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农村学校点亮童年好时光

2024-06-27 06:35:52 -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小而美”的农村学校点亮童年好时光

“小而美”的农村学校点亮童年好时光

“小而美”的农村学校点亮童年好时光

在秀洲,有一些分布在偏远农村或集镇的学校,校园面积不大,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数量加起来也不过数百人。但有的学校开齐开足5种棋类课程,有的学校坚持20多年教导学生写一笔好字,还有的学校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融入接地气的劳动课……一所所“小而美”的学校各美其美,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拔节生长、活色生香。

■记者沈洁通讯员蒋晨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师练就“十八般武艺”

一支素质过硬、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实施特色课程的关键和底气。秀洲区的每一所农村学校的老师都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他们几乎个个都是精通多项才能的全科型选手。

虹阳小学数学教师徐云龙带出了一个航空航天模型团队,洛东小学语文教师杨培坤把学校的“萌耕园”布置得生机盎然,油车港镇中心小学美术教师傅春精通信息技术……无数守正创新的农村学校守望者,在日复一日的耕耘里打造出了“一校一品”。

走进位于王江泾镇双桥村的逸夫小学,只见学校广场上摆放着“扩大版”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棋盘,教学楼上镌刻着“棋乐无穷”4个大字,还有中国象棋名家胡荣华、围棋大师聂卫平等人的事迹简介,显然这是一所棋类特色学校。

作为秀洲区闻川小学下属的一所农村完小,逸夫小学始建于1913年,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这所百年老校现有12个班级、26名教师和476名学生。

“我们开设的棋类拓展课程有5种,包括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围棋和五子棋。”校长莫连荣自豪地说,“像这样5种棋类课程开齐开足的学校,在全市也屈指可数。”

为何选择棋类作为特色课程?莫连荣坦言,因为学校所在地恰好是王江泾镇双桥遗址,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能动土扩建。因此,这所“迷你”学校把不太占空间的棋类运动作为拓展课程向全校师生推广。

逸夫小学同样拥有练就“十八般武艺”的全科型选手。学校没有外聘棋类名师,而是请数学教师钱松担任“总教练”。这位教龄已有35年的老教师平时热衷于下棋,5种棋都擅长,从零开始辅导师生。

在钱松老师的引领下,学校确定了“每一名学生都会下一种棋”的拓展课程目标。从一年级开始,每位学生都可以自选1到2种自己感兴趣的棋类课程,再从普及班中选拔优秀苗子参加提高班。

除了埋头下棋,还有更多有意思的项目。逸夫小学每年都会举办“棋文化节”,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演棋赛、写棋文、画棋图、讲棋事、争棋王等棋类主题相关活动。其中,演棋赛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棋类主题游戏。在学校广场的中国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分明,由学生扮演双方“棋子”,边头脑风暴边用自己的脚步演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去年没争到‘棋王’,新学年我要再加把劲!”五年级学生高良宇是提高班学员,他擅长五子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在2023学年的棋王争夺赛中惜败于六年级选手,他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

不过,在棋盘上争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高良宇告诉记者,下棋让他能静下心来,思维也更活跃,把这种专注运用到学习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孩子很厉害,跟他们下棋一不小心就输了。”90后语文教师仲忆宁笑道。受学校棋类文化的熏陶,她也跟着钱松老师学习围棋,在全区教职工运动会棋类比赛上拿到过一等奖。

美育浸润农村校园

因资源不足等客观原因,农村学校的美育课程实施通常不尽如人意。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一所藏在集镇里的“迷你”学校,油车港镇中心小学却以美育见长,接连获评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和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整个校园小巧精致,美育理念与校园文化和谐共融。操场、教学楼、走廊、教室,处处都用书法作为装饰,硬笔书法是油车港镇中心小学的一张特色名片,传递给历届学生的理念是“写一笔好字终生受益”。

每一位参观者都会被邀请走进硬笔书法展示厅,学校自1999年开始推行硬笔书法,部分年代久远的作品纸张虽然已经发黄,却仍能看清楚遒劲的笔力。“她现在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了,相信一手漂亮的字会让她受益良多。”副校长李刚指着一幅署名“倪佳”的硬笔书法作品向记者介绍,作品落款时间是2007年。

“我喜欢小楷,多秀气啊!”“啥时候我们也能写一手漂亮的草书呢?”望着墙上学长学姐们的作品,501班学生廖芷苒和黄樱珞小声讨论着,她俩都是书法尖子提升班学员,拿过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不少奖项。

25年来,学校先后有两位“王老师”引领学生钻研硬笔书法。年过花甲的“老王老师”名叫王永根,他是硬笔书法教学体系的创始人,虽然已退休,却仍在发挥余热,执教一年级书法课和书法尖子提升班。85后的“小王老师”王翡大学专业与书法毫不相干,却因为拥有这项特长在2007年被聘为专职书法教师。

“两位王老师的书法课我都喜欢,上课的感觉不一样。”廖芷苒表示,她在家也会每天坚持练习写50个字,学校和家长都没有提要求,纯属个人兴趣爱好。

“我们不仅培养学生写一手好字,也要求学生从小端正做人做事的态度。”李刚指着无处不在的校训“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对记者说。

令人感动的是,毕业于该校的乡贤许宗熙将毗邻油车港镇中心小学的祖屋“松筠堂”翻新后,无偿捐赠给母校使用。去年12月,“松筠堂”中小学书艺馆正式启用,今后将展陈更多师生书法作品,扩大影响力。

油车港镇中心小学以书法教育推动“五育并举”,除了编写不同学段的校本教材、开设基础课和提升班等书法专项拓展课,还通过学科间的多元融合,多角度、全方位传递美育浸润、“五育融合”的理念,例如在语文课堂学写古诗加深理解、在思政课堂鉴赏名家作品根植家国情怀、在音乐课堂唱起《书法口诀歌》,这些奇思妙想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精品课程百花齐放

如果要问秀洲区哪些学校的劳动课程最有趣,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一定榜上有名。

作为全区唯一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在10多年前就萌生了开荒种地的意向,并动手实施。

起初,学校德育处老师带领学生在各个角落见缝插“绿”种植果蔬,后来将一片堆满建材垃圾的荒地打造成果蔬园,命名为“小陶子实践园”,而“小陶子”意思就是陶行知先生的小弟子。前两年,学校又在操场南边选址动工打造新园,更名为“小陶子乐园”。

春生夏长,满目青翠。走进“小陶子乐园”,只见小番茄、玉米、豆角、黄瓜、丝瓜等时令果蔬长势旺盛,从三年级开始,每个班级都有各自的责任田。为丰富劳动实践课程,学校每年都会策划开播节、夏育节、丰收节、冬藏节。

“每年8月会有一批果蔬率先成熟,还在过暑假的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回学校采摘。”校长沈晓强介绍,采摘过程中,学生会用尺子、放大镜等工具仔细观察辣椒、葫芦、秋葵等,有些学生还会用绘画和写作的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尽情享受欢乐时光。

回家后,学生们纷纷化身小小烹饪家,在家长的指导下清洗、切菜、翻炒,亲手将采摘的新鲜果蔬做成一道道香喷喷的美味佳肴,也让丰收的美好深藏于心底。

“小陶子乐园”里不仅有果蔬,还有各色花卉。在“植物旅行”拓展课上,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种植花花草草,在乐园小池塘的花箱上栽种萱草和百合,在责任田栽种鸢尾花、凌霄花、紫花地丁、鹦鹉六出花。

一到三年级以课堂认知和观察自然为主,四到五年级承包自留地,六年级开设烘焙拓展课,作为全省100所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学校之一,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持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依据《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结合省编劳动课程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该校围绕劳动教育十大任务群,打造小陶子自治劳动、小陶子培德劳动、小陶子体验劳动等三大劳动课型板块,分别指向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及生产劳动这三种劳动教育类型,开创了农村学校“三课三环”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沈晓强表示,从“理念”到“行动”,从“生活”到“课本”,从“知识”到“实践”,从“田间地头”到“科技创造”,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涵养美好品格,让劳动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所需,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价值。

洛东小学的“洛东儿童画”课程,为秀洲农民画培养后备人才;桃园小学的“七彩童玩”课程,让学生体验滚铁环、抽陀螺、跳皮筋、抖空竹等传统游戏;虹阳小学的“航天航空模型”课程,科教融合、寓教于乐,为学生打开了科技新世界大门……在秀洲,“小而美”的农村学校还有很多,每所学校都培育至少一门精品特色课程,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用他们的智慧与心血,利用有限的空间“螺蛳壳里做道场”,为学生酝酿童年好时光,形成了区域特色课程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