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行笔下笔行云”

2022-06-27 16:58:53 - 北京晚报

李公绥

几年前,我为某景区临海的文化广场写了一副对联:“雾隐云帆云隐雾;风凌海日海凌风。”上联说云雾弥漫,不见行船;下联说海风吹过,红日当空。这副对联的内容没什么奇特的,无非是信手撷取了一些眼前的景色,但为了增加文化味道,我特意采用了回文的格式,正着读反着读都一样。

回文这种修辞方法源起何时,众说纷纭。常见的有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馀制。”道原是谁?他写了什么?刘勰没有拿出例证。还有一说是源于前秦窦滔的妻子苏若兰,她曾织锦作回文诗,《晋书》记载“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真是太可惜了,这位有名有姓的才女到底写了什么,历史典籍中居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倒是唐代的《艺文类聚》中收录了六首南朝时的回文诗,其中一首顺读时景观由远到近、由静到动,诗曰:“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馀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时则由动到静、由近到远:“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一二句和三四句各为对偶,构思精巧,通过视野的变化表现作者的雅兴,妙不可言。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回文作品或出现在汉末前后,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期间,此后历代文人都有相关的创作,如唐代的皮日休、陆龟蒙,南宋的苏轼,元代的杨维桢,明代的王世贞和清代的姚燮等。

回文楹联应该是由回文诗衍化而出的,同样讲究文字排列,结构缠绵、流畅、自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我国的一些名山大川或名胜古迹较为常见。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等。我第一次写回文联是在四川,纵意挥洒时偶然抬望眼,见一轮山月出现在云海间,不由得写道:“月映心头心映月;云行笔下笔行云。”我想,这大概是每一个夜半伏案笔耕的人都见过的画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