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高科技涉嫌虚增收入、少缴五险一金,“卸妆”之后恐难满足创业板上市标准
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高科技”或“发行人”)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致力于运动控制、图像与视觉传感、机械优化设计、伺服驱动等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企业。固高科技主要以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形成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类、系统类、整机类的产品体系,覆盖了高性能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驱控一体机、工业自动化组件、工业软件、垂直行业专用控制系统、特种装备等装备制造核心环节。
大多数读者可能对固高科技知之甚少,估值之家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科普:固高科技是由“大疆教父”李泽湘创办并担任董事长及法人。而李泽湘是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其研究方向就是运动控制、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等,并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3月,李泽湘获得香港创新领军人物大奖。2018年7月,获得2019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IEEERoboticsandAutomationAward),这一奖项是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李教授虽然在学术上建树颇丰,与汪滔一起创办的大疆也拿下了无人机市场武林盟主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由其创办的或担任高管的其他公司也能像前者一样风生水起,毕竟以李教授为首的团队中学生顶半边天,包括创办大疆的汪滔也是他的学生。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说过:企业家必须是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的结合。这不禁让人联想当理想学术派碰上现实主义企业,结果会是如何呢?
带着这个好奇心,估值之家查到一些信息,如下图一天眼查中显示,李教授曾担任高管或持股的公司涉及1243条风险。其曾担任高管的深圳翠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且该企业被限制高消费;担任法人的逸动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进行了注销;和几位哈工大学生一起创办并担任股东的比锐精密设备(深圳)有限公司,以及担任法人的深圳洛神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也已经有了清算信息。
此次,由李教授担任法人的固高科技于2021年12月递交了招股书,拟冲刺深交所创业板IPO上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低于4001万股,计划募集资金4.5亿元主要用于运动控制系统产业化及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项目和运动控制核心技术科研创新项目。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保荐人为中信建投证券。
固高科技作为李教授担任法人的第一家冲刺IPO的公司,其相关情况具体如何,是否能得到资本市场青眼,顺利登陆深交所这条大船呢,估值之家带大家进一步探讨。
一、税收优惠在利润总额中占比高,受政策红利影响大
要说近年来受政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新能源车企,随着补贴的减少及停止,倒闭的企业一茬接一茬。杭州长江汽车目前已经被法院强制执行破产清算,“国产神车”知豆,虽然申请了数十亿补贴,但多数未能及时落袋,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逃不过破产重组的命运。不止众多新能源车企倒闭,相关联的50余家动力电池企业也相继倒下了。
一个个倒下的车企巨人让我们彻底明白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现在固高科技正在开心享受着政策红利。发行人及子公司东莞固高、固高派动、固高伺创均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公司将来未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重新认定,导致公司无法继续享受上述所得税优惠政策,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此外,发行人享受有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等税收政策优惠。
如下表一所示,报告期内,所得税、增值税税收优惠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巨大,报告各期,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5.50%、53.30%和27.30%,2020年甚至超过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税收优惠。虽然发行人享受的税收优惠可持续性较强,但若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比如国家对于软件企业优惠不再持续,亦或是固高科技子公司未来不再能获取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其盈利能力会遭受到重大打击。
公司保持良好的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经营业绩不应过度依赖于政策优惠,毕竟政策只是扶持行业发展,既然是帮扶自然不能奢望可以长长久久,新能源补贴就是最好的例子。尤其是我国税法政策每年都在大变,对其过度依赖并非长久之计。
二、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仅占工资总额的6%,报告期内累计少缴五险一金6,164万元,高达利润总额的43.53%
固高科技工资及缴纳社保情况如下表二所示,可以看到,报告各期工资发生额为5,916.67万元、6,558.14万元、8,216.74万元,而各期发生的社保金额仅为81.23万元、70.53万元、126.77万元,仅占到工资总额的1.37%、1.08%、1.54%。同样的,各期公积金发生额为275.68万元、278.79万元以及317.12万元,占工资总额比例为6.03%、5.33%、5.4%。
而招股书中却显示,社保缴纳人数占比高达98.69%,公积金缴纳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更是达到了99.34%(详见表三)。如果情况属实,那么发行人基本为所有员工都缴纳了社保,既然如此,为什么五险一金还是占工资总额比例如此低呢?不在人数上做文章那么必然在缴纳基数上做文章,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固高科技是按最低缴纳基数来给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
那么,未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保,给固高科技节省了多少人工成本支出呢,我们来简单计算下。估值之家查找了深圳缴纳社保的比例,其中养老保险16%,医疗保险6.2%,失业保险0.7%,生育保险0.45%,工伤保险因分为不同比例暂且按1%来计算,那么发行人需承担的社保成本应占到工资总额的25.35%,而不是如前所述仅占到工资总额的1.37%、1.08%、1.54%。
估值之家对数据进行简单整理计算得出下表四(住房公积金按照10%来估算),我们可以看到报告各期固高科技少缴纳的五险一金为1,734.63万元、1,968.98万元及2,460.72万元,合计6164.34万元。乍一看金额也并非很大,但是要知道固高科技此次IPO是创业板,其各年净利润也只有5,001.95万元、2,738.83万元以及6,419.77万元,少缴的五险一金已经占到各年净利润的34.68%、71.89%及38.33%,合计占净利润比例达43.53%,这个比例不可谓不高,竟然将近一半的净利润是从员工身上克扣的。
三、剔除税收优惠或五险一金影响后经营业绩不再满足IPO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来看一下剔除税收优惠以及少缴五险一金的影响后,固高科技的盈利情况:如下表五所示,2019年净利润为2,713.21万元,2020年甚至已经出现了负数,2021年仅为448.47,这样的一个业绩,还能满足上市标准吗?
根据深交所上市规则,发行人为境内企业且不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的,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一)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二)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三)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对于市值是否超10亿元,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明显看出的是固高科技已经不再满足第一条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的上市基本条件。当然,税收优惠现在看来是属于发行人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即使不剔除税收优惠带来的利润,单单加上少缴的五险一金固高科技也是难以承受的,发行人近两年的净利润只有3,311.08万元,仍然不满足第一条要求。
四、疑虚增收入高达1.4亿元
除严重依赖税收优惠、少缴巨额五险一金外,固高科技在收入方面亦涉嫌虚增。
我们知道,财务三大报表是互相弥补不足的,比如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只能看到某一时点的情况,看不到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利润表就很好地弥补了资产负债表这个缺陷。而利润表是时期数,但有了利润不一定意味着能收回资金,因此就有了现金流量表来弥补利润表这个缺陷。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其中两张表的数据去推算另一张表的数据,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核算的是销售收入带来的现金,那么未收回的收入就躲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预收账款中,通过简单运算我们就可以测算出当期的营业收入了。
如表六所示,测算得出发行人各报告期收入为2.4亿元、2.2亿元及2.7亿元合计7.2亿元。而固高科技招股书中列示各期收入为2.5亿元、2.8亿元以及3.4亿元,合计8.7亿元,各期疑虚增收入金额分别为1,038.02万元、6,272.95万元以及7,101.7万元,合计涉嫌虚增收入达1.4亿元。
除此之外,我们从营业成本端也可以得出类似结论,有财务基础朋友们都知道,测算成本有一个利器,也是成本会计必做的一张表,那就是生产成本倒轧表,它是检查成本数据必须的资料数据。
为了便于没有财务背景的读者理解,此处小小科普一下,成本倒轧表的原理是三个循环:(1)原材料循环:原材料年初结存+本期购入-年末结存=原材料本期耗用数。(2)生产成本循环:原材料本期耗用数(第1个循环的结果)+本期人工成本+本期制造费用成本+年初结存在产品-年末结存在产品=本期完工产成品。(3)销售成本循环:本期完工产成品(第2个循环的结果)+年初结存产成品-年末结存产成品=利润表所示销售成本。因为倒轧表是按照三个循环来倒挤出耗用数,能看到实际投入、结转的成本数据。而对照每个阶段的科目发生额,我们可以分段找出差异,看看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经过测算,我们得出下表七,可以看到,测算得出报告各期应结转的营业成本为8,602.15万元、1亿元及1.2亿元,合计3.1亿元。而招股书中披露的各期营业成本为1.1亿元、1.2亿元及1.5亿元,合计3.7亿元。高估的营业成本分别为2,221.41万元、1,544.8万元以及2,153.93万元,合计5,920.14万元。
而在上市的重要关口,为了更博人眼球的业绩,相信没有发行人会只做高成本而不做高收入。本着收入与成本配比的原则,在做高成本的同时一定伴随着做高收入,我们加上各期毛利55.29%、57.76%和56.23%来计算各期虚增的收入,报告期内疑至少虚增收入分别为3,449.62万元、2,437.08万元以及3,365.09万元,合计9,251.79万元。这与前述虚增1.4亿元的收入可谓“志同道合”,也更加印证了固高科技存在虚增收入的嫌疑。
五、存在未弥补亏损,登录创业板成长性存疑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6,198.41万元,合并报表层面存在未弥补亏损。因此深交所在问询中也有提到请发行人量化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累计未弥补亏损的具体影响,以及累计未弥补亏损在上市后可预见的变动趋势。固高科技解释称该未弥补亏损产生的原因是:(1)公司以2021年3月31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因公司改制导致母公司及合并报表层面未分配利润减少3亿元;(2)公司部分子公司处于业务拓展阶段,尚未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的未弥补亏损。
原因一可以理解,原因二是否能站得住脚呢?估值之家将其子公司信息进行了简单整理,得出下表八。我们来看,表八显示报告期内固高科技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有7家,其中盈利的只有1家,且亏损金额较大的东莞固高、固高派动分别成立于2011年6月及2015年11月,成立时间已达十年之久,不知这两家公司是否为发行人所解释的成长期的公司呢,敢问还要成长多少年才能盈利呢?
六、生产工人月工资不足3,000元,疑跨部门混合用工意图做高研发费用
如下表九所示,报告期内固高科技直接人工费用为230.27万元、309.56万元及319.19万元,而各期人数为305人、328人及381人。招股书中显示,2021年生产人员为85人,占总员工人数比为22.31%,按照同一比例推算,2019年及2020年生产人员为68人和74人。
简单计算便可以得出2019年每位生产工人月成本仅为2,800元(详见下表十),2020年为3,500元,2021年为3,100元,要知道企业核算人工成本是包含公司负担的社保公积金以及各种奖金部分的,也就是说生产工人工资实际更低,甚至不足3,000元!
2021年,工伤赔偿标准网上公示的深圳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5,239元,折合月平均工资7,103元。而深圳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我们暂且不论7,103这个社平工资有没有虚高(这个按类别计算的社平薪资已经很良心了,至少没让很多人觉得拖了后腿),但就最低薪资水平来看,好家伙,固高科技的生产工人平均月薪两千多,几乎全员“赶超”深圳市最低标准薪资水平!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深圳作为超一线城市恐怕要羞愧的无地自容了吧。
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则是研发费用,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构成如下表十一所示,赫然在列的第一名是职工薪酬,分别为3,481.71万元、3,680.11万元以及4,152.09万元。分别占研发费用总额的68.36%、53.14%及70.62%。也就是说研发费用中人工成本是远高于其他费用支出,占了绝对的高比例。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行人研发人数为156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0.94%,我们用同样的逻辑来测算一下固高科技研发人员的薪酬水平,如下表十二所示,各期研发人员人均月成本为2.32万元、2.29万元以及2.22万元。虽然研发人员薪酬是普遍高于普通员工的,但前述工伤赔偿标准网上公示的深圳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7,103元,固高科技研发人员的工资高达社平三倍水平,与发行人自身公司的生产工人同事相比人均高出十倍!同事之间的薪酬水平可谓是云泥之别,是真有这么高的研发薪酬还是混入了生产人员的薪酬成本,以谋求更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呢?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把发行人的招股书比作一张照片,那么,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固高科技此次冲刺IPO的照片不仅是穿了层层华丽的外衣,而且画了美美的妆之后拍的照片,最终向深交所递交的成果还是美颜之后的。此外这张照片还深深地沾了创始人的光,得到了“大疆教父”的无形背书,发行人是一家科技企业的同时,也是一家投资孵化公司。而当我们剥离掉税收优惠、少缴的五险一金这样的华丽外衣,卸掉虚增的收入以及做高的研发费用等粉底彩妆,还原其本身面貌后,发行人恐难以满足IPO这个颜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