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读书声更佳——冷冰老师为九江七中第六届“日新读书节”撰文

2024-03-27 20:43:00 - 九江视听网

才有读书声更佳——冷冰老师为九江七中第六届“日新读书节”撰文

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是孩子的读书声。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没有了干扰和应酬,门一关,天地是自己的,悬梁、刺骨、映雪、囊萤、以及凿壁借光都不需要了,只要有一盏台灯,柔和的光,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在一个冬天,下了一天的雪,到了傍晚,雪深过了膝盖,在外面上班的明代画家文征明踏着深雪回到家中,门里也有一盏柔和的灯,他在门外跺了跺脚,抖落了一身的雪花,此刻他听到了儿子清亮的读书声,抑扬顿挫,清澈圆润,让人的心情宁静恬淡,从耳边一直甜到他的心底。于是一首诗跳上了他的心头,他写道:“公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人家不必论贫富,才有读书声便佳。”

据说,这声音是世上最悦耳的音律之一。国学大师林语堂说国人习惯由子弟朗读,父亲躺在长椅听他们读书的声音,苏轼的父亲苏洵在科考失败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躺在长椅上静听两个儿子最脆圆悦耳的童音。苏轼本人也经常躺在椅子上听儿子朗读,后来听说他的老师欧阳修也是如此地喜欢。

宋朝人倪思在《经组堂杂志》中曾说过:松声、涧声、山禽声、野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皆声之至消者也,而读书声为最。看来,在倪思的心中,读书声是胜过天籁的了。“才有读书声便佳”,如果只论声音之美,不能说明问题。好的课堂并不一定要具体去教一个人、上一课书,更大的影响莫过于“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是古人的真知灼见。好文章一定要诵读。上海作家叶开说:“中国传统的国文教育注重修辞和交流,以此形成个人道德观和社会人生观;而现在的语文教育则跟外语教育一样,光注重语法。语文课不仅违背了语言规律,而且“极其乏味,肢解了整个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考”;在肢解了语文的同时,也让孩子变得分裂。孩子就是一个易碎品,语文课把他们弄得遍体鳞伤,然后家长回家再把这些碎片,一片一片给粘起来。”粘合碎片最好的方式就是交流,交流是什么?交流可以探讨,也可以是诵读,是大胆地说出来,说出来的才是情感,才是语言。

论读书,我小时候读书有三种方法:念书、看书、听书。

先谈听书。我小时候特别迷恋听评书。八十年代初,娱乐生活极度匮乏,收音机几乎是人们家中唯一的娱乐和享受,也是唯一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小说评书连播更是我最喜爱的节目。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到一点,晚上六点半到七点,那是评书连播的特定播出时间,一到点我就守在收音机旁,敛声静气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评书中的一个字。像什么田连元的《隋唐演义》,袁阔成的《水浒传》,单田芳的《三国演义》等等,时光虽然已过去了近三十年,但单田芳那洪亮独特的嗓音,那幽默流畅的语言,那生动雄浑的气势,依然能够清晰地回荡在我的耳边。现代社会,媒体手段丰富了,但听书还是必须的,听读背三者结合,语感就慢慢出来了,对于语文学习者来说,语感太重要了。

我故乡人把读书叫做念书,就是用口念出声来,皆须照课文口念,且须逐课背诵,背诵不出,就得受罚,轻的挨批评,重则吃教鞭。被老师用红木戒尺打手心,当然是不好的教育方法。我小学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地道的乡村教师,一口乡音,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但念起书来跟唱歌一样,非常好听,我们就跟他念,念会了很多文章,至于普通话,以后就跟着《新闻联播》就慢慢改好了。念书入心强记,从幼小就养成习惯,倒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我已知天命,七八岁时读过的小学课文,至今犹能背诵无误;十几岁时读过的《岳阳楼记》至今能滚瓜烂熟。随着年龄的增长,就用眼睛看了,这叫目读,看得快的叫一目十行。我在少年时期看书,喜欢在字里行间加上圈圈点点杠杠,或者用一个小本子摘录下其中的警词妙语。

我上面说的都是习惯,旧时有旧时的习惯,现在有现在的习惯,但诵读始终是不可废的。

一本书,它有最美的诗行,有最悠远的吟唱,有古人的情怀,心底的声音,闲读梧桐漫听雨,走过四季不褪色。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过,虽然做中国人很辛苦,但是有几个因素使得他愿意下辈子还做中国人,其中一个就是唐诗。比如有潇洒如大鹏般的李白、善良至美如鸿雁般的杜甫、清新多才内心高贵的王维、以通俗人性化著称的白居易、感悟历史情怀的刘禹锡、只愿意欣赏自己内心的李商隐。这本读本虽然篇幅有限,有很多好作品也没选入,但它是一双温情的眼睛,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看历史,看人生,看心灵的窗口,《吟诵经典》读本创造了一种珍贵的伟大:那就是,它为生命投注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美好,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真正的大事。与这件大事相关的另一件大事是,经典汇成了璀璨的星空,孩子们,永远记住下面这句话:“仰望星空,脚踏大地。”我们将来的一生,也许全靠这些经典阅读来升华和化解。

(来源:九江七中)

编辑:吴  晨

责编:刘新乐

审核:熊焕唐

原标题:才有读书声更佳——冷冰老师为九江七中第六届“日新读书节”撰文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