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丨省审计厅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2022-07-27 12:40:38 - 山东发布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2021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答记者问丨省审计厅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答记者问丨省审计厅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答记者问丨省审计厅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中宏网记者: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管好用好财政性资金,节用裕民,稳住经济大盘。请问发言人,从审计情况看,我省财政资金运行状况如何,审计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做了哪些工作?

答记者问丨省审计厅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孙焕军:在经济面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压舱石”作用,意义重大。今年,我们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坚持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更好担负起稳定经济运行的责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严格支出关,让资金用在“刀刃”上。从根上抓起,关注零基预算管理、预算编制等情况,发现一些部门单位支出标准与预算编制脱节、未根据疫情等形势变化合理确定支出规模、预算编制不严格不细化等。如141个部门单位因公出国(境)预算为4029.98万元,实际支出124.02万元,执行率仅为3.08%;29个部门单位未合理预计利息、房租收入等,少编收入预算2.02亿元。聚焦政府采购、预算控制等预算执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发现一些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率低、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隐瞒收支等。如6个部门单位违规确定中标单位或未公开政府采购结果信息,涉及资金2197万元;119个部门单位的189个项目执行率低于50%,涉及资金9.66亿元;7个部门单位的20个项目支出未达预期目标,造成3.93亿元预算资金、1169万元的设备闲置。聚焦政府过紧日子,持续关注一般性支出压减情况,发现6个部门单位接待费、会议费、培训费未达到压减30%的要求,8个部门单位超标准结算或超预算支出会议费、培训费等83.09万元,4个部门单位年底突击充值加油卡、燃气费等75.02万元。

二是算好统筹账,让存量资金不再“沉睡”。一直以来,我们高度关注存量资金盘活问题,避免资金“趴窝睡觉”。今年的审计聚焦财政资源统筹这个重点,深入揭示了财政资源统筹机制不完善、部门单位收入统筹管理不到位、部分财政资金未盘活使用等问题。如9个部门单位资产出租处置收入2690.43万元、2个部门所属企业股权处置收入1545.52万元,未及时上缴国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21年超收5.92亿元,当年未用,占预算总额27.3%。15个部门单位事业基金、项目资金结余等未及时上缴财政或清理盘活,有些纳入预算后仍未使用,形成二次沉淀,涉及资金2.73亿元。抽查71个事业单位发现,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未有效统筹使用,涉及资金43.66亿元。

三是织牢安全网,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稳住经济大盘必须守好安全底线。今年我们盯紧资金拨付、政府专项债券管理、重点专项资金使用等领域加大审计力度,揭示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浪费等突出问题,既推动问题隐患立行立除,做到清仓见底不贰过,又力促潜在风险未雨绸缪,做到防患未然堵漏洞。如,20个部门单位超合同约定、超项目进度、超实际需求支付工程款等2180.19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存在挤占挪用、违规出借等问题,有的项目未及时投入运营或运营效果不佳,难以实现收支平衡。有的粮食企业套取挪用涉粮专项资金,一些粮食质检站项目设备闲置。对此,我们责令相关部门单位压实责任,强化预算硬约束,加强资金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减少资金损失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答记者问丨省审计厅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大众日报记者:

我注意到,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重点反映了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能否具体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记者问丨省审计厅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李劲松:国有资产、资源是国家的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去年9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要求审计部门依法加大对国有资产的审计力度,形成国有资产审计情况专项报告。新修订的《审计法》也对国有资产审计作出部署。对此,省审计厅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一是聚焦保值增值,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本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原则,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对6户省属企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有的投资项目存在损失风险,如,2户企业的15个投资项目因调查论证不充分存在投资损失风险50.07亿元;经营业务存在风险隐患,4户企业开展的委托贷款、保险理财等金融业务存在损失或刚性兑付风险,涉及资金59.14亿元;有的项目内部管控不到位,如,3户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物资及服务采购中未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涉及合同金额94.65亿元。针对这些问题,审计机关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已推动企业出台制度68项,修订完善内控制度等39项。

二是聚焦提质增效,加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本着统筹发展和安全,2021年10月至12月,对18家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发现,有的资产管控不严格,如,15家银行30.4亿元抵债资产处置不及时;有的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11家银行违规向“两高一剩”行业或环保失信企业发放贷款,4家银行未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有的违规开展信贷业务,如,11家银行贷款被用于偿还其他贷款、购买理财等。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和银行认真整改,截至今年5月底,共修订完善制度27项、采取控制措施46条、优化完善系统管控16处。审计为引导和加强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三是聚焦规范管理,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本着优化配置、合理规范的原则,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在23个部门及所属96个单位预算执行审计中,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情况进行专题审计,发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运用管理效益不佳,如,省直部门单位有39.01万平方米已划转的土地和办公用房未能盘活运营;政府公物仓作用未充分发挥,2022年一季度,在公物仓库存资产能够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有19个部门单位购买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等313台,涉及资金168.35万元;有的资产管理不规范,如,9个部门单位未按程序出租房产7740.18平方米;有的高校资产管理有待加强,如,6所高校3.84亿元固定资产未入账或已处置未核销等问题。截至今年5月底,审计已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将2.44亿元固定资产、4570件无形资产登记入账或核销;收回拖欠房租218.73万元。

四是聚焦集约利用,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监督。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年来,审计机关对8市水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和2市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并对14名县(市)委书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通过审计发现,水资源保护利用方面,7市356家企业未经许可擅自取水等问题。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方面,1市7县滞留、闲置专项资金1.58亿元,3家企业未上缴砂石资源处置收入1.81亿元等问题。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发现,3县超期贮存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8495.58吨;8县建设用地规模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100.45公顷,应征未征土地出让金、污水处理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16.5亿元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收回被挪用及闲置资金2.15亿元,资源处置收入1.81亿元全部上缴财政;已补征土地出让金、水土保持补偿等相关资金1.67亿元。

答记者问丨省审计厅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省这两年集中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请问发言人,审计在推动这些政策落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答记者问丨省审计厅加大对省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让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王金城:近年来,聚焦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我省出台了一大批创新政策供给、增强政策实效的重要举措,审计机关围绕政策措施的效果性、协同性、衔接性,及时对科技创新、自贸区建设、高校人才等领域的政策措施、改革事项跟进审计监督,促进政策快落地、早见效。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开展了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及资金绩效审计,共审计14市125家企业、165个省级科技创新项目。重点关注了制度建立和落实、项目立项和实施、资金管理和绩效等情况。从审计结果看,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资金整合,加大财政投入,有力促进科技强省建设。但也存在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个别项目推进慢、资金支出不合规等问题。如,审计发现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1091.15万元及贴息3498.12万元未及时兑付或拨付到位,14个项目存在虚报科研成果等问题、涉及资金3590万元,6家创新平台2021年底累计结存资金19.65亿元未发挥效益等。针对这些问题,审计机关督促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督促相关资金补助到位,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推动科技创新政策落实落地。

在山东自贸试验区改革推进方面,我们对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青岛、烟台3片区两年来的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结果显示,自贸区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开放窗口引领作用日益彰显,已成为我省对外贸易的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通过审计调查,揭示了在引资保障、工作开展、运营成效等方面的一些短板。如,飞机零部件循环再制造等6项试点任务落实不够到位,省级事权下放承接不顺畅,制度创新统筹规划不足、效率不高,省级及3片区未设立自贸试验区专项发展基金。针对这些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强系统研究和统筹谋划,出台改革创新评价办法,开展复制推广评估检查,在推进改革发展中补齐短板、增添后劲。

在人才政策落实方面,我们重点对9所省属高校2018年以来人才政策落实及资金绩效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总的看,各高校积极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推进人才制度改革攻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审计也揭示了引进人才与学科建设不匹配、未兑现人才引进待遇、人才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如,有的高校未制定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制度办法,有的未按规定保障科研平台建设运行经费,有的未落实泰山学者等配套经费等。针对查出的问题,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全省高校开展系统整改和自查自纠,督促出台完善制度43项,促进落实人才待遇8441.39万元,将1.37亿元科研平台运行保障经费等纳入2022年度预算,为人才更好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