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像个书桌,下面有半圆“肚子”,为什么家家都离不开它?丨旧物件小辰光
转自:上海奉贤
万物可爱
小时候,心心念念盼着长大
长大后,却只想回到小辰光
时间煮雨,岁月缝花
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的发展
有些东西不可避免地
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小辰光的旧物件
只有留在记忆中反复品味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上海年轻人结婚很时兴“三转一响”。所谓“三转”,指的是车轮会转的自行车、飞轮会转的缝纫机,以及指针会转的手表,而“一响”则指会发声的收音机,这些都是结婚必备的紧俏商品,不亚于如今的房和车。
它的外形很像一个小书桌,下边有一个半圆形的“肚子”,在使用的时候机头是竖起来的,而不用的时候机头可以放到“肚子”里面去,这就是缝纫机,现在的孩子可能很少见过了。
小时候,是不是经常看到母亲双脚踩着踏板,使用缝纫机给一家人缝制新衣修补旧衣,那时觉得缝纫机好神奇,两块布从针头处一过就能缝合在一起。说起来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不相信,那时候,衣服很少是买成品的。
那时候衣服的样式比较少,一般男性多是中山装一类的,而女性的衣服则通常有点像现在的女士西服。这些衣服一般都是家庭主妇们,用自己买来的布做成的。所以在那个年代,家庭主妇不但烧得一手好饭菜,连做衣服的手艺通常也都很不差!而缝纫机也因此就成为几乎家家必备的实用工具了。
我小的时候,家里就有一台“飞人牌”缝纫机。每天晚上,妈妈都坐在机子旁缝缝补补,似乎家里有补不完的衣服。黑色的机头、镀铬的滚轮、铸铁的脚踏板、棕色的实木台面,脚下不停地踩着,手上一边转一边拉,就会发出“哒哒哒”的声响。那台老式缝纫机是我母亲结婚时的嫁妆,承载着我童年的记忆。
父亲和母亲结婚的时候,有自行车,有缝纫机,有收音机,就是没有手表。据母亲说是因为“三转一响”之中手表最贵,要200多元钱,而且还不实用,除了看时间之外就没用了,一不小心还特别容易磕碰摔坏。
自行车和缝纫机每样只需要100多元钱,不但都非常实用,还都不容易坏。我们家的那台飞人牌缝纫机,据母亲说当年买的时候好像花了120多块钱。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好像并不是什么大数目,属于微不足道的“小钱”,甚至都不一定够一顿烧烤的钱。但是在80年代的时候,足以让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羡慕不已。
90年代后期,大家的经济条件都变好了,衣服也基本只买不做了,脚踩式缝纫机也就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很少再看得到了。只有我们这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有时还会忍不住想起,母亲踩着缝纫机辛苦劳作的身影……
讲述人:彩凤60后
手工缝纫是一种超过两万年历史的艺术形式,第一根缝纫针是由骨头或动物角做的。铁针是14世纪发明的,第一眼针出现在15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为了减少服装公司的手工缝纫工作量,就发明了缝纫机。“蝴蝶牌、飞人牌、蜜蜂牌是上海所产缝纫机中的三大著名品牌。”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曾经,这样的穿衣理念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让缝纫机成为必不可少的存在。
一台老式逢纫机,也值不了多少钱。但它毕竞是那个时期的一个历史见证。珍存下来也有一定的纪念意义。看到那老式的缝纫机,也不由得回忆起关于缝纫机的一段往事……
小辰光攒着那些旧物件
旧物件带我们回到小辰光
朋友
您家中还有哪些
“暴露年龄”的旧物件
旧物件又载着哪些故事
欢迎拍照分享
让同龄人一起走进
属于我们的“小辰光”
(转自:上海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