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出特种蚕丝、新品种杨树 他们还要建设长江上游鱼类活体库
5月2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二期正式运行暨科技成果发布会举行,在首期遴选的家蚕、杨树、青蒿三个团队已攻克一批创制育种关键技术、部分成果进入转化阶段的基础上,聚焦长江上游重要特色的物种油菜、马铃薯、柑橘、茶树、罗非鱼、淡水鱼类等二期6个物种团队正式入驻运行。
种质创制就是基因组育种。传统育种是从自然界搜寻与目标性状相符的材料进行杂交选育,但由于遗传不稳定,有可能组合出的材料不能达到效果。而种质创新,只要对物种基因组研究得足够透彻,就可以根据想要的性状,对关键基因进行改变,不仅可以往里面添加基因,还可以拿掉基因,可以说是突破了传统育种的“天花板”。
目标是建成长江上游鱼类活体库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成长江上游鱼类活体库,培育上百种鱼类。”西南大学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二期入驻团队代表、水产种质资源库团队负责人王志坚教授介绍,培育出来的鱼类,将会根据长江水生态保护的需要,通过增值放流等方式回归长江。
王志坚介绍,目前,团队正在攻克育种困难的问题。通过人工干预调整控制鱼类繁殖周期,让鱼从一年产一次卵,变成“人工可调控”产卵,可以让后续的种制创新实验、育种和繁殖变得更加容易。
王志坚举例,比如说钓鱼人熟知的岩原鲤和翘口两种鱼,正常环境下,两种鱼类一年才能繁殖一次,成长周期缓慢,不论是想要做实验还是做育种繁殖,都需要漫长的周期。如果可以人工调控繁殖周期,达成“每天都有鱼产卵”,则可以大大帮助育种的研究。进一步则可以通过种制创新对这两种鱼做出改善,比如繁殖周期更短、肉质更好、鱼刺更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多等,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产量低的鱼类价格。
“团队将通过对鱼类基因的种制创新,把更加优质的品种奉献给大家,走上百姓餐桌。”王志坚介绍,团队也将攻克观赏性鱼类的种质创制,做出更加具有观赏性,更加漂亮的观赏鱼品种。
特种蚕丝、新品种杨树和青蒿
据科研成果发布会上的介绍,家蚕种质创制工程运行以来,已成功构建了多组学大数据分析平台、家蚕规模化种质创制平台、现代化人工饲料养蚕工厂,并顺利启动了家蚕的规模化种质创制。
目前,已构建了1000余份家蚕重要种质资源,主要涉及:家蚕驯化、丝蛋白合成、变态发育、激素调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医疗大健康蚕丝生物材料以及特种蚕丝纤维等创新应用。团队培育出的特种蚕丝纤维,其强度提升76%,刚度提升157%,纤维强伸度指标远超国标5A级生丝标准,未来在国防军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团队已获批立项“长江上游特色濒危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与创新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项目总预算3368万元,并在《自然通讯》《生物技术趋势》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申请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多项医疗大健康领域的蚕丝生物材料创新成果已进入实质性转化阶段。
在杨树种质创制方面,在素材创制、专利申请、人才引进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已创制近500份种质素材,近15种造纸、建筑用材及观赏杨树新品种已进入中间试验阶段。
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一种由我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的特效抗疟药,为世界抗击疟疾作出了重要贡献。青蒿成为首批入驻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的物种之一。青蒿种质创制工程运行以来,成功揭示脱落酸调控青蒿素生物合成和抗旱的分子机制,创制青蒿新种质255个,培育青蒿素高产且抗旱青蒿新品种2个并推广种植2.5万亩。
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介绍,作为聚焦生物育种战略、服务国家种业振兴的重要育种创新平台,2021年1月,由西南大学牵头建设的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揭牌成立。种质创制一期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运行,首期遴选的家蚕、杨树、青蒿三个团队入驻运行。
上游新闻记者宋剑
编辑:邓晞
责编:石亨
审核:张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