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加速珠江口东西两地实现“四项协同”

2024-06-27 06:57:21 -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熊子恒

历经7年的建设,深中通道将于本月底正式开通运营,这项全长24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把深圳至中山的车程缩短至半个小时。深中通道在串联整个大湾区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

郭万达表示,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不仅仅为珠江口东西两地的交通通勤带来了方便,还推动了深圳与“珠中江”两个都市圈的破圈,形成更为紧密的交集交汇。深圳经济增长强劲、创新动能澎湃,可以此为契机发挥城市在大湾区中的核心引擎作用,主动实现与珠江口西部城市的联动发展。

珠江口两地的经济发展存在“东强西弱”的特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对此,郭万达表示,实现协同发展目标的前提是交通协同,除了深中通道这一汽车通道,珠江口东西两地还规划了城市间直达的轨道交通,大幅度缩短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人员的便利流动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都市圈的先决条件。

“交通协同之后就是产业协同,实现‘四链融合’,产业链的协作十分重要。深圳在创新与基础研究上具备优势,但创新成果的最终落地需要产业链上中下游提供配套。中山不止有照明、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其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很不错,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促进深圳与中山两地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发展上,两座城市也可以实现联动。”郭万达说。

他还表示,市场协同与营商环境协同同样重要。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覆盖约8600万人口,2023年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4万亿元。深中通道贯通势必加快资本、人口、物资的流动效率,从而加速形成大湾区统一大市场。营商环境协同则是重要的“软联通”因素,市场准入和公共服务也要以此为契机加速实现一体化。

“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都是创新,原创性技术创新需要产业配套相互支持。”郭万达表示,他认为,深圳可以以深中通道为契机加速科技与产业融合,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级和水平。交通设施的完善将延长深圳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对于企业家来说,能够配置的数据、人才、资本等资源更多,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大,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多。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