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刘艺:用建筑表达三千年古蜀文化

2023-07-27 12:16:44 -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杨澜

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旁,有一条河流名为“鸭子河”。鸭子河河面宽广,冲积形成的沙洲很常见。它是沱江流域的主要支流之一,河流在滋养这座城市的同时,也孕育了文明。在河岸边,有着成片的湿地森林。天气晴时,从此处眺望远方,可以看见延绵的雪山。

专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刘艺:用建筑表达三千年古蜀文化

三千年前,这里诞生了古蜀文明。三千年后,人们发现了文明的痕迹,并在鸭子河畔修建起了一座“古蜀之眼”,神秘而恢弘,朝向遗址方向“深深凝望”,这即是备受关注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如何用建筑语言诠释古蜀文明?这个面积达5万余平米的博物馆,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时空穿越之旅”?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始试运行。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总建筑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刘艺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揭开新馆的神秘面纱。

像大地景观一样的存在

通过“古蜀之眼”能眺望三星堆遗址园区

专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刘艺:用建筑表达三千年古蜀文化

刘艺

在鸭子河畔旁,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是像大地景观一样的存在。

从外观上看,新馆呈现三个连续的堆体,这与三星堆名字的由来形成了呼应。新馆的总体面积达到了5.44万平方米,比原有的青铜馆和综合馆的面积加起来还要大5倍。如何将这样庞大的建筑进行巧妙地隐藏,以减少对于遗址环境的影响呢?刘艺的答案是:用草坡覆土的方式,让它消隐在大地当中。

专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刘艺:用建筑表达三千年古蜀文化

根据出土文物可以推断,“眼睛”元素在三星堆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样地,在新馆的建筑表达上也是如此。刘艺告诉记者:“新馆的建筑主体就像一个装载着文物和古蜀文化的神秘物体,它需要有窗口与外界进行‘交流’,同时,我们也想赋予它生动的表情。如何才能做到,我们联想到了青铜面具上的眼睛。通过眼睛,人们在建筑的内部可以眺望到三星堆遗址的老园区,也能看到远处的古城遗址,进行一场无声的、穿越历史的对话。”

设计团队选用了超白超透的玻璃作为眼睛的表面。而在玻璃外层,安装了经过特殊处理、与出土文物质感色彩一致的青铜遮阳板。于是,一个从大地中升起、朝向遗址凝望的“古蜀之眼”就此成形。

专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刘艺:用建筑表达三千年古蜀文化

古蜀之眼外部细节

此外,外墙的用材也十分考究。刘艺说:“新馆的外墙是一面曲线的石墙,我们选用了8公分厚的花岗石料作为用材,每一块都通过了人工手凿,形状细节均不一样。”

对标世界一流博物馆

服务与参观路线均进行了优化改良

人们在进入这座巨大的博物馆后,如何体验到文化震撼感与时空穿越感呢?这是刘艺与他的设计团队所要思考的重点议题之一。

“我们觉得,如果游客是通过一个常规的大门进去,这样的方式不够神秘。所以,整个堆体的底部,我们设计了一条长300米的‘光缝’。人们怀揣着期待感与未知感,从光缝中慢慢走入,豁然开朗,从而进入古蜀文明的世界。在新馆的中央大厅,一个全球博物馆里最大的螺旋步道,连接着各个楼层,是我们为游客设计的主要交通动线。”

专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刘艺:用建筑表达三千年古蜀文化

大厅内的旋转楼梯

刘艺告诉记者,此次团队的任务除了设计新馆以外,还对整体园区作了规划上的提升和改造。“我们对原有的游客动线、园区功能设施、服务等都做了全面的梳理和加强。原来园区的入口,现在变为了出口。游客来游览时,要先经过入口广场,而后到达新馆,再去二号老馆,接着是文保中心观看修复文物、一号馆开展研学活动、最后再离开。”

除此之外,由于全部青铜文物都改为在新馆展陈,因此老的一、二号展馆的功能也会有所变化。如二号馆会改成数字馆,通过投影等方式带来沉浸式体验,一号馆改为研学中心,为各年龄层的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刘艺介绍道:“新馆对标世界一流博物馆,不仅体现在对文物的保护力度上,也体现在服务上,所以我们增设了许多设施,如游客中心上千平方米的雨棚,让排队入园的体验更加舒适。”

刘艺说,自己期待新馆开放跟公众见面已经很久了。“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新馆在调试灯光,我一个人走进去,在安静的空间当中,我能感觉到那种神秘与厚重的原始力量——这跟我设想中的画面是吻合的。这样的体验,我希望更多人拥有。”

新闻多一点

专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刘艺:用建筑表达三千年古蜀文化

变动设计方案

让青铜色变得更珍贵

新馆在设计之初,备受许多网友关注的,莫过于被规划在螺旋坡道当中的一尊尺寸放大6倍的青铜大立人雕塑了。但随着建设的深入,这座雕像被“取消”了。

专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刘艺:用建筑表达三千年古蜀文化

原有的青铜大立人雕塑

刘艺告诉记者:“我们考虑到把三星堆最著名的文物之一,直接放大做成雕塑,这样可能会让游客产生一种混淆感,因此便改动了这一设计。现在我们在大厅的底部安装了一个激光投影,它可以将文物动态的影像投影到博物馆的顶棚上,这也和二号馆中庭‘从上往下’的天然日光形成了某种呼应。”

为了避免混淆文物,设计团队将原有的场馆内青铜栏板均替换成了黄铜色。刘艺说:“我们要让青铜色变得更珍贵,要避免其在空间里大量出现。青铜是由黄铜随着时间自然演变而来,三星堆文物最初浇筑时,就是黄铜色。考虑到这些因素,螺旋坡道等便换为黄铜色材料来制作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