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全省同类市州第一!

2024-06-27 16:38:14 - 江苏省政府网站

转自:宜昌发布

6月27日,宜昌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三峡广电二号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召开,现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宜昌,全省同类市州第一!

●发布人

何  峰  宜昌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伍  宜昌高新区科创局局长

杨祖华  猇亭区科经局局长

张  伟  宜昌市科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

●主持人

杜玉婷  宜昌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

近年来

宜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连续六年位居

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同类市州首位

和小布来看

宜昌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情况

👇

在运行机制上

着重突出“三网一包”平台架构

01

“天网”持续推进

宜昌作为全省最早对接省天网平台的地市,全面打通了政府部门、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数据资源,实现需求发布与响应、供需对接撮合、AI智能匹配、政策自动推送等功能,正在按照打造科创“淘宝网”的目标逐步完善线上信息。

目前,累计组织全市2500余家科创企业家上线入驻,完成对接236项,均居全省同类市州首位。

02

“地网”建设高效

全省同类市州第一个成立宜昌科技创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正系统推进企业创新需求采集与对接。

03

“金网”逐步完善

依托宜昌产投集团全省同类市州第一个成立1亿元规模的科创专项基金,正依托集团内部专业队伍开展前期梳理对接。

04

政策正式出台

全省同类市州第一个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宜昌市支持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宜昌市科技创新供应链专项科研激励资金管理办法》等专项“政策包”。每年设立3000万元供应链平台建设资金和2000万元专项科研激励资金,共计1.5亿支持资金,分阶段支持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商品化,单个项目最高支持200万元。

按照“企业自主投入、机构跟进投资、政策资金引导激励”方式,推动创新资源聚合和项目优化管理,真正实现企业“真需求”“真投入”,政府“真支持”,风险“真共担”。

在服务体系上

着重强化“1+N+1”系统支撑

创造性地提出

构建“1+N+1”三级创新需求

采集服务“地网”体系

👇

“1”,即以宜昌市科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统领

4月22日,宜昌科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登记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补充市科技情报所作为地网服务团队核心,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引导供应链公司更好地运行运转,公司现有人员14人,负责宜昌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及后期运营。

“N”,即整合N个企业创新服务节点

包含县市区登记站、重点园区、孵化器、金融机构、科创基金、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中介机构,增强供应链平台的公共性、普惠性、开放性、共享性,让各类资源要素在平台更好集聚,让各类企业平等享受平台资源和服务。

“1”,即用好一支专业队伍

破解针对技术经纪人激励的难点堵点,健全激励机制,将技术经纪人的收入与企业发展状况、项目推进情况深度绑定,提高专业工作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当前,正在宜昌高新区、猇亭区开展试点示范,推动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在全市的全面铺开,真正把科创供应链建好、用好,发挥实效,促进产业发展。

在工作重点上

着重实施“四个聚焦”攻坚措施

01

聚焦产业创新能力

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

围绕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3+2”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征集一批“真需求”,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02

聚焦供需匹配难题

强化科技服务新供给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高效协同融合的产业创新生态,建立起“企业出题、高校院所响应、以需定研”的技术研发合作新模式。目前,该平台共推进693项企业需求通过平台与高校院所、第三方机构达成供需合作,切实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对接服务。

03

聚焦创新主体活力

打造企业成长新梯队

将高新技术企业、“四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平台,通过信息精准对接,大幅提升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的匹配效率和精准度。通过市场政府协同发力,创新投入风险政企共担,分阶段支持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商品化,大幅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持续深化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将结合实际

围绕全省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总体布局

按照任务清单

抓责任落实、抓项目推进

👇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推进有序。对照今年平台建设工作计划,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9月底前,探索建立科创供应链平台考核体系和考评机制;12月底前,全面总结半年以来的建设成效,对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资的效应进行专题研判。

二是精准分类引导,强调因地制宜。指导各县市区抓紧出台专项“政策包”,经济发达、体量大的县市区成立供应链公司,推动全市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三是强化产业联动,争当示范引领。在全省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推进过程中,要多想一步、想深一层,切实发挥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推动产业链横向协同、供应链纵向耦合。切实挖掘培育一批示范性项目,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确保走在全省前列。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

看看现场解答

国际商报记者提问

发布人介绍了宜昌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整体情况,其中提到了“四个真”,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同时,之前全省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有类似平台,与之相比,在科创供应链平台上进行需求成果发布对市场主体而言有何好处?

答:“四真”:即坚持以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建立摸清企业“真需求”,引导企业“真投入”,政府政策“真支持”,政企风险“真共担”的工作机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企业广泛发榜,高校院所揭榜响应,政府自动匹配资金的揭榜挂帅激励方式推进企业技术研发项目匹配对接;二是建立了市场化投资机构认可投资、政府分阶段给予配比结对支持的早期项目转化落地模式;三是建立了链主企业投资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政府国有基金自动跟投项目产业化落地机制。

与之前传统平台相比,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降低了技术、人才、金融服务机构了解企业真实需求的沟通成本,减少了专业机构寻找目标企业或目标科研院所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登录线上“天网”,你可以发布技术需求,吸引科研院所和成果供给方,协同解决研发难题;可以找到急需关键人才,避免三顾茅庐、人才难求的局面;可以直接对接金融产品,让热钱流向更紧缺的战场;可以找到中试应用场景,让产品更快走向市场。

依托线下“地网”,坚持“1515”工作法,即:企业发布的需求,1天内由供应链公司给予响应,5天内第三方服务机构登门与企业共同研判,15天内线上提供解决方案供企业决策,用保姆式服务打通科技创新难点堵点,汇聚找准各类创新资源,通过已出台“政策包”设立每年1亿元科创供应链建设基金、5000万元激励扶持资金。分阶段支持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商品化,单个项目支持最高200万元;支持各类服务机构开展供需对接服务,依据成效给予最高10万至30万奖励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达到标准的金融机构将获得最高120万元奖励资金。后期,科技激励资金都将依托平台申报、筛选并持续支持。

荆楚网记者提问

宜昌高新区作为宜昌市科创供应链建设试点单位,截至目前,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将如何推进科创供应链建设试点工作?

答:一是引导企业加快上线。深度链接“天网”平台“数据底座”,聚焦高新区主导产业,实现“四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平台推广全覆盖。二是组建科技创新联盟。按照“中心-节点-驿站”模式构建“1+5+N”科创供应链服务联盟,统筹各园区办、街办、双创平台、专业机构,打通企业创新需求高效采集和有效匹配路径。目前,41名技术经纪人已下沉一线开展专业服务。三是推动供需精准匹配。围绕企业关注的技术、资金、人才等科创需求,建立“企业需求1天确认、5天详细沟通、15天对接给出解决方案”的“1+5+15”供需对接机制。目前正在对接需求107项;已促成技术合作52项、总成交金额2693万元,金融合作3项、总成交金额600万元,人才项目合作3项。

下一步,将积极应用“天网”平台挖掘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强化平台推广应用。围绕满足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技合作、人才资金等科创需求,深入研究、整合省市科创供应链支持“政策包”,发挥好政策激励作用,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传、平台操作培训,引导科技企业、服务中介、高校院所等利用“科创供应链平台”发布科创需求、对接专业机构、匹配解决方案、转化科技成果,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全区科技型企业使用“科创供应链平台”开展科创需求对接全覆盖。

二是精准挖掘企业需求。推动“1+5+N”科创供应链服务联盟与供应链公司“1+N+1”(1个供应链公司+若干科技服务机构+1名全体技术经纪人)三级“地网”体系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增强合力。推动华工院、武工大产学研合作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入园进企挖掘创新需求。实施高新区“技术经纪人培育工程”,不断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提升技术经纪人专业服务能力。实行技术经纪人园区街道驻点式技术指导,不断强化企业科创需求的征集。

三是提升对接服务质效。深度链接“天网”平台技术、人才、政策、场景、金融等五类创新要素,利用平台AI智能匹配,高效开展供需对接服务。持续优化“1+5+15”供需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地网”专业技术经纪人作用,深度链接高校院所资源,精准高效匹配解决方案。整合宜昌高新区管委会与宜昌产投集团现有基金资源,利用好市级科创供应链支持政策,全面调动金融机构深度参与科创供应链建设的积极性,全方位、多维度满足优质企业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求,充分发挥基金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共同做强科创供应链“金网”支撑,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楚天都市报记者提问

在全省开展科创供应链建设的初期,猇亭区就积极对接,率先推动。目前,猇亭在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上的优势在哪里,接下来有什么亮点举措?

答:湖北省委提出“五个以”的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体系框架中指出“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就是以供应链思维赋能转型升级、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举措。宜昌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工作,在全省同类市州中保持领先态势,以机制创新驱动全面创新。

猇亭区作为宜昌城市工业经济主战场,持续在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路径上对标对表,明确提出“三个重要”的功能定位,其中就包含猇亭区要成为“宜昌科技创新重要平台”。2022年,猇亭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5.96%,位居全省第二;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4.54%,位居全市第一。猇亭已成为创新型企业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核心区。但因发展空间受限,倒逼我们必须向存量要增量,向创新要效益。现在,猇亭区大力推动“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是从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上突出“用”的导向,真正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前期,坚持高站位推动,将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科创供应链工作;率先在全市组建科创供应链服务公司,完善“地网”服务体系,配套“金网”支撑体系;搭建校企合作桥梁,通过“线上预约,线下磋商”的模式,推动产学研对接;扩大“科创供应链平台”知名度,推动“四上”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率达100%,已有34家企业在平台发布各类需求67项,其中,23项已对接完成,44项需求正在对接。

接下来,将引导创新资源和产业需求高效对接,推动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实实在在搭框架。进一步完善猇亭“地网”服务体系,配套出台区级“政策包”,构建“供需匹配-实施推进-跟踪服务-评估反馈”的闭环对接服务体系。二是实实在在建机制。进一步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和自动跟投机制,加快打造一批创新需求供需匹配的优质项目。三是实实在在促对接。鼓励引导更多企业通过科创供应链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

宜昌发布记者提问

据了解,宜昌产投集团组建成立的宜昌市科创供应链公司作为宜昌科创供应链平台的地网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目前在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以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答:宜昌产投集团于2024年4月22日率先在全省同类地市州中成立了宜昌市科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积极探索“天网、地网、金网”三网协同发展模式,在市科技局的业务指导下,大力引导各类社会主体接入天网平台,目前已有超2500家企业入驻“天网”,完成236项需求对接,核心数据居全省同类地市州首位。同时,已与多家宜昌科技服务机构及技术经纪人代表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为科创供应链平台服务提供资源保障。此外,正积极对接长江产投集团和省级科创基金,筹备设立规模为2亿元的宜昌科创供应链基金。

展望未来,我们的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第一,聚焦宜昌“3+2”重点产业领域,深入挖掘企业真实需求,持续开展信息采集和对接工作,确保服务能精准满足本地产业发展需求。

第二,加快2亿元规模的宜昌科创供应链基金设立进程,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同时,进一步整合宜昌产投集团的科技产业园区、孵化平台、大数据、基金、类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等各类资源业态,以供应链思维提供精准服务,促进全要素在研发、孵化与成品三个阶段的高效流动。

第三,加大力度汇聚中介机构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的作用,通过政策激励推动各方资源共享与融合。将努力打造更多典型示范案例,深入挖掘政策支持路径,细化实施方案,形成具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的案例和项目。

相信,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的科创服务生态体系,推动宜昌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宜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