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艳林: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能改善市场预期

2024-06-27 10:53:03 - 经济转型研究

尹艳林: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能改善市场预期

尹艳林,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资金空转是指资金的单向流动,没有形成实际的经济活动;或者是资金在银行体系内循环,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在2008-2013年时,当时影子银行发展比较快,银行有“银证通”业务,通道业务比较盛行,即银行和信托机构、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的通道业务比较盛行,钱在它们之间流转,没有流到实体经济;在2014-2016年时,同业之间的空转也比较突出;在2018-2020年时,资金通过“结构性存款”空转的情况,也是存在的;2022年以来,M2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实体经济恢复又比较慢,资金的空转就再次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当前,央行的数据显示,从存量来讲,贷款主要集中在企业和居民住户,占比90%以上。这意味着,贷款主要投向,仍然是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支持居民消费。同时,央行的数据也显示,到4月末,人民币的存款有290多万亿,其中,仍然是以居民和企业的存款为主——居民占49%,企业占27%。大家总疑惑,钱去哪里了?根据以上提到的央行数据,说明钱还是在实体部门。

问题在于,虽然贷款投向了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变成了居民的存款。然而,由于消费恢复仍然较慢,总需求不足,所以存款留在了居民部门,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的支出,转化为企业的存款,投入到企业的经营运行中。这导致经济运行中的活钱变少,循环出现不畅。所以,当前出现了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一个时期以来,老百姓和企业微观感受上都比较缺钱;但另一方面,M2总量却超过300万亿、增长较快。

如何让资金从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转化流动?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资金空转中有不少是套利的,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压缩套利空间,畅通市场化利率的传导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套利行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打通这些业务,减少此类业务屏障,使不同业务之间的利率,都能逐步地趋于均衡,如此一来,套利行为可能会减少。也要减少业务之间的监管差异,避免监管套利,要减少监管之间的差异,使银行业务之间的发展能够更多地市场化。

第二,进一步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管。当前政策要求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贷款,对增量和比例有一定的量化要求。一些银行、金融机构为了完成任务,被迫贷款。然而事实上,银行愿意或者敢投放贷款的企业可能并不需要银行的贷款。而那些真正缺钱的企业,由于信用不好,往往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诸如此类硬性的指标、硬性的规模要求,可能导致了部分企业、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空转。这是管理层要完善的地方。向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通常相对较高,相应地,贷款利率就要高一些,然而,按照当前的政策要求,贷款利率却不能提高。

整个金融改革也要深化,如何发展能够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或者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这可能是最根本的办法。比如社区银行,它可能更了解当地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

第三,要促进银行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比如适当地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的审批程序、流程,让企业贷款更容易,如此一来,钱也能更容易流出。另外,鼓励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比如,建立银行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包括用各方面的增信措施来鼓励银行的贷款投放等。

最后,还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挖掘信贷需求。目前确实存在一个问题——银行有钱,但是贷不出去,实体经济对银行的信贷需求放缓。从整个金融体系来看,还是要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哪个更有效?这个话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热议较多。去年,日本学者辜朝明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主要是周期性的——80%是周期性,20%是结构性。所以,辜朝明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只有持续进行财政的扩张,才能克服当前的一些困难。我认为货币政策依然有效。当前,名义利率还未到0,实际利率更高。如果考虑到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实际利率会更高,即企业实际的资金成本依然相对较高。很多企业还是不愿意增加信贷需求。

我认为货币政策对于改善预期,特别是改善市场预期的作用可能更大。不管调利率还是调准备金率,它都是一个总量性的政策,影响面是全面的。它影响的是人们的心理,比如,很多人看到又降利率了,会认为是要刺激需求,会有这种感觉。而且利率一降,很多产品的价格,包括投资品的价格,会开始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刺激一些人的投资行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于改善市场预期的作用可能更大,影响面更广。

现在债务最大的问题是地方的隐性债务。现在地方的资产总量,估算大概是200多万亿,大大高于现在的地方债务,包括隐性债务的总额。所以,地方的债务不是资不抵债的问题,而是一个流动性问题。

不能把经济增长停下化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增长、国内需求比较疲弱的时候,起码要避免化债带来的紧缩效应,处理好化债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