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论坛 | 如何培养职工科技创新人才?该地做法可参考

2024-02-27 22:06:01 - 工人日报

工运论坛 | 如何培养职工科技创新人才?该地做法可参考

如何提高职工科技创新水平,培养一批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江苏省一线职工开展的创新项目从合理化建议到核心领域、解决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截至2022年底,全省前三发明人为一线职工的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占企业为第一专利权人的比例分别为46.1%、43.2%和50.6%。

一线职工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分析职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成长的共性特征、成长诉求,有利于对职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启示和参考。

总体情况

本文以2023年江苏省“三个十大”项目第一完成人、全国职工创新资金补助项目完成人、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及技术骨干共75人为样本,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座谈会,从中获取了职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这一集体所具有的特征和共性。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工运论坛 | 如何培养职工科技创新人才?该地做法可参考

从年龄角度来看,中青年职工是职工科技的中坚力量;从学历角度来看,职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学历水平较高,属于高学历高素质人群;从单位所有制成分来看,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在不同性质的企业间还存在差距,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职工科技创新工作的实力和积极性相对较弱;从政治面貌来看,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之“高”,不仅体现在技能水平高、学历水平高,也体现在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和高尚道德情操上。

成长路径分析

在一行一域中钻研。75位职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本单位工作平均年限为16年,在本行业平均工作年限为19年,且70%的人都是在本单位的基层岗位做起,经过多年行业深耕,精一行、钻一行,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大国工匠。

在创新项目中历练。75位职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有60位参加过企业级及以上创新创造类大赛,占总人数的76.5%。有41位参加过企业级及以上劳动和技能竞赛,占总人数的54.6%。这其中,又有52位获得过企业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劳动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劳模工匠等相关荣誉。“五小”等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劳动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已成为推动职工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平台。

在不断学习中精进。现代制造业随着大量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不断应用,各类工作岗位都发生着知识密集型替代劳动密集型的转型,学习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一个技能人才不断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在品质。75位职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有77%的人最近5年参加过进修或培训,参加比例非常高。经常主动学习,能坚持学习计划的占总数人的44%,工作需要时,会有针对性开展学习的占总数人的32.8%。

在德技兼修中传承。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劳模工匠人才必须发挥好自身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师徒帮教、劳模大讲堂等活动,不仅能为广大产业工人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风范、作风来激励更多劳动者学习技术技能,崇尚劳动,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75位职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有83.6%的人担任过导师/师傅参与过“师带徒”“传帮带”活动”,有73.7%的人在所在部门或单位开展过关于职工科技创新、技能提升、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主题宣讲。

创新诉求

友好包容的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营造。创新环境是持续赋能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和组织成效的“软实力”。接受调查问卷的75位职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大多数认为有助于创新人才发展最重要的组织环境,其中,直属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宽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分别排第一、第二。不少调查对象反映,目前工作时间紧凑,任务强度大,事务性工作重,能投入创新的时间有限。科技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往往一个职工科技创新项目从启动到完成平均要花费3年左右的时间,这其中又有许多试错的成本。目前,部分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按贡献度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容错制度还不完善,创新成功收益分享与创新失败责任代价不对等,使得创新人才创新热情和动力不足。

表2:有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组织环境因素排序

工运论坛 | 如何培养职工科技创新人才?该地做法可参考

关系关切的“关键小事”有待进一步办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广大职工对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80后”“90后”逐步成为职工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他们正处于出成果的关键年龄,但安家落户、子女入学、健康医疗却带来了巨大生活压力。在公共政策层面,技能水平并不是入户、子女入学、申请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等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的重要参考条件。以《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对象(目录)》中对ABCDEF类人才划分为例,劳动模范、“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职工群众性创新成果等均未被纳入人才范围,公共政策对技能人才认可度不高。吸引、留住、用好人才,要从人才关注的“关键小事”入手,解决创新人才生活、家庭、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困难使其无后顾之忧。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创新人才的工作生活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

分层分类的教育培训有待进一步精准。教育培训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赋能成长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职工创新人才自我提升一项重要需求。但在各类教育培训中,针对性和精准性还有待加强。有调查对象反映,一线职工往往在技能上专精,对一线的痛点、难点有清晰的认识,他们提出来的问题和创新点通常是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然而,受制于学历、专业背景等因素,在创新材料的提炼和组织方面还比较欠缺,有想法但是不会总结、写不出来。因此,对于广大一线技能人才,要切实提高其专业领域内的理论素养和材料组织能力。而对于研发人才和更高层次人才,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需求很大,他们希望能多开展行业前沿性、战略性技术培训,多组织行业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虽然一些地区成立过劳模工作室联盟,但由于联盟内在专业技术交流方面协作较为单薄,技术攻关和协同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创新创造的成果转化有待进一步畅通。目前职工创新成果存在评选多转化少、展示多推广少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大部分职工创新成果都是应用于本企业的产品,一般都是在本岗位就地转化应用,不适用于其他企业,且顾虑知识产权、使用权和收益等一系列问题,企业也不愿进行成果转化。另一方面,缺少精准服务职工创新项目的孵化推广平台,技术供需双方难以及时对接,导致许多优秀研发成果转化无门,出现资源闲置、创新浪费现象,制约了社会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

启发及建议

尊重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在育人用人上下功夫。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常态化开展各层次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切实提高职工覆盖面和参与度,为更多职工提供磨砺品质和提升技能的机会;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技术革新、技术协作、“五小”群众性创新活动,加大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先进操作法、发明专利认定和表彰,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创新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作用,吸收创新能力较强的一线职工参与企业科技项目攻关、重大科技课题研究,在项目中历练,让更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发挥工会大学校组织优势,在能力提升上动脑筋。利用工会的组织优势,链接多样化技能培训资源,探索与职业学校、企业行业、各类技能培训机构的多元化合作模式,组织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资产评估等创新人才亟须的专业培训课程;逐级建立各类劳模工匠人才资源库,组建创客团队等创新组织,围绕生产一线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岗位发明、群众性科技创新、联合技术攻关等活动,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根据产业链属性、创新链属性举办科技创新交流大会,围绕创新创业、研发管理等不同主题,开展论坛、实地观摩、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活动,不断开拓视野、交流经验,为创新人才赋能。

搭建成果转化交流平台,在创新服务上求突破。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交流平台,统筹科技创新政策,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等咨询服务,提升科技创新的组织效率;研发职工科创成果转化平台,汇集成果收集、成果发布、对接企业、交易转化等功能,最大程度唤醒已有基础的创新技术成果蕴含的社会财富,最大程度激发广大职工持续的创新活力;制定职工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实施办法,加大工会贴息资金投入,打造“创新+项目+资金+资源”一站式服务生态,助力职工创新创业和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加大职工创新支持力度,在激励机制上出实招。分类制定职工创新奖励办法,对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细化相关评选条件,激励各技能层次的职工积极投入技能提升、参与创新工作;推动“五小”创新活动、职工科技创新工作与企业工会绩效考核、企业荣誉推荐评选直接挂钩,形成企业与职工双向发力的创新工作格局;引导企业建立技术水平、创新成果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设立劳模(工匠)等荣誉津贴,建立完善技术创新奖励制度,优化职工工资晋升和股权激励方式,营造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的良好氛围。

倡导尊重创新社会导向,在优化环境上做文章。出台礼遇大国工匠的政策措施,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高层次人才疗休养和研修交流活动等方面对工匠人才给予优待,在薪酬待遇、评先选优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主体的人才安居房源筹措机制,将职工科技创新成果纳入人才指标体系,加大技能人才租房补贴力度和受益人才范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