救火会旧址保护利用,赓续城市文脉

2023-11-27 10:32:12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9月初

由区委宣传部、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共同开展的

“我为虹口创新发展献一策”建议征集活动

正式启动

点我查看回顾

活动开展至今

受到来自全区各部门、各街道、热心市民等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参与

大家纷纷对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提出对策建议

本期为你带来

四川北路街道

提出的“金点子”、好建议

献一策|如何推动虹口救火会旧址保护利用,赓续城市文脉

虹口救火会旧址于1915年由工部局设计,1917年竣工,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建筑面积5041平方米,199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自竣工并投入使用以来,已经历经106年。其主要用途为消防救援站点和部分居民居住生活使用,目前为虹口消防救援站所在地。

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虹口救火会旧址的保护利用,建立健全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树牢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更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四川北路街道提出如下工作思考和建议:

献一策|如何推动虹口救火会旧址保护利用,赓续城市文脉

做好虹口救火会旧址的保护利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将风貌保护、城市更新、旧区改造与住房保障统筹考虑,加强整体谋划、创新方法机制,切实改善居民生活品质,赓续延绵城市历史文脉,厚植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一次探索性尝试。

献一策|如何推动虹口救火会旧址保护利用,赓续城市文脉

要放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守护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文明,高质量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定位来认识,要从准确把握城市保护传承体系内涵的角度来认识,明确这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价值,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集中彰显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价值特征,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探索优化保护利用的实施路径和方式方法,实现保护历史建筑、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增效消防救援工作、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多赢。

虹口救火会旧址承载着中国消防的发展史、上海城市文化的变迁史,建议将虹口救火会旧址打造成为集消防博物馆、消防体验馆、消防救援站等多维一体的可阅读建筑和多功能场所,保护好主体建筑、附属建筑和瞭望塔,并连同周边街区系统集成、共同规划、综合开发,将哈尔滨路打造为风貌保护路段,保护好哈尔滨路、武进路、吴淞路界面的连续完整,维持现贴线率、空间节奏和立面风格,保护好九龙路的虹口港水系,依托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特点,综合构建形成集商业综合体、居民住宅小区、可阅读建筑(历史保护建筑为主)、大型医院等连为一体的多功能街区。

献一策|如何推动虹口救火会旧址保护利用,赓续城市文脉

第一,纳入城市规划管理。按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要求,推动多功能街区建设计划纳入规划编制,与“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的整体规划相互衔接,并因地制宜确定好虹口救火会旧址及其周边建筑的高度、密度、间距、退界等管控指标,使建筑空间形态与城区风貌协调,并做好建筑与城市风貌景观一体化设计,统筹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规划布局;

第二,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多措并举推动整区域综合改造和开发,探索历史文化保护项目与其他项目组合实施,实现资金综合平衡,采用多种方式发展新场景、新功能;

第三,注重城市肌理保护。按照“一地一方案”的原则,编制相应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注重保护单体建筑,也注重保护街区格局,还注重保护好历史地段和人文环境,凸显消防元素,重点突出保护修缮、保留改造,保护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的部位、构建、材料等,统筹建筑功能完善、消防救援需求和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有机统一;

第四,引入社会资本。积极推动由政府主导、企业作为主体,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的模式,加快推进虹口救火会旧址及其周边的更新、改造、保护和利用,在“硬产品”上融入“软价值”,在“硬容器”上注入“软内容”,彰显都市风范、文化绚丽、精细治理、美好家园的风采。

献一策|如何推动虹口救火会旧址保护利用,赓续城市文脉

建睿智之言、

献务实之策、

聚发展合力、

您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不妨加入“我为虹口创新发展献一策”建议征集活动

说出您的“金点子”、好建议

献一策|如何推动虹口救火会旧址保护利用,赓续城市文脉

编辑:张城凯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