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教育:打造国家级开发区的教育模板
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25日电(储玮玮)“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经开区)教育事业自1997年起步,经过27年的发展,已从13所乡村学校发展成为城市现代化优质均衡示范区,正朝着教育新高峰迈进。”合肥经开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合肥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蝉联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第6位,合肥经开区的教育发展对全国其他国家级开发区的教育发展也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内提外引布局立体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对接长三角,深耕合作开放办学体制,实施“内提外引”发展战略,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高质量的教育布局。同时,创新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专家评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治理模式。建立经开高质量教育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发展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国际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截至目前,合肥经开区通过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等模式,与清华附中、上海浦东建平实验小学、合肥168中学等合作办学,累计引进优质名校14所,占比66%。
合肥德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此外,与上海德国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合肥德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规模360人,涵盖幼儿园至高中各学段,解决外籍职工子女入学难题,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合肥经开区普惠率达94%,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园,让广大民众就近享受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资源。
“三名”工程赋能教师
合肥经开区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聚焦教师培养体系、教师激励机制、教师发展体系、师德师风建设。同时,结合评价牵引、数据赋能、行动干预等举措,合肥经开区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合肥经开区在安徽全省率先出台《明珠教育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实施“三名”工程培养机制,打造教育领军人物,累计投入2560万元奖励教育人才2520人次、教学成果3400件。
与此同时,合肥经开区积极实施“五子工程”,为教师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实现“成长一人,带动一校,辐射一区,影响一片”的目标。此外,合肥经开区结合评价牵引、数据赋能、行动干预等举措,全区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相关案例被评为2023年安徽省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在安徽推广。
智慧教育减负提质
合肥经开区依托数字技术驱动教育评价创新、教育治理改革。其中,自开展“双减”工作以来,校内课后服务做到全覆盖。
在数字赋能方面,合肥经开区深化“管、办、评”分离办学机制,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全面试点“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项目。加快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构建云、网、端一体化教育专网,提速建设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累计培育5所“5G+智慧教育”标杆学校。
建平小学南艳分校开展红领巾校长助理活动
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合肥经开区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由57家减少为6家,压减率89.5%。大数据评价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作业总时间达标率逐年提高,课后服务课程上架率100%,94.93%的小学家长和94.23%的初中家长对课后服务质量表示满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现7年连续提升,近三年优良率保持在68%以上。
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冰球队参加全国冰球运动比赛
合肥经开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说,合肥经开区的教育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更在于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合肥经开区正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