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基层缘何缺药?
资金困难是基层缺药的突出原因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以期破解基层缺药、用药难等问题,提高慢性病、常见病药品的可及性。
根据上述文件,解决基层用药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规范和优化基层用药种类,建立“联动配备使用、集中供应配送、短缺预警处置”三个机制,提升基层药品配备和使用能力。
上述政策落实后,基层长期存在的缺药问题有望得到缓解。需要关注的是:基层医疗机构为何出现缺药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化,分级诊疗逐步建立起来。202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为95.5亿,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为49.4亿,占总诊疗人次的51.8%。这一数据表明,基层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超过一半的诊疗任务。
然而,在如此庞大的诊疗服务中,很多地方却存在着缺陷,主要是药物供应方面。
“乡镇卫生院主要展开的医疗服务是基本医疗服务。但由于药品短缺,有些常见病,即便我们诊断出来,处方上也开不出药品,一些常用的像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复方氨苯喋啶片、硝酸甘油片,还有一些抗生素,常常是缺货的,只能让老百姓去药房或者县级医院拿药。”一位山东省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对第一财经表示。
实际上,该院长手头短缺的药物还不止这些。他提供给记者的一份缺药名单,列出了十几种目前严重缺货的药品(见上图)。这些药有的已经断货半年以上,短的也有3个月了。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缺药的现状,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发现:首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相对偏弱,药品配备种类少,上级医院转诊患者到基层就诊时,上级医院开具的药品在基层可及性差,上下转诊用药衔接不畅。其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数量少、用药知识更新慢、药学服务能力不足,对新的药物治疗方法掌握不到位,一些基层适用的药品不敢用、不敢配。再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多、药品用量少、配送成本高,中西部和偏远地区尤为突出,企业配送积极性不高,药品供应不稳定、时常断供。另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信息系统没有互联互通,处方查询、互认共享等存在困难,转诊患者用药难以实现上下联动。
前述院长表示,上面给出的只是一部分原因,目前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医院欠药企的钱,导致药企断供。“我们欠药企近500万元的费用,一年多没回款了,所以,很多品种因此断货。”该院长表示,“目前乡镇卫生院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医保资金和基本公卫费用,但这两笔费用,一直没有足额到账,导致乡镇卫生院资金捉襟见肘,工资也难以为继。”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在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运行机制执行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补偿以及基本公卫服务费用。对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收入减少,政府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
“以前基本公卫费用在上半年就会到账一次,按正常应该给500万元,现在给了50万元。医保报销资金不固定,每月都结算,但报销100万元可能只给你60万元。医院只能自己先垫付,但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讲,垫付能力较弱,因为收费项目并不是很多,多数是基本医疗服务。”另一家乡镇卫生院院长对记者表示。
一位辽宁省昌图县的医务人员表示,目前村级未实现基本药物顺畅供应的原因在于,居民医保经费周转不畅,医保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导致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基本药物供应。
“由于今年医保承压严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对医保依赖度高,导致我们的应收账款增长很快,特别是一年账期以上的。”一位药企工作人员表示。
此次所发布的文件,将从机制上更好的保障基层用药的可及性。但在资金问题解决之前,缓解基层缺药状况,恐怕还存在一定困难。彻底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缺药问题,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