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青共话”,揭开“人造太阳”迭代升级中“难忘的书页”

2024-06-27 08:53:30 - 四川日报网

转自:四川在线

“银青共话”,揭开“人造太阳”迭代升级中“难忘的书页”

四川在线记者文露敏

6月26日,提高聚变科技创新能力专题座谈会暨“银青共话‘核’创未来”主题活动在位于成都的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举行,一场特殊的对谈就此开启。

这一边,白发苍苍,从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首座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一号”到中国环流二号,都有他们挑灯夜战的身影。

另一头,后起之秀,屡屡创造新纪录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由他们接力“追光逐日”。

“银青共话”,揭开“人造太阳”迭代升级中那些“难忘的书页”。

他们,回忆往昔岁月

可控核聚变能源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一样,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也被称为“人造太阳”,由于难度太大,核聚变也被悲观者认为距离成功有“永远的50年”。

科技创新的历程,也是书写历史的历程。为实现“人造太阳”点亮“中国电灯”,数十年来,“人造太阳”不断迭代升级,一代代科研人员为此接续奋斗,写下一张张“难忘的书页”。

1965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前身——二机部585所迁建于乐山。

“我的孙辈们看到‘人造太阳’的新进展,都会骄傲地说,我的爷爷以前是在山沟沟里搞研究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前院长尚振魁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

在困难的生活条件下,从科学家到工人,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埋头苦干,勇于攀登。上世纪80年代,首座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一号”终于建成,成为我国核聚变领域第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装置。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前院长潘传红则对中国在世界核聚变领域的一个“高光时刻”印象颇深——2006年,国际聚变能大会在成都举行。此前,中国环流二号的一系列进展,已有力提升我国在国际聚变界的影响力。“我们终于走上了国际的舞台!”

也是在2006年底,我国正式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不断承接关键部件研制任务。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有50多年的核聚变实验装置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成为中国参与ITER计划的核心技术支撑单位之一,牵头承担了包括托卡马克屏蔽包层模块、第一壁等核心部件的研制任务,并联合东方电气集团等大批四川和国内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聚变堆材料、部件及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取得多项突破。

“银青共话”,揭开“人造太阳”迭代升级中“难忘的书页”

他们,展望奋进未来

听完老专家们的分享,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108室研究人员郑雪有些哽咽。

2020年,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设计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建造成功。“在建成前,大家心里都在打鼓,但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研究人员都没有想太多,就是想努力把事情干成。”郑雪回忆。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退休老专家李晓东很关心“人造太阳”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他尤其关注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进展,在座的青年代表中,就有这个方向的研究人员。

这仿佛是一种映射——人类追逐聚变能源的征途上,有创新,更有传承。

90后的“人造太阳驾驶员”李波,来自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106室。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高精尖科研团队,2022年共同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每一代‘人造太阳’,都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传承。”李波感叹,面向未来,还需要做好技术人才积累,储备更多青年人才。

“银青共话”,揭开“人造太阳”迭代升级中“难忘的书页”

对谈结束,几代“人造太阳”建设者在中国环流三号前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2023年8月,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023年12月,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中国集智攻关,共同追逐“人造太阳”能源梦想……

“没机会再参与中国环流三号的攻坚了,我很羡慕你们!”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退休老专家丁玄同说。

“但参与进这份事业,可以说不枉此生了。”87岁的尚振魁动情地总结。

“从物理走向工程,再到实现聚变能源应用的宏伟目标,当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刘仲华表示,他们正奋力打造中国核聚变原创技术策源地,力争早日打破核聚变“永远的50年”魔咒。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