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急难愁盼的这些问题正在解决

2024-11-27 08:45:27 - 媒体滚动

转自:新安晚报

市民急难愁盼的这些问题正在解决

  数据资源局 年底前,计划开放数据超过3000类

在合肥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有合肥市政协委员提出“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提案”。

记者从合肥市数据资源局了解到,近年来,合肥市积极推动落实“数据要素X”行动,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供给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效。

目前,合肥市开放数据总量920个,其中数据集326个,推动公共数据在赋能金融、科研、就业等行业领域应用。同时,以数据赋能政务,为不动产登记、中小学报名、公积金办理等91个线上应用场景累计赋能2.7亿次,实现群众少跑腿。在促进数据流通方面,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成合肥数据要素流通平台,出台全国首个数据要素类产业政策,对数据要素流通平台及平台内数据交易进行政策奖补,开具全省第一张数据资源入表会计凭证,实现全省首单数据资产入表。

与此同时,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加快信息化项目改革,聚焦堵点、难点,改革优化信息化项目审批流程,推动信息化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对于应急类、试点类、紧急决策部署等项目,项目建设单位报合肥市政府核准同意后,采用“以初设代可研”方式,减少提交审核内容,加速审批流程。

下一步,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将继续提高数据开放水平,优先推动信用、教育、交通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高价值数据向社会开放,2024年底前开放数据超过3000类、结构化率提升10%。进一步加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研究公共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三权分置的落地举措,探索公共数据有偿使用。实行“赛马”和“揭榜挂帅”机制,遴选运营主体,依场景开展授权运营等。

重点工程局 新建高架桥将统筹考虑设置隔音屏障

在合肥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优化高架道路隔音工程的建议。

合肥市重点工程局回复称,经查,包公大道(二十埠河-龙兴大道)道路及管廊工程在项目设计阶段,在已建和在建居住区、学校、行政办公及医院等声环境敏感点设计了声屏障,共计40处,全长9410米。由于项目建设周期较长,道路沿线变化较大,因此在施工阶段,该局会同肥东县大建办、设计单位及环评单位,结合既有及规划项目资料,现场踏勘、重新梳理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并于2022年4月20日组织肥东县沿线社区和相关单位召开会议,就沿线声屏障设置范围征求意见。

会议建议针对新增小区、学校及部分规划地块等路段增设声屏障。2022年5月18日,合肥市大建办组织变更会议同意包公大道项目增设声屏障,共增设声屏障4868米。

针对其他新建高架桥项目,在后期项目建设中会结合项目位置、现状周边情况及规划情况统筹考虑设置隔音屏障,尽量降低对群众的不利影响。

针对人大代表关于市民参与道路规划的建议,该局回复称在后期项目建设中,会进一步加强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根据项目情况适时组织座谈会、意见征集等形式,充分考虑沿线居民需求,确保声屏障设置合理、安全、美观。

交通运输局 努力实现轨道站百米内公交站点全覆盖

在合肥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合肥市政协委员董方明提出“提升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通达便利性的提案”。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表示,为提升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通达便利性,该局正会同相关部门等开展《合肥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针对已运营及即将开通的轨道交通线路,从“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规划理念,从公交线路调整、公交站点优化、非机动车和共享单车停车场布局规划、慢行交通组织、片区微循环交通组织等方面开展细化研究,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该局将加快推进《合肥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规划》落地,从出行链服务的角度,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升,编制《合肥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设计导则》,推动轨道站点、公交站点、非机动车停车点位等交通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建成、运营。大力推进市区与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建成区换乘停车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设施一体化建设。

实现轨道-公交“零距离”无缝换乘,提升轨道站点周边5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的比例,努力实现轨道站点1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基本全覆盖。不断优化和调整公交线路,扩大轨道-公交一次换乘覆盖面。试点推广高峰期“地铁一到,公交即发”接驳线路和高峰“高频率车”接驳线路。持续优化轨道、公交、慢行换乘导向标识系统,为乘客提供多种方式的交通动态信息、实时到站信息以及共享单车网点信息。

结合在建轨道交通线路道路恢复工程,同步研究轨道站点换乘公交站台设置优化方案和非机动车道提升工作。对于已有车站,优先选取客运量较大的站点开展试点;根据在建线路建设时序,对8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新桥机场S1线同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刘旸姚一鸣徐琪琪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