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合规翻新轮胎!你用的轮胎安全吗?

2024-05-27 13:11:38 - 民生周刊

我国是轮胎的产销大国,2023年,全国汽车轮胎总产量7.86亿条,同比增长17.8%。作为汽车价值链重要一环,轮胎举足轻重。汽车轮胎的更替需求更是催生出庞大的替换市场。

在新轮胎不断投入市场的同时,每年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旧轮胎。目前,我国轮胎翻新产业一线的现状如何?

小作坊里流出不合规、不达标的翻新轮胎,给车辆行驶带来安全风险

按照《轮胎翻新工艺》国家标准,在轮胎翻新前的选胎环节,需要一系列设备,对要翻新的轮胎进行检测、评估。

但在一个普通的轮胎翻新小作坊内,其负责人表示,目前完全仅凭行业经验来判定轮胎还能不能选用。

这位负责人表示,小作坊做轮胎翻新,硫化罐、打磨机和用来压实胎面胶的压面机是必备的,算下来十五万元左右,三五个人,就办起了轮胎翻新作坊,生产成本比正规的轮胎翻新厂家要低很多。

据了解,小作坊在轮胎翻新过程中,有两种常用手法,一种是全包的翻新方法,被叫做“活络模”,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叫做“双胞胎”式翻新。二者都存在安全隐患。

小作坊负责人表示:“正常的新轮胎,残次品在1%至2%,翻新的残次品更高。”

据了解,正规厂家在出售翻新轮胎时,一般都会向买家出具轮胎出厂检验报告。轮胎上会标明生产厂家、合格标识码,并建立可追溯的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档案,确保翻新轮胎的出厂质量和售后服务。此外,根据国家标准,翻新轮胎应该有“翻新”字样,还需标明翻新次数、翻新批号。

但小作坊没有基本的质检设备,翻新轮胎上也并没有这些标志,从小作坊里流出的不合规、不达标的翻新轮胎,给车辆行驶带来安全风险。

汽车越来越多,正规轮胎翻新的数量却在逐年下降

从事轮胎翻新的正规企业翻新工序很复杂,第一道工序“人工检测”就分为七步法,符合标准的才会进入下一道工序。

人工检测:根据国家轮胎翻新技术标准,初步挑选出有翻新价值的轮胎,把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淘汰掉;

机器检测:设备检查出肉眼发现不了的胎冠里面细微的钉洞;

探伤检查:用X光机进行胎体检查。

只有检查出旧轮胎里的所有损伤,才能判断哪些轮胎可以翻新,确保在后续的翻新环节中所有的损伤都能得到修复。一旦漏掉隐蔽的损伤,就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一系列的检查过后,便是打磨工序。打磨过后,再用机器压上中垫胶,把胶皮加热挤压到打磨后的轮胎胎面上,然后开始铺胎面胶,就是把新的胎面紧紧地压到轮胎上。最后送入硫化罐进行硫化。

但是,目前多家正规轮胎翻新企业面临着业务太少、生产线“吃不饱”的问题。

郑州某汽车轮胎企业副总经理韩庆福表示:“2023年翻新的有一万多条,相当于80%的生产能力在闲置。”

郑州某汽车轮胎企业董事长张秀丽表示:“到了冰点的状态,目前为止都是处在没有可翻新的胎体这种状态,所以说现在生产量一直在下降。”

中国轮胎循环经济利用协会会长李卫东表示,我国汽车产业这几年在稳步增长,轮胎的数量越来越多,废旧轮胎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据不完全统计,轮胎翻新的数量却在逐年下降。

国家支持轮胎翻新产业

废旧轮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胶,轮胎翻新是国际公认的轮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首选方式。

事实上,2009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条,就明确规定: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

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2019年接连发文,特别强调把包括废旧轮胎在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纳入城市规划。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轮胎回收翻新行业进行指导规范。

此外,《工程机械翻新轮胎》《载重汽车翻新轮胎》的国家标准也已经正式实施。

李卫东表示:“橡胶本身是战略资源,进行翻新是对这种战略资源最好的节约。”

需要确定相应标准,确保新轮胎在经过使用后具备翻新条件

正规翻新轮胎既然既经济又环保,政策也鼓励,但为什么轮胎翻新行业的产值却在逐年下降呢?

李卫东介绍:“很多新胎就不具备翻新性,就是一次性使用。在制造的时候就没有翻新性能,对于翻新胎的供给来说就很少了。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一些小作坊,确实是做了一些不太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翻新胎,可能有一些负面影响。”

今年以来,不少新轮胎生产企业销量增幅远大于营收增幅。也就是说,大多数国产轮胎还没有走出“靠低价续命”的生存环境。新轮胎的价格越来越低,对翻新轮胎的生存空间也造成了挤压。除此之外,翻新轮胎自身成本一直受制于人,生产设备和主要原材料胎面胶和中垫胶等大多要依靠进口。

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推进轮胎翻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除了必须打击小作坊,规范轮胎翻新市场,还需要确定相应的标准,确保投入市面上的新轮胎,在经过使用后具备翻新条件。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