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崛起与空战变革:对两岸关系的启示

2024-11-27 09:33:24 - 媒体滚动

转自:华夏经纬网

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崛起与空战变革:对两岸关系的启示

作者 蔡鎤铭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

引言

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升级以来,航空战术与技术的演变对战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以及高密度防空网的对抗,使得现代空战的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无人机从辅助角色逐步成为战场核心力量。结合2024年11月12日开幕的珠海航展展示的陆海空无人装备技术进步,本文将探讨这些变化对未来两岸关系的深刻启示。

初期的制空权争夺

俄乌战争初期的空中较量突出反映了现代航空技术水平的不均。俄军依托苏-30、苏-34和苏-35系列战机以及S-400防空系统试图占据制空优势。然而,俄军空中战力未能充分发挥。乌军则通过灵活的战术调整与分散部署,成功对俄军空袭形成有效牵制。

乌克兰的防空体系在初期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例如将雷达和防空武器隐藏在城市和森林中,同时利用假目标诱敌深入。这些战术创新不仅显著削弱了俄军空袭效果,也表明传统制空权争夺在现代高密度防空环境下的局限性。

无人机的崛起与技术革命

无人机技术在俄乌冲突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规模化应用极大改变了作战模式。珠海航展中展出的陆海空无人装备展示了未来智能化作战的方向,包括无人地面车辆、无人潜航器以及智能空中无人机,全面体现了大陆在无人化装备领域的综合实力。

特别是智能集群作战技术成为此次航展的一大亮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机群可实现战场目标的自动分配与协同打击,同时具备实时数据共享和自主决策能力。这种技术显著提升了战场效率与精准度,使得无人机逐渐从单一的打击工具进化为多功能的战术平台。

相比之下,俄乌战场中的无人机技术则相对基础。俄军依赖伊朗制造的“沙赫德131/136”型自杀式无人机进行低空打击,凭借其低成本、高效能对乌克兰的关键设施构成威胁。然而,与大陆无人机的智能化和协同能力相比,俄军无人机的使用主要集中于战术性骚扰和破坏,技术水平和战略价值有限。

珠海航展的展示进一步表明,无人机的技术进步将促使其深度参与战场决策,成为战局转折的核心力量。这一趋势已在俄乌冲突中初见端倪,未来必将更加普遍。

高密度防空网的对抗

高密度防空网的部署是俄乌冲突空战的重要特征,双方防空系统的密集分布迫使彼此依赖无人机和远程导弹进行打击。这一态势使得如何突破敌方防空网成为双方作战的关键。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无人机与电子战装备为破解高密度防空网提供了全新思路。

例如,大陆展出的电子战型无人机能够有效干扰敌方防空雷达并摧毁电子设备,为后续进攻行动开辟空中通道。此外,针对无人机威胁的新型防空系统,如激光武器和自动化拦截装置,也在航展中亮相。这些技术显著提升了未来空战中防空体系的灵活性与应对能力。

相比之下,俄乌冲突中的高密度防空环境则更多表现为攻防两端的反复博弈。俄军依赖远程导弹与电子干扰对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施压,而乌军则通过多层次部署与主动防御限制了俄军空中行动。这种攻防对抗的模式在珠海航展中得到了更为系统的技术化呈现。

 对两岸未来关系的启示

珠海航展与俄乌战争的经验结合,为两岸未来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无人机技术已成为现代战争的核心领域,而大陆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加凸显。近年来,大陆凭借全球领先的无人机产业链整合能力,不断推动相关技术升级和应用扩展。例如,航展中展示的无人机已经具备多机协同作战、自主任务执行和实时调整战术的能力,而台湾地区的无人机技术则仍集中于低端的侦察和轻型打击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台湾地区近年来虽在无人机领域投入巨大,但资源有限,难以与大陆形成对等竞争。如果台湾当局继续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对抗性军事用途上,不免让人担忧其过于执着短期军备竞赛而忽视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

相较于在军用无人机上投入过多资源,台湾或许更应考虑如何通过两岸技术合作,实现共赢。例如,无人机在智能农业、灾害救援、物流运输等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两岸合作提供了巨大空间。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台湾技术水平,也能够减少紧张局势,促进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

 结语

俄乌战争和珠海航展共同揭示了现代空战的趋势,即无人机与防空系统之间的“攻防竞赛”将深刻影响未来战争形态。无人机从辅助工具进化为战略核心力量,其技术进步为未来空战提供了无限可能。而珠海航展展示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大陆在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领导地位。

对于两岸关系而言,科技合作与和平交流无疑是避免陷入消耗性对抗的最佳途径。大陆的无人机技术优势为两岸提供了广泛的合作基础,而台湾在民用创新领域的潜力也为两岸共同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通过加强合作,两岸不仅可以实现科技进步,还能共同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区域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

华夏经纬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