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加速前进——大连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综述
转自:大连日报
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实验室在山谷间“拔节生长”,首批200多个细分领域实验室,1000余名科研人才确定入驻。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已投入使用;投资6.5亿元的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核心部件及系统正在抓紧安装调试;投资1.75亿元的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启动建设;投资7.5亿元的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主体工程完工,达到入驻条件;包括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示范。
英歌石科学城是大连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宏伟目标,持之以恒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聚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提升。2023年,全市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280.9亿元,同比增长7.4%;R&D经费投入强度为3.21%,高出全国0.5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97个百分点。全市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505.8亿元,同比增长18.4%。全市高新技术企业4700家,雏鹰瞪羚潜在独角兽企业1895家。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05.8亿元,同比增长20.4%。融科储能公司入选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榜。
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加强重大科技平台建设
我市高位谋划部署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四梁八柱”建设,英歌石科学城发展进入快车道。
英歌石科学城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振兴发展需求,锚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发展定位,坚持以洁净能源为主线,覆盖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1+X”科研方向,全力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和科研经济策源地。
10月15日,英歌石科学城正式开城,34万平方米实验室项目实现封顶,17万平方米实验室工艺项目、16万平方米科技服务配套设施、14公里道路工程及配套管网项目加速推进,200多个细分领域实验室(科研团队)确定入驻,20余家企业完成注册,推动国家海洋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平台、中国电信云端智能算力中心、国家氢能储运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30余项在谈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出台《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建立英歌石科学城理事会,健全“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高新区重要作用,增强英歌石科技公司支撑服务功能,推动科学城高质量发展。
积极布局建设战略性创新平台,形成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梯次培育清单,推动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辽宁实验室2个、大连实验室2个。大连化物所“单原子催化”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立项批复,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涛,因对“单原子催化”的发展和应用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2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辽宁黄海实验室加快建设智能制造标准化检测平台。辽宁滨海实验室打造化工AI大模型测试验证平台。大连凌水湾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大连金石湾实验室完成第一批项目和开放性课题征集立项工作。全市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规模突破600家。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创新主体蓬勃发展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重点企业按照“一企一策”方式,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对接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融资需求、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2023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72家,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093家,新备案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446家。2024年,1910家企业通过高企评审,209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目前全市独角兽企业1家,种子独角兽企业4家,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241家,雏鹰企业1646家。
我市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用协同”的科研项目组织机制,通过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等形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洁净能源、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组织产业链科技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实施“卡脖子”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华锐重工研发的脐带塔应用于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发射移动平台;我省首颗卫星——大连理工大学研发的大连1号-连理卫星成功发射;通用机床、一重核电石化2家单位牵头组建省高端车铣复合机床创新联合体、省先进储能和绿色氢能创新联合体;中车大连机车车辆联合大连化物所、沈阳金属所等10家单位组建轨道交通装备产学研联盟;以机车研究所为龙头组成的高铁轴承技术攻关创新联合体,攻克多项核心技术,高铁轴承已正式上车运行。2023年全市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2项,实施省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37项,争取上级资金到位2.48亿元。
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推动科技创新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
科技成果只有“落地”,形成生产力,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市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全面推动科技创新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出台《大连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抓好科技成果联合挖掘、评估评价、寻找市场主体等9项重点任务,实施“人盯高校院所、人盯成果项目、人盯本地转化”三盯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联合挖掘和成果转化监测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2024年挖掘重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500余项,其中249项高质量成果已向市场主体发布。大连化物所乙撑胺清洁绿色生产装置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先后落地转化。大连理工大学鼓励“技术股+现金股”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在连成立7家学科性公司。同时,加强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全市市级以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达到36家,市级以上中试基地达到24家。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工中试基地二期启动建设,31个中试项目验证后就地转化,吸引投资超10亿元。
7月7日,大连联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连科荟”正式落地大连,这是我市又一个市级层面的市场化运营、多要素协同、全链条服务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平台采取“线上交易平台+技术经理人市场化合作”的模式,在整合我市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可以联动全国科技资源,提高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服务能力,有望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科创平台示范样板。
围绕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需求,我市以科技招商、院地合作推动重大项目和平台在连落地,赋能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的大连海洋中医药研究院挂牌运营;华润东阿阿胶与辽宁滨海实验室共建的鹿产业创新研究院落地英歌石科学城;大连理工大学与通用集团成立“通用-大工研究院”,服务工业母机产业发展;与恒力集团完成“恒力-大工研究院”公司注册、组织架构搭建,并实体化运行。
系列举措,成效明显。2023年,全市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5.8亿元,同比增长18.4%,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42.2%,新培养专业技术经纪人204名。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05.8亿元,同比增长20.4%,高校院所在连落地转化的100万元及以上项目68项,同比增长30.8%。
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近年来,我市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进平台、项目、人才、资金等一体化配置,深入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技企业创新缺资金,难题怎么解?7月19日,市科技局、市委金融办、大连金融监管局共同举办了大连市首批科技支行授牌仪式,中信银行大连黄浦支行等6家科技支行正式挂牌成立,目前科技支行已为我市科技企业发放无抵押贷款超过10亿元。由市政府引导母基金参股的天使类子基金成功组建;辽宁省首单“科创票据”——邮储银行、兴业银行支持恒力石化成功发行10亿元的短期融资债券;我市首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保险——人保财险为天韵低碳新能源科技(辽宁)有限公司在研项目提供10万元的风险保障;4个项目获批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1.42亿元……今年以来,市科技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构建“债权+股权+保险”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扎实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赋能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就像种子,有了优良的环境,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市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孵化链条,推动科技创业孵化平台专业化转型,建设一站式创业示范街区“大连硅巷”。西岗区“大连硅巷”、中山区“南山硅巷”建设完工。大连理工大学——西岗数字产业科技园目前已推介科技成果300余项、开展技术对接40余次、促成项目合作形成产值3亿元。
科技创新靠人才。我市深入实施“兴连英才”计划,制定集聚年青人留连来连6条举措,积极推进“人才+项目+团队”一体化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鼓励领军人才、杰青、优青、青年科技之星围绕重点产业开展科技创新,支持重点产业引进外国专家,加快构建与产业创新相适应的科技人才队伍。2024年,支持各类科技人才项目200项,引进各类外籍人才3068人。
风劲潮涌日争新。全市科技大会于今日盛大召开,再次吹响了我市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冲锋号。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推动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连新篇章提供强大科技力量。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