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十几倍,甘肃这片白茫荒地,如今竟成“鱼米绿洲”

2023-07-27 10:17:00 - 上观新闻

摘要:通过形成新的产业带,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

区域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十几倍,甘肃这片白茫荒地,如今竟成“鱼米绿洲”

甘肃景泰县曾是土地盐碱化的重灾区,因盐碱化弃耕地达6.5万亩,陷入“盐碱不治、穷根不除”的境地。而今,这片“白色荒漠”已是上可种植、下可养殖的“鱼米绿洲”,景泰县也在产业带动下实现脱贫摘帽。

在昨天举办的2023年盐碱地渔业利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围绕盐碱地水产养殖基础研究,以及各区域典型示范实践等深入交流,推动盐碱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盐碱地资源总量达到14.87亿亩,遍及19个省、市和自治区,且次生盐碱土壤面积还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拦路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刚指出。

如何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开发利用盐碱地,实现“变废为宝”?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近年来探索“以渔降盐、以渔治碱”新理念,研究推广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十三五”期间,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开展了“内陆盐碱水域绿洲渔业模式示范”项目。

所谓“绿洲渔业”,就是将盐碱水土治理、盐碱地种养殖业等形成有机整体,构建盐碱地渔农综合生态体系,形成新的产业带。“根据盐碱水质类型,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将盐碱水变废为宝。同时,水产养殖产生的有机质,还可增加盐碱地肥力,降低土壤碱度,使原来不能耕种或效果较差的土地得到较好利用。”东海水产研究所主任来琦芳告诉记者。

景泰县就是典型案例。该区域年降水量仅有100至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土壤盐碱化严重,退耕长达十几年之久。当地原本只打算做盐碱地水产养殖,在来琦芳团队的建议下,一边开挖池塘,一边用开挖出的土方抬田造地,发展渔农综合养殖模式。

“盐随水来,也随水去。”开挖池塘后,周边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土壤盐分随水汇聚到池塘里,新田耕作层土壤盐分及pH值明显下降,适合多种耐碱植物生长,甘啤大麦、芹菜、甘蓝等农作物长势良好。

再如,宁夏大武口区示范点通过池塘与盐碱地治理改造相结合,创建了池塘—旱田渔农一体化等渔农综合利用模式。盐碱水经过水产养殖后,碳酸盐碱度由养殖前6.78下降至3.36。改良较好的田块,水稻亩产达到502公斤,较重盐碱田块,水稻亩产160公斤,但也改变了原本寸草不生的状况。

当前,东海水产研究所已因地制宜建立起多种新模式,包括东北双效降碱与特色生态养殖、西北降盐排碱与精准养殖、华北洗盐排碱与综合养殖、华东上农下渔与工程化养殖等,在11个省市自治区示范推广面积超200万亩。

“盐碱水土渔业综合利用不仅可以保障农业种植生产安全,还增加了后备耕地资源,是践行‘大食物观’、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有力支撑。”韩刚表示,基于此前的示范应用,接下来将在更大范围推广“绿洲渔业”模式,形成新的产业带,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

栏目主编:陈玺撼

题图来源:新华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