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2024-06-27 14:31:57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近年来,《新华日报》多篇评论被《人民日报》转载。这些稿件,选题重、切口小,内容涵盖了就业、产业、创新、乡村振兴等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选题,切口较小,观点新颖,论述扎实。稿件立足于江苏大地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为全国人民打开了一扇观察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窗口。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新华日报》有哪些稿件被《人民日报》转载!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7日第05版)

推动“葡萄串效应”迭代升级

陈立民

在江苏苏南区县采访调研时,一位负责招商引资的同志告诉记者,过去他们的招商工作以“葡萄串效应”闻名。现如今,随着科技革新、消费升级以及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产业链招商的“葡萄串效应”需在新的条件和视角下重新审视。

“葡萄串效应”形象地比喻了早期招商策略中“引进一个、牵出一串”的集聚效应。单一成功案例能够引发一系列的跟随效应,如同葡萄串上的颗颗果实,虽小却多。这种模式强调的是点的突破和面的辐射。

今天,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产业发展,都亟待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更加注重强调“链主”的引领,带动产业链的能级跃升。

这样的招商引资之变,折射出产业发展从追求数量和规模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路径之变。当前,一个地方在产业竞争中要想抢占先机,就必须要有创新性强、显示度高、潜能大的“链主”企业。有的地方围绕“招商图谱”招引工业母机整机企业入驻,提升了整个产业竞争力;有地方则实施“链长制”招商,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如何借助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考验决策者的智慧与执行力,也决定着一个地区在经济版图中的新坐标。

如何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一要“从实际出发”。应以更加前瞻的眼光,识别具有发展潜力且与本地资源相匹配的产业链条,避免盲目招商、同质招商,为“链主”企业的发展预留空间。二要“识别千里马”。对那些拥有关键技术或独特商业模式的“小而美”“特而优”企业,要重点扶持、悉心培育,提供从孵化到成长的全过程支持。三要“筑巢引凤栖”。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产业联盟等,创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链主”企业的培育与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推动“葡萄串效应”迭代升级,既要重视“根系”的培育——通过政策扶持、创新激励等措施,使“链主”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者,也要兼顾“枝叶”的滋养——利用“链主”企业的辐射效应,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溢出、供应链融入和市场机会,营造全产业链生态。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葡萄串效应”新解》)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07日第05版)

把服务人才“关键小事”做好袁媛

在近日举办的“南京人才日”开幕式上,已推出一年多的院士服务卡、升级的紫金山英才卡和即将上线的紫金山青柠卡引人瞩目。“三张卡”,见证了城市服务人才的温度。

引育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大事,对具体的人才而言,在科研、创新与创业之外,还有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需要操心。来到一座新的城市,从家庭安居到子女教育,人才最常遇到的困惑“千头万绪”;安定下来之后,看病就医、通勤出行等生活需求也会随之而来……事情很具体,需要花费的精力不少,这些人才的“心头大事”,也是城市人才工作需要解决的“关键小事”。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人才的“关键小事”,把对人才的衣食住行服务融入城市的人才生态建设目标。

不过,对人才“关键小事”的理解,不能停留于表面上“拉好感”。各城市相互比拼,列清单、拼服务,比谁的服务多,比谁的名头响。但实际上,把服务人才的“关键小事”落实落细,才能让人才感到家的温暖,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做好服务人才“关键小事”的目的是让人才“集中精力办大事”。对接好人才的工作生活需求,为人才节省下的每分每秒,都可能成为他们创新创造的灵感瞬间、干事创业的奋斗时刻。这就意味着,服务人才应重点关注耗时长、频率高的生活需求。其实,把这些关键服务做到位、做扎实,把“一件事”拓展到“一类事”,帮助人才解除后顾之忧,远比“锦上添花”的服务清单来得更有吸引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兼顾公平与效率,让人才的贡献与待遇相匹配,从而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崇尚人才的氛围。

城市和人才之间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人才的成长空间很大,城市为人才提供机会、给予耐心真心陪伴,将有助于人才更好成长、创造更多可能性。城市助力人才一路成长、人才在城市深深扎根,城市与人才之间就拥有了剪不断的联系。以南京为例,推出紫金山青柠卡,擦亮“才遇金陵·四时长伴”人才活动品牌,面向青年人才开办复兴书市、咖啡市集……青年人才的“关键小事”也许与高层次人才有差异,但城市的包容与真心须始终如一。唯有如此,城市与人才方能书写互相成就的佳话。

(摘编自《新华日报》)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31日第05版)

在“下沉”中挖掘“升级”的能量

陈立民

如今,江苏苏南地区的一些乡村,不仅有怡人的田园风光,还入驻了连锁书店和品牌民宿,有些民宿价位甚至与城市星级酒店不相上下,但入住率都不低。村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饭馆,厨师竟是大有来头的名厨,引得食客络绎不绝。在不少人担忧“消费降级”的当下,广阔的乡村让我们看到了“消费升级”的更多可能。

不只在苏南乡村,放眼望去,“下沉”正在成为消费市场新亮色、新图景。比如“五一”期间,县域旅游风生水起,三、四线城市电影票房占全国比重接近四成,演唱会市场下沉化趋势明显;再比如,近年来下沉市场新能源汽车潜在客户数量增长超过90%,用户换购选择新能源汽车比例高于一、二线城市。在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下沉市场涌动的澎湃活力令人惊喜,如何深入挖掘其间蕴含的巨大潜能,塑造新的消费增长极,值得好好研究。

从一、二线城市到县域乃至镇村,“下沉”意味着市场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和格局重塑。下沉市场不是想当然的“中低端市场”。有数据显示,下沉市场消费者网购品类指数与一、二线城市没有显著差别。且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县城和农村居民越来越“见多识广”,大城小县的消费边界正在消融。同时,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的本地化属性又造就了“潮流感与乡土味并存”的消费偏好,企业盲目复制一、二线城市的营销模式可能会遭遇滑铁卢。这启发我们,要在下沉市场“攻城略地”,必须抱持长期主义的耐心,打造更成熟、更多元的细分市场,才能创造新的需求、开拓新的空间。

下沉市场蕴藏着消费升级的更多可能。消费升级,并不仅仅是花更多的钱买更贵的东西,而是消费品质、内涵和体验的提升与再造。一些新技术、新思维、新生活理念在县城或乡村落地后,往往能够孵化出新的消费业态。比如自然教育课堂、养老共享社区等充满个性和创意的新事物,恰好与需求端的消费升级互补耦合。下沉市场被渐次激活后,将显著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优势。打好这张“王牌”,不能忽视下沉市场这片热土。精准定位、谋篇布局、深耕细作,紧抓下沉市场“风口”,优化县域治理水平、消费环境,在“下沉”中挖掘“升级”的能量,一定能助力下沉市场迸发更大活力。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在“下沉”中挖掘“向上”的能量》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22日第05版)

人们爱逛的动物园变了

魏晓敏

“五一”期间,到江苏泰州动物园的游客达到10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五一”假期前一周,北京动物园搜索热度上涨77%;清明假期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日均客流量堪比大型游乐场……近段时间,全国多个动物园一跃成为文旅“顶流”,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参观。

“顶流”动物园在吸睛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自身经营状况,给动物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但在这些“明星动物园”之外,也有不少地方动物园陷入经营困境。一些动物园陷入“吸引不来游客—收入减少—条件无法改善—更吸引不来游客”的恶性循环。一边是人气爆棚,一边是门可罗雀,动物园发展如何摆脱“冰火两重天”,值得探究和思考。

动物园的发展和转型,折射出人们对于人与动物关系认知的变化。最初,动物园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那些难以接触到的动物的好奇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今天,人们不再热衷于“参观笼子里的动物”,而是希望让动物园回归原生态,变成动物的家园乃至乐园,“人去动物家做客”正成为越来越受推崇的理念。这也意味着,动物园在管理理念上要真正以动物为本。取消动物表演、拆掉笼子、改善动物生存状态……“明星动物园”采取一系列举措,让动物们能够更有尊严、更自由地生活,这才赢得消费者认可,收获实实在在的客流量。

动物园要获得游客青睐,离不开经营者对消费新动向、新偏好的精准捕捉。从打造自家的“动物明星”,吸引网友从线上围观到线下奔赴,到推出“动物线上云认养”活动,许多动物园主动拥抱互联网、创新推广方式,高效触达更广泛人群。无论是探索网络营销还是丰富娱乐功能,都是动物园经营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创新思维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动物园,增强口碑传播。当然,创新思维不是一味玩噱头,要深挖动物保护文化,开发文创产品、衍生产品等,延长产业链,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动物园是人们感受生态文明的窗口,期待越来越多的动物园能够在求新求变中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动物园翻红的奥秘值得研究》)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6日第10版)

用新场景牵引低空经济发展

杨丽

今年春天,江苏省无锡市丁蜀机场“空中赏樱”专线在樱花盛开期日均起降超30架次,为游客提供了欣赏春日美景的新视角。目前,低空应用场景仍在不断丰富,从“赏樱游”到“城市游”,更多特色低空旅游项目正在酝酿。

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关键一环。现实中的应用场景为高技术产品提供了试验场,为企业提供了市场,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方向。当前,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正在各类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为培育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拓展新空间。一段时间以来,多个城市启动专门计划,积极开拓应用场景。比如,安徽省合肥市为发展低空经济成立专班,帮助企业挖掘应用场景,常态化发布“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清单招引企业。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落地,实现场景与产品的“双向奔赴”,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供需联动是场景创新的关键,应尽量避免出现供需不匹配。一方面,要从群众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出发,打造智慧化、便捷化、普惠化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应重视并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拿发展低空经济来说,可聚焦“低空+观光旅游”,策划多样化的低空观光产品;聚焦“低空+物流运输”,加快构建医疗物资配送、商务闪送、快件转运等低空运输新业态;聚焦“低空+城市治理”,更好赋能环境、交通、应急、安防等治理需求……需求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要根据市场变化,做好以场景育产业的文章。

开拓应用场景,不仅要挖掘现实需求,还要突出创新思维,探索更多“人无我有”的应用场景。要坚持因地制宜,在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现实能力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大胆实践,形成自身特色。开发低空经济场景,可以与数字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场景结合起来,培育智慧城市、文旅发展、数字生活等领域的潜在场景,进行协同开发。这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数据共通、资源共享、发展共谋,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为新技术新产品寻找更多应用场景,正成为各地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的现实选择。抓住机遇,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推动场景资源向企业开放,定能促使更多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落地》)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24年04月15日第07版)

积极支持劳动教育的实践推广

魏晓敏

前不久,江苏省徐州市一所幼儿园发布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视频里,孩子们熟练地烙饼、灌香肠、卤肉。视频发布后,赢得许多家长的点赞。

孩子们熟练的手法,展现其动手能力,小脸上洋溢的期待和兴奋,更让人们看到劳动教育实践的价值。把课堂搬出教室,搬到“厨房”、田间,寓教于乐,丰富体验,劳动教育变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这段视频走红,也反映出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期待。孩子们“自食其力”烧火做饭,这样的课程接地气、有烟火气,有助于让他们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在劳动中收获成长的快乐。

“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的话值得深思。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劳动教育的价值不会改变。近年来,从劳动教育独立成课,到劳动课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在制度层面、实践层面不断深化。不容忽视的是,很多孩子劳动的机会仍然有限。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积极支持劳动教育的实践推广,让劳动教育覆盖到更多年龄段、延伸至更广阔空间。

如何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找到乐趣、实现自我价值,同样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期待更多的学校能探索出适合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让他们真正爱上劳动、享受劳动,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目前,不少学校开设的劳动课程有一定启发性。比如,有的整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采茶制茶、割稻谷、拾稻穗等劳动实践;有的结合学生兴趣、社会热点,开设“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等课程。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劳动的价值、感悟劳动的魅力。

让孩子们在泥土里学会耕耘、在烟火气中体味生活,切实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才能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幼儿园劳动课缘何受追捧》)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24年01月29日第05版)

技能人才的成长空间无限广阔

袁媛

最近,两则新闻引发社会关注。一是,我国首颗由高职院校师生主要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南京号”,搭乘天舟七号发射成功;二是,一些高级泥瓦匠、美缝工、油漆工月入数万元,吸引90后、95后年轻人转行加入。既能立足前沿、参与科研,也能凭借本事赚取高薪,相关消息打破了人们对技能岗位的传统认知。

从高职师生参与卫星研制,到砌墙砌成世界冠军,近年来,不少蓝领工人用实绩突破了职业“天花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需要科学家与工程师,也需要能承担精密焊接、精细组装等任务的产业工人队伍。如今,技能人才的成长空间无限广阔。

蓝领收入越来越高,除了有传统蓝领工作“愿意干的人少”等因素,高技术工种“满足条件的人少”也是重要原因。随着产业高质量发展,蓝领的工种在分化,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含量越高,收入水平也越高。一些蓝领工种初入行时薪酬较低,但随着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薪资收入同样未来可期。

近年来,一些年轻求职者青睐轻体力劳动的“新蓝领”工作。应当认识到,蓝领工作是自有其成长体系和技术要求的技能职业。为了美好生活,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年轻求职者从事蓝领职业,不妨跳出“原地踏步”的舒适圈,树立终身学习、打磨技能的职业理想,做一名职业技能的“追光者”,做一个“有两把刷子”的技术工匠。

年轻人有梦想、有干劲,或许能在这些技能成才的故事中,找到高质量就业新思路,从“含技量”挂钩“含金量”这一蓝领薪酬趋势中,找到成长方向。最近,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在地铁施工工地上班,利用所学改进施工工艺,传为佳话。与其纠结蓝领“体不体面”,不如脚踏实地提升自身技能,用“技术体面”“薪水体面”回应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体不体面”之问。

着眼未来,当更多有学历、有能力、有技能的年轻人在蓝领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对蓝领的偏见与误解自然会逐渐消散。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浪潮中,学习技能、崇尚技能、回报技能,正是对“谁来当工人”之问强有力的回答。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做职业技能的“追光者”》)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3日第09版)

不是“网红村”同样能“出圈”

陈立民

近年来,“村BA”“村超”等相继火爆“出圈”,让一些乡村受到广泛关注,也引发人们思考,如何让普通乡村获得更多发展红利,共促乡村振兴?

“网红村”的兴起没有特定规律,有的是先天条件“人所未有”,有的是误打误撞“登上热搜”。对普通村庄而言,“网红村”发展的思路、经验和做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能一味去复制粘贴,而要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探寻内在动力,走出适合自身实际、有着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的大棋盘里,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一些地方的乡村产业价值功能开发不充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对这些乡村而言,应更多地做好基础工作,提高乡村的“自我造血”能力。加大对村级产业经济的打造和支持力度,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双重目标,才能更好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展乡村产业重点是要把握“特色”。以江苏苏州吴江区八坼松花蛋为例,传统松花蛋加工业受制于粗放的生产方式和低附加值的代工模式,与现代产业相距甚远。吴江区八坼街道一方面在产品转型升级中把松花蛋做成产业,让村民鼓起“钱袋子”,另一方面保留部分传统村落原貌、传统工坊、能工巧匠手工业态展示,把“皮蛋小镇”打造成颇有辨识度的地方名片。这启示我们,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必须和当地资源禀赋紧密结合。

农民是乡村的居住者、生产者和建设者,更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要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应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家庭农场组建乡村产业共同体,并参与市场化竞争,让农民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如此,普通乡村同样能够“出圈”,实现从“薄弱村”到“明星村”的蝶变。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非“网红”村该如何“出圈”》)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23年10月17日第09版)

“文化悦老”传递温情

魏楠楠

近期,江苏省南京秦淮老年大学举行开学典礼。缴纳两三百元学费,学员们就可以从昆曲、古典舞、书法等近50门课程中任选一门。同时,“村部开班、免费教学”的扬州市邗江区蒋王街道悦来村老年大学也迎来秋季开学。

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既要看公共建筑,也要看公共事业,比如要看有多少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江苏省多地探索创新老年文化服务事业,文化养老服务朝着精细化、适老化、常态化发展。南京图书馆安排专门经费,为所有进馆老年读者购买意外伤害险;南京金陵老年大学不断改进课程设置,使之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移动图书馆”,使老年阅读更方便自由……这些养老服务创新实践,努力在每一个精细处丰富适老服务,传递浓浓温情。

文化养老服务不仅能“悦老”,还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大有裨益。南京市华侨路街道龙蟠里社区内的“夕阳欢乐吧”,有一个由“银发族”组建的“昆曲昆歌兴趣团”,老年人在学习艺术的同时,也在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贡献。射阳经济开发区老干部积极发挥自身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比如为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农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年人在悦己的过程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

“文化悦老”要注重与时俱进。养老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健全完善文化养老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在文化养老服务中强化数字化教学和帮扶,帮助老年人填平“数字鸿沟”。从云参观、云逛展到云看戏、云听课,数字文化服务拓展了“文化悦老”新路径。同时,养老服务要注重吸纳更多人员参与、丰富活动项目,一方面要不断充实人才力量,有效支持老年群体学习;另一方面,应多渠道开辟活动资源,增设文化内容,为老年人张扬个性、愉悦精神提供更多选择,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让“文化悦老”绘就最美夕阳红》)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30日第05版)

厚植新就业形态的土壤

胡波

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占职工总数的21%。他们主要分布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知识技能等领域,既是普通劳动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近年来,新就业形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日益显现,大幅提升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就业承载力。厚植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土壤,对于稳增长、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让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未来充满信心,除了社会保障兜底,还需要更多政策扶持。近年来,江苏省有关部门纷纷出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创业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进一步降低个体经营者线上创业成本,提供多样化就业机会;鼓励发展各类小型微型网络经济体,积极支持发展个体文化创意经济、直播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南京、苏州等地一批由政府投资开发的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安排一定比例的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等重点群体提供。一份份政策“礼包”,为许多事业刚刚起步的灵活就业人员减轻了负担、坚定了信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安身立命之本。对于许多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说,掌握提升职业技能是当务之急。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纳入重点群体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范围,有创业意愿的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支持各类高校、培训机构、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养老、托幼、家政、餐饮、维修、美容美发等技能培训,开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型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上述培训的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学习技能的平台和实践技能的舞台,他们的人生之路将越走越开阔,创业的劲头也将越来越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时下,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社会在享受他们创造的成果的同时,也要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给予他们更多包容和支持。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让更多“新就业”轻装上阵》)

这些评论何以被人民日报转载,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25日第05版)

创新要重视“技术预见”

杨丽

当前,各地都将科技创新作为突破核心技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而推进科技创新,必须重视“技术预见”这一重要战略研究工具。

什么是技术预见?打个比方,它犹如一双“千里眼”,用于预测未来5年—30年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科学预见,有助于制定前瞻性科技政策,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提高创新效率。从国家到地方,乃至到企业,都迫切需要技术预见这一“秘密武器”,抢占技术创新的前沿,在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加快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审时度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加强对有望成为今后主流科技的研究和开发。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建立技术预测长效机制;2017年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强调健全国家科技预测机制。

技术预见是站在现在看未来,把脉主攻方向;也是用未来之眼看现在,明确当下的着力点。站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关口,我们应重视技术预见工作。开展技术预见的第一步,是摸清自己的创新“家底”,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开展技术清查,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规律,分析国内外技术竞争态势,进一步盘活用好厚实的创新“家底”,向新兴产业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延伸。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同样,技术预见也迫切需要紧盯科技创新最前沿的人才。进行技术预见研究,也要善于借力,形成合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成立跨国技术预见中心,借鉴成员国技术预见的丰富实践经验,加强各成员国之间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与协同。对江苏来说,最紧迫最可行的就是向长三角借力。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江苏与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在交通、信息、科技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开创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江苏应依托联席会议平台,加强与兄弟省市在技术预见领域的沟通交流,努力学习取经。同时,努力促成构建区域协作预见体系,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创新,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以“技术预见”抢占创新前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