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 一部石油工业的中国发展史

2024-07-27 16:35:35 - 北京晚报

大庆 一部石油工业的中国发展史

近日,三联书店出版了城市规划研究者、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侯丽的新书《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在书中,侯丽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石油重镇大庆发展的历史,记录了大庆作为一个国家模范城市的兴衰。本书采用双线叙事,一方面透过大庆城市的设计与建设,折射出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环境变化及政治路线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女规划工作者晓华的个人经历,讲述她在大庆的工作、生活以及大历史下的个体抉择。双线交织,互为补充。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但20世纪证明了石油是一种比煤炭更有效率的燃料。在现代世界里,石油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的核心资源,也是工业化的原动力。因此,对新中国来说,石油工业能够建立和完善,是共和国能否走向独立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20世纪初期石油资源一度被外国垄断,抗日战争年代更是牺牲了无数生命,只是为了将石油战略物资运进国境线。新中国成立后,寻找石油,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石油勘探的故事,不只是发生在技术层面,更是和政治运作、制度安排和社会动员等息息相关。在经过十年的全国性大众勘探运动和大型会战,石油勘探的战略重点从西部改变到东部,并最终锁定于松辽平原。1959年9月26日,新中国诞生十周年前四天,松基三井喷出了滚滚原油。这一油田也因此被命名为“大庆”,来纪念即将到来的国庆大典。

大庆油田是中国迄今发现的陆上最大油田,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它的发现意味着中国实现能源领域的自给自足,不但为国防增添底气,也成为推动新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加速引擎。到今天,关于石油工业的书籍,视角大多是一般企业介绍、投资分析或个人回忆等,关于历史研究性质的书籍比较少。《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以较高的学术水平,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和价值。

和石油工业历史同时叙述的是一位大庆油田女性规划工作者晓华的个人经历。她深度参与了大庆科学“干打垒”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并在全国建筑大会上分享经验。她曾被时代的高光笼罩,高度认可大庆成就和大庆精神,也在批判、生育、艰苦的生活中摇摆不定。从她的角度,读者得以看到大庆生活的具体细节,包括怎么住、怎么吃、怎么通勤、怎么“做十休一”地工作,等等。同时,通过她也可以照见大庆社会生态下的不同女性,包括女性职工、家属、临时工,她们在大庆的不同待遇组成不同的家庭结构,成为大庆社会的基石。

这种个人生命经验的梳理和体察,也把这本书带入了“微观史学”的范畴。微观史学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著述方式。它针对传统历史的宏大叙事,还原和再现了个人的经验和情感,这对史学的进步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客观上,《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为此做出了不落俗套的尝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