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应有热的心、冷的头脑
“衡量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最重要标志是能够提供新知识和新思想,并在其影响之下创造新的文化。”
6月26日,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以视频的方式在“2021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发表演讲。
王博认为,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思想家总是依靠着他们对于人和世界的新的理解,确立自己的地位。当代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如果要确立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就必须提供这个时代所需要,甚至引领这个时代的新知识、新思想,并创造新的文化。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他总结了五大关键要素:积累,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知识、获取养分的过程;视野,包括专业视野、跨学科视野和跨文明视野;通变,感受到世界的变化,并通晓其意义和趋势;关怀,即对人类命运和世界的关心;使命感,是一种伟大而持久的力量,基于使命感而来的自觉承担,学术就有了方向。
令王博印象深刻的是,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晚年出版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一个能打动人心的问题,读者也能够感受到他作为一个学者的关怀。学术追求决定了学人们必须关心这个世界。”
王博认为,对于一个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来说,关怀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卓越学术成果产生的前提。人文社会科学的追求,始终是成就一个更好的生命,塑造一个更好的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应该有一颗热的心、冷的头脑。有热的心,才会有了解人类和世界的动力,有冷的头脑才会提炼出时代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谈及使命感,王博进一步分析,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也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学术的使命感也就来源于此。中国的发展需要理论来解释,中国的问题需要思想来澄清,中国和世界的关系需要一个整体性和战略性的设计。与此同时,就学者个人而言,如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追求,就成为使命感的另一种来源。
在扎根中国和面向未来之下,人文社会科学如何诞生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王博提出了六大观点。
“安静宽松的学术环境很重要。”他强调,在学术评价中,不同性质的工作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知识和思想无法被定量评价,否则将抹杀创新的价值,“破五唯”是一种进步,减少评价频率、探索长周期评价也很关键。真正有意义的评价,应当看学术成果是否产生了新知识和新思想,是否会被记录在学术史上。频繁的评价,往往让学者变得浮躁,顾得了当下,失去了长远;失去了长远,也就失去了未来。
“基础学科的地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他说,一段时间之内,应用学科成为显学,基础学科被边缘化。其实,离开了基础学科的应用学科很难走远,应该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协调发展。譬如文史哲,通常被认为是无用之学,有用没用,完全取决于眼光,有了根本的和长远的眼光,就知道无用之大用。创新不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础打得不牢。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注重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给出的信号很明显,也恰逢其时。
“知识融合和学科交叉是大趋势。”王博认为,文科内部的交叉、人文和社科的交叉、文科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会提出很多新的问题,发展出新的方法。他引用韩启德先生的比喻,科学技术像一辆快速行驶的列车,人文学应该是刹车系统,要想刹车,人文学者必须在车上。“这个比喻很好地表现了人文和科技的互相需要和合作,缺乏人文关怀的科学工作,也许会把人类带上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同样缺少科学知识的人文研究,也很容易脱离这个变化的时代。”
“扎根中国,了解世界。”他表示,当今的世界已经紧密相连,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要想理解中国就必须深入了解世界,在了解中华文明特殊性的同时,也必须在人类文化中寻找共通之处,这是人类共同体的根基。
“要有面向未来的自觉。”他举例说明,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迈克斯·泰格马克的《生命3.0》等都有宏大的眼光,有历史感和面向未来的自觉。“真正的历史感都是通向未来的,作为一个特殊的生物,人既有历史定义,也由未来定义,对于未来的想象会塑造我们自身,并影响当下的选择和对历史的新的理解。”
“学人最重要。”王博说,得人才者得天下。有时候,有一个代表性的学者,一个专业和学科就能够达到相当的高度。所以遇到好的学者一定要珍惜,要关爱,要敬重,要包容。政策的制定,应该尊重教育和学术规律,有利于学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