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在驻朝鲜大使馆遇到了彭德怀

2023-07-27 08:45:46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在驻朝鲜大使馆遇到了彭德怀

讲述人:赵基宇,90岁,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电台无线电话务员,1953年4月入朝

我是山西太原人,1948年4月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当时还不满15周岁。我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因为养不起两个孩子,我的妹妹被送到了孤儿院。解放军来了以后,对我们老百姓非常和善,恰巧部队的无线电学校招生,我就报名了。学了一年发报后,我跟着部队南下广州、海南,再调到北京学习机务。

1953年3月,朝鲜的停战谈判正在进行中。有一天,上级突然通知我和另一位战友去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大使馆里一位代办接待了我们,也传达了上级的新指令,让我们马上启程到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去当报务员。我记得很清楚,代办给了我们每人350元经费,让我们去添置一些新衣裳。因为在大使馆工作,不能穿有解放军标志的衣服。

1953年4月,我们到了平壤。当时我们的大使馆在平壤郊区的一座山里,附近的山头里还有苏联大使馆和朝鲜人民军总部。一路上隐蔽措施做得非常严格,白天绝对不允许车辆出入。因为这里虽然不是最前线,但是美军的飞机还是时不时飞来,发现有动静就投下炸弹。防空警报一响,我们就往防空洞跑。最近的一次,一颗炸弹就在离我躲藏的防空洞3米远处爆炸。

当时志愿军谈判代表团驻地在开城,他们每天把谈判的内容发往北京和朝鲜人民军总部。我和另外一位报务员每天轮流值班,有时电报凌晨一两点才到,也得马上工作。我之前在部队发报,单篇篇幅都不长,一般在一两百字左右,但是代表团发来的经常有四五千字。我记得很清楚,一页纸是100个字,我打完一页纸要5分钟,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

在当时,大使馆承担着重要的联络任务,经常有两国领导干部到大使馆来。有一次,一位穿着呢子大衣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我正在值班,连忙上前问他是谁,有什么事情。他说,我是彭德怀,有事要联络志愿军司令部。那时候我们的电话线和电报线是同一条,我一听,赶紧把电话线接好,彭总就给志司打电话了。

在朝鲜期间,我亲眼目睹了战争给这个国家造成的严重破坏。当时的平壤城内几乎看不到完好的建筑,都毁在敌人的空袭中,没有房子,没有商店,朝鲜人民都住在地下的掩体中。为了躲避空袭,我们执行了最严格的防空命令,就待在大使馆里,除非是为了进防空洞,否则一般不出门。

就这样到了1953年7月27日,正式签署停战协定这一天。我们事先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但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时钟走过22时,停战协定正式生效,我和战友第一次拉开了房间里的窗帘,眺望窗外的景色。是的,在我到朝鲜的这3个月里,房间里始终拉着两层窗帘,一层黑色,一层红色,确保即使在夜晚,也不会有一丝光亮漏出去。在停战前,除了工作和休息,我们几乎没有娱乐活动。停战后,我们有时会在室外打打篮球,冬天到了,还在冻起来的湖面上滑冰。

1955年初,我结束在大使馆的工作,回到了北京。虽然当时外交部的待遇要稍好于部队,但是经过抗美援朝这一战,让我认识到部队建设还存在不足,于是我选择回到部队,并且去了刚刚组建、实力还比较薄弱的海军,先学习通信技术,再学习雷达,一直干到退休。

栏目主编:张骏题图来源:王闲乐摄

来源:作者:王闲乐整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