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渗透率提升之路:谁更容易成为新型交易工具的目标人群?

2024-06-27 10:51:00 - 财联社APP

ETF在近两年的快速普及,再次证明了公募基金行业的生命力来自于透明和多元。

与此同时,这也引发我们对于交易工具的诸多思考,例如,当市场推出新型的投资工具或交易工具时,是否存在一种普及的路径,能够清晰地揭示它是如何从“小众”走向“大众”的?

假设我们能够得到答案,那么参与推广该工具的人(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普通投资者等),结合我们对这个市场或这个工具所处的普及阶段的判断,就可以选择重点攻坚的客户类型,确定当下要做的事情,顺水推舟。

传播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ofinnovations)是传播学的理论,也称为创新的采纳,是指一项新的观念、事物、技术引入社会体系时的演变过程。理论表示当一种创新在刚起步时接受程度比较低,使用人数较少,扩散过程也就相对迟缓,当使用者比例达到临界值后,创新扩散过程就会快速地增加,新事物的采纳的决定因素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是否经常性的接触大众传播。

下面这张图描绘了“创新扩散”的过程:

ETF渗透率提升之路:谁更容易成为新型交易工具的目标人群?

如图,“创新扩散理论”界定了一项新事物逐步提升渗透率的过程中,不同阶段分别是哪些人群在主导。

根据经验,一个新事物要实现大范围的普及,最关键的时刻,在于实现从早期采用者(EarlyAdopters)到早期众多跟进者(EarlyMajority)的跨越。

在对ETF这类投资工具进行研究的过程之中,不难发现类似的过程——一个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过程。

ETF渗透率提升之路:谁更容易成为新型交易工具的目标人群?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持有沪市ETF的账户数已经达到669万户。对照《上交所年鉴》中披露的持股账户数,近五年来,ETF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末,持有ETF/持有股票的账户比值已经接近13%。

套用“创新扩散理论”,事情的解释会变得更简单。一些公域或私域的意见领袖,更容易成为创新投资工具的采用者,他们影响自己的追随者,从而推动工具的普及。

在中国国内,股票ETF规模已经超过万亿,眼下已经是不容小觑的投资工具。

仔细研究股票型ETF,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股票型ETF份额增减与指数涨跌呈现负向变动,即越跌越买、越涨越卖,规模指数、行业主题指数ETF中均存在这一现象。

在做了一些持仓数据分析之后,我们发现特定时间段里面,“卖出股票”和“买入场内基金”的人群,重合度接近60%,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

ETF有其独特的工具属性,让它成了基础资产的替代投资品。当权益市场下跌时,传统股票投资向宽基ETF、行业主题类ETF、债券型ETF、货币型ETF溢出,从而推升这些品类的管理规模。

换言之,当投资者对于获取超额收益信心不足时,可能通过指数化投资来暂时分散风险,并选择交易成本更低的工具。当市场转暖,这些投资者可能再次换作直接持有股票组合。

这也许正是近来交易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不遗余力推广ETF的理由。

当下境内ETF产品从类别上看已经相当丰富,未来ETF市场新的明星品种,将会从两类产品中出现:一类是敞口清晰、易于推广的工具型品种,另一类是符合长期投资方向的品类。

谁是下一个最具增长潜力的ETF品种?

华宝证券、财联社联合举办的“寻找明日巨子”ETF实盘大赛即将启幕,围绕宽基、红利、跨境、黄金、科技、医药等多个核心主题,邀请您亲历体验ETF投资的无限可能,共同寻找ETF行业的明日巨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