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赶考”为何首抵这座小车站

2023-03-27 14:00:20 - 北京晚报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抵达北平,从清华园车站下车。作为中共中央进京“赶考”进入北京地区的第一个落脚点,一座火车站,见证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

74年后,清华园车站旧址完成修缮开放,“走向新中国的步伐——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清华园车站专题展览”揭幕,一件件饱含深情的文物,一段段珍贵史料文字,引领观众重温初心,汲取前行力量。

“进京赶考”为何首抵这座小车站

观众正在参观展览。

“进京赶考”为何首抵这座小车站

观众可以打印清华园车站的“车票”留念。

策展背后

按照修古建的标准来修火车站

海淀区成府路路口附近,新开辟的城市公园里,有一座灰砖墙、红铁皮瓦屋顶的单层建筑。建筑的压檐墙上嵌着一块石匾额,上面有爱国工程师詹天佑题写的5个正楷字——“清華園車站”。

两年前,车站里还是另一副光景——老站房里住着7户居民,圆拱形的券廊被改造成了民宅,安上了大铁门、断桥铝窗。车站周围还加盖了一些简易房,挤住了近10户居民。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侯兆年回忆,“整个车站被遮挡,本体约五分之三保留完好。”

2021年,清华园车站旧址被列为北京市首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022年9月,所有住户腾退安置,违建被拆除,修缮工程启动。车站旧址周边环境同步提升,1080平方米的违建拆除了,一片4300余平方米的空间被打造成城市公园和市民活动空间。

“按照修古建的标准来修火车站,每一步都有历史依据。”站在车站旧址门前,侯兆年指着恢复后三开间的站房解释,历史上这座车站是五开间格局,上世纪80年代老站房北侧的两开间被拆除,其余的部分留存至今。“修缮时,我们依据车站现存的状态,恢复了三开间格局。”

走进旧址内,从水泥地面,到门窗、砖墙,再到灯池、檐口线脚……一切宛若重返车站初建时。找回历史痕迹的过程,处处用心。侯兆年指着车站内的门窗说,两年前门窗是墨绿色的,工人修缮时一层层剥离现代装修留下的痕迹,发现了最底层的暗红色漆面,“经过考证,我们还原了红色门窗。”

分赴20家档案馆和文博单位搜集史料

如今,清华园车站专题展览210平方米的空间内,“步伐坚定的赶考之路:中共中央赴北平”“坚持党的领导: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两个部分、3个单元,按照历史脉络顺序展开。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带领观众重温红色往事。香山革命纪念馆馆长徐中煜说:“很多史料都是新发现的,非常珍贵,让历史更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装入一个约210平方米的旧址里,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找寻更多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细节,从2022年开始,香山革命纪念馆成立展览筹备小组,分赴中央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中国铁道博物馆、平津战役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等全国近20家档案馆、文博单位,收集文物和史料。

一字一物,带着历史的余温,成为展厅里的亮点。

展板上有一段摘自《罗荣桓年谱》的文字,记录了中共中央迁往北平前做的一系列严密部署:(1949年)3月中旬,指示后勤部做好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迁入北平的准备工作,要求选好司机,保养好车辆,勘察沿途路况,保证不出任何事故;3月20日,派保卫部长、参谋处副处长率领汽车团去西柏坡迎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迁入北平;3月21日,在北京饭店召集从涿县到北平沿途驻军第42军、第41军首长布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机关进入北平的警卫任务,传达中央规定……

展柜里,配合展示“北平市公安局关于全市部队驻地及警戒哨位统计表”“北平市纠察总队兵力驻地分布标示图”等文物。香山革命纪念馆副馆长都斌解读:“透过这些文献史料,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进京‘赶考’这段光辉历史的背景。”

寻迹红色脉络,文物工作者们走乡串镇,按照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赴平车队的行程,到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行唐县、曲阳县等地寻找亲历者,挖掘“进京赶考之路”上发生的动人往事。

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淑闾村,村民葛贵多回忆:“在淑闾村的一个晚上,毛泽东几乎没有睡觉。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谈;后半夜伏在用门板支起的床上,点着一盏油灯,工作到天亮。”这段策展人员采访到的口述史也被收录在展板上。

复原“老物件”为车站添看点

修缮后的清华园车站旧址里,复原了不少“老物件”,为展览新添看点。

车站里,“售票厅”是特意复原的。“拆除违建后,我们在原有的售票厅里发现了老售票台,就藏在墙里,窗口的玻璃都还在。”侯兆年说,观众可以通过这个特意保留的惊喜,体验“购票打卡”互动展项。

旧址外的空地上,铺设了一段枕木和钢轨,旁边立着一块里程碑。车站北墙壁上,通过对比参考京张铁路修建时遗留下的图纸资料,数字还原了清华园车站五开间的完整模样。都斌说:“根据中国铁道博物馆专家提供的材料,我们特意复原了钢轨、枕木和里程碑。希望观众透过这些展品,重温中国铁路艰难起步的历史时刻,追寻进京‘赶考’的红色足迹,感受中国人的智慧与自强。”

“进京赶考”为何首抵这座小车站

“叶剑英、李克农发给中央关于中央到平沿途交通、警戒布置的电报”展出。

“进京赶考”为何首抵这座小车站

车站旧址外,复原了钢轨、枕木和里程碑。

文物故事

一封“行程”电报

解释“进京赶考”为何首抵这座小车站

展厅里有一封规划周密的“行程单”,事无巨细。这是1949年3月12日,叶剑英、李克农给中共中央发了一份关于中央到平沿途交通、警戒布置的电报,包括线路规划、人员配置、火车车次及进站安排等。

细读电报文字可以看到具体安排:从涿州到清华园,共12个站,60余公里,两小时即可到达,现每站派负责人员两名,一守电话,一盯道义,并监督车辆通过。

这次“赶考”,一共编3辆列车,每列车8个车皮,30丢(辆)摩托车巡道。其中第一列车开西直门车站下车,然后用卡车将他们直送香山。第二列车开清华园车站并注明极少数欢迎人员即在该站迎接,然后换乘汽车开西郊飞机场阅兵,并与工、农、青、妇及民主人士、学生等见面。第三列车则开到前门外东车站,后乘汽车巡城一周,一面可以转移目标,一面请初到北平的高级干部视察了解北平的相关情况。

电报中还解释,虽然清华园车站甚小,但适合于警戒,而西直门车站则很复杂,且来往车辆过多。讲解员说,这些安排及注意事项,充分体现了叶剑英、李克农等为确保党中央迁平的绝对安全付出的巨大心血与汗水,反映了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香山的生动历史。

一本“警示”论述

如今仍有重要教育作用

展览还设立了“进京赶考之路”报纸书籍体验区,展柜里陈列着一本郭沫若创作的史学论述——1945年上海野草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甲申三百年祭》。书的左下方有副标题:明末亡国史实。

这篇史学论述最初在1944年3月19日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连载4天,主要讲述了明朝灭亡的经过以及原因,供后人借鉴。1944年3月,进入抗日战争的后期,胜利的大势已趋明朗。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后,在延安的毛泽东赞赏此文说:“全党同志对于我党的几次骄傲引发的错误,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以为鉴,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期间就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致函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什么缺点错误,希望随时示知。毛泽东与郭沫若的这次笔谈,被称为“甲申对”。

在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之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讲解员说,进京“赶考”是毛泽东同志对建立新中国的期许,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更体现了勇于进取、居安思危的执政本心。“时至今日,《甲申三百年祭》这本书,对我们仍然有重要的警示与教育作用。”配合互动展项,观众还可以“翻阅”《甲申三百年祭》全书。

本报记者李祺瑶

本报记者王海欣摄

观展·提示

●地点:海淀区成府路路口西南小巷

●展期:常设

●票价:免费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