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云:传统文化融入软陶 手艺人变身传播者
憨态可掬的晋虎、服饰造型的书签、神情呆萌的葫芦娃娃、花色多样的项链手链……走进尖草坪区乾泽园社区的福娃娃软陶艺术工作室,仿佛踏入一个栩栩如生的国风世界,五彩缤纷的软陶经过构思、创作、烤制,变成一件件中国民俗韵味浓厚的艺术作品。
本期晋人匠心走进工艺美术师、晋阳工匠、太原市张氏彩泥塑艺术非遗传承人、福娃娃软陶艺术工作室创始人张艳云,近距离感受软陶彩泥塑技艺的魅力。
A“半路出家”沉浸软陶创作
受到爷爷用泥巴捏动物、神话人物等造型的熏陶,用手捏出万千世界的想法在张艳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萌生。但她与软陶真正产生链接,还要从一次偶然说起。
2002年,张艳云还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出于对中国民俗的浓厚兴趣,她经常下班后去逛书店,翻看相关书籍。偶然的一次翻阅,她看到一本名为《软陶DIY》的书。从此,张艳云的生活便与五彩斑斓的软陶变得不可分割。“当时简直被软陶这种材质迷到了!当时就想,我要是有这种材料,应该能做出更好的东西,”张艳云从书中了解到,软陶可以弥补泥塑、面塑等的材料缺陷,可塑性、柔韧性、延展性更强,可反复使用,烧制成型后还不怕水、不褪色、不怕摔。回家后,张艳云便购买软陶材料,自己琢磨技艺,“每天的空闲时间都全部放到捏软陶上。”
起初,张艳云凭感觉尝试捏人物形象,但总缺乏生气,差点意思。直到2002年9月,在太原迎泽公园举行的中国·太原国际面食节上,一位捏老寿星面人的非遗传承人启发了张艳云。“经过那位传承人的手,一个巴掌大的老寿星便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神态、穿着都是那么生动。太神奇、太震撼!”那天,张艳云在这位传承人的摊位守了整整一天。回到家,回想着传承人的手法,她迫不及待地取出软陶材料,也开始捏起老寿星,后来,老寿星形象的软陶作品成为张艳云心里认可的第一个人物类软陶作品。之后,张艳云打开了软陶人物创作的灵感开关,开始了一系列人物类软陶的创作,代表性的民俗娃娃等作品出炉,真正实现了软陶人物创作的突破。
机遇,似乎总是垂青热爱的人。之后,她抓住参加各种手工艺展销、参赛的机会,观人观己,不断更新创作手法,拓宽创作品类,手法也变得出神入化,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购买。2007年,张艳云成立起福娃娃软陶艺术工作室,一门心思沉浸在软陶的世界里。
B融入传统民俗秀出中国风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张艳云的作品,“俗而不俗”最合适不过。她的作品形象多源于中国民俗元素,从传统的民间形象到吉祥符号,配色也多选择大红、大绿、明黄、青花蓝等传统色调,用色鲜艳、丰富、大胆,但是成品却一点儿都不与俗气沾边,把地道的“中国风”拿捏得精当入理。
因为喜欢并钻研中国民俗文化,张艳云的很多软陶作品都融入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元素。在福娃娃软陶艺术工作室里,憨态可掬的晋虎、精美的旗袍书签、活泼可爱的放牛郎、圆润饱满的兔儿爷等各种中国文化元素的软陶作品随处可见。
“晋虎”系列是张艳云的代表作之一,她根据山西布老虎的形象,结合寓意吉祥的民俗元素,创新性地用软陶创作出“晋虎”系列,岁岁平安虎、连年有鱼虎、五福临门虎、龙凤呈祥虎等各有特色,极具个人风格。拿“岁岁平安虎”来说,张艳云在老虎的尾巴和身体部位增加谷穗造型的装饰,取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每一只“岁岁平安虎”上要用到数百颗饱满的“谷粒”,每一颗“谷粒”都是张艳云一点一点搓出来的,“每颗都赛似小米那么小,很费时间,但是这样呈现出来更加真实、立体。”
看过张艳云“晋十二小宝”相框系列软陶作品的,都会为这组作品的巧思所赞叹。作品中,不仅将“晋”字创新设计,变形为一座拥有浓厚山西建筑特色的门楼,还将12个传统形象的中国娃娃、12种不同配色的中国传统过年服、十二生肖帽,以及吃糖葫芦、放鞭炮、挂灯笼、烤旺火等民俗活动相结合,构思巧妙。张艳云透露,每个娃娃的动作构思是最伤脑筋的,“当时构思的是,小娃娃的动作既要体现帽子上生肖的性格特点,例如,戴生肖猪帽子的小娃娃就让他趴着;戴生肖猴帽子的小娃娃就让他爬高;还要呈现出相应民俗活动的生动,反复琢磨、调整,前后做了四套才最终定型。”张艳云解释道,还有这个“晋”字门楼,除了整个字形象化处理外,还把“晋”字的两点巧妙设计成门楼上的灯笼,这样就很容易让人想起山西乔家大院等高墙大院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地域特色,而且,整个字以灰色为主色调,增添了山西历史底蕴的厚重感。
C从非遗手艺人变身文化传播者
如今,张艳云已经与软陶彩泥塑技艺相伴走过了二十多年。在对这份技艺的守护与创新之间日渐凸显的现实是,作为非遗传承人,张艳云软陶彩泥塑技艺的传承路径在拓宽,软陶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影响半径在扩大,她也从最初的手艺人、守艺人变成受益人、传播者。
从简单的软陶到精美的艺术品,制作软陶的每一步都马虎不得。看似简单的揉捏、烤制过程,其实非常考验耐力,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的手法,就算一个花条,都需要反复地包裹、切割、拼接、拉伸、再切割、再拼接,烤制阶段也要随时盯着烤箱调整温度。二十多年过去,张艳云仍旧日复一日地保持着做好每件作品的初心,琢磨着手法、技艺,打磨着大大小小的作品,每天除外出授课和展销外,基本上都在工作室进行软陶产品研发。
如今,每次工艺品类型的展销活动上,张艳云的软陶作品都是“香饽饽”。“几小时工夫,几十个‘晋虎’就出手啦,非常畅销。”张艳云称,现在除线下展销外,她还与一些直播间合作,推出了一些便于携带和邮寄的爆款软陶产品,打开了销售的新渠道。
不仅如此,张艳云的作品多次走出国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她的作品多次被政府部门当作出访国外的特色礼品,也经常有在外留学生选购,如今,其作品已远销台湾、美国、深圳、瑞典等地,至少三分之一的产品被带到国外。通过张艳云的软陶作品,软陶彩泥塑技艺被更多的人了解,作品当中赋予的山西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也越走越远。
“传统技艺的生命力在于传承。”现在,张艳云还经常走进学校、社区,为学生和市民传授软陶制作的方法和技巧。目前,张艳云担任着新建路小学新西小学、太师三附小等多所学校软陶选修课的老师,她希望软陶彩泥塑技艺能在更多人身上生根发芽,传承下去。
山西晚报记者赵丽娜张彩云实习生孙雪张宏伟
(责编:马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