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回应每经记者:推进高质量就业要寻求雇主、雇员和政府各方满意度的最大公约数

2023-04-27 18:15:09 -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旭    

4月26日,澎湃新闻与腾讯公司联合主办数字原野年度论坛暨首届数字原野奖颁奖典礼。

本次论坛以“新起点·新动向·新未来”为主题,邀请了中国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与数字原野研究计划青年学者,共同分享、探讨因数字而变的就业转型以及高质量、可持续就业的实现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在保持稳就业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有针对性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随着数字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我国就业呈现出新的态势。平台经济逐渐发挥着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价值愈加明显。

当前如何破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在论坛现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要有一些缓解矛盾的过渡性措施;从中长期来看,要加快使人才培养、相关的科学设置等能够适应现实的情况,形成对社会需求的有效供给。

贾康回应每经记者:推进高质量就业要寻求雇主、雇员和政府各方满意度的最大公约数

贾康进一步举例称,当前市场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很大,而培养一位全科医生至少需要3-4年,是一个相对慢的变量。一旦认识到这个事情,就要加快部署,调整学科设置以及人才教育的结构安排。对此可以增加一些过渡性的培训,因为医学的基础知识毕竟不是完全隔离的状态,要强化培训,让内科的医生也学习外科的知识,通过过渡性的措施来缓解人才不对位的问题。

贾康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在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新增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成为稳就业、惠民生、保市场主体的重要支持力量。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中国要由充分就业向高质量就业转变。

什么是高质量就业?贾康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经济发展拓宽了人们的就业渠道,灵活就业的群体逐步扩大,求职变成了双向选择。

“我认为高质量就业涉及的主体至少有三方。”贾康进一步表示,雇员、雇主和各级政府各自有自己特定的关注点,在社会体系当中要把各方寻求的满意度结合在一起,取得一个最大公约数,能够实现三方满意度的最大公约数,就是高质量就业的体现。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论坛上表示,在新的发展趋势下,灵活就业的社会认知和城市治理理念亟需更新。由平台提供的灵活性就业机会可以起到化解其他职业不稳定性的避风港作用,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走出困境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既是“就业蓄水池”,也是“就业加油站”。

陆铭认为,灵活就业与不稳定之间不能简单划上等号,亦不可与单个的具体职业挂钩。在如今就业环境变化与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就业的灵活性与就业的流动性是必然的,并且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可持续。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怀水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