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类特殊人群的失眠如何用药?专家来解读

2024-07-27 18:18:55 - 市场资讯

转自:医学界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指南中的用药推荐。

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临床医师对特定患者的失眠的诊疗存在较多的困惑,且针对这类人群失眠的药物治疗研究资料匮乏[1]。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委会组织相关专家做出了特殊人群失眠治疗的治疗推荐。界小药就用药策略这一点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老年期失眠

老年期失眠的治疗需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推荐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采用短期应用或间歇疗法。

具体药物:

苯二氮䓬类药物(BZDs):可能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等不良反应,建议谨慎使用,并注意评估用药风险和获益。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non-BZDs):使用不当也存在不良反应风险,应与传统BZDs一样谨慎应用。

褪黑素类药物:褪黑素缓释剂用于55岁以上失眠患者,可改善睡眠质量。

食欲素受体药物:如Lemborexant,能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

抗抑郁剂: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适用于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慢性失眠患者,剂量应低于抗抑郁治疗剂量。

女性特定生理时期失眠

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如月经期、妊娠期、产后哺乳期、围绝经期,由于激素水平波动,失眠发生率较高。

治疗时需考虑用药的安全性原则:

月经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能对经前期紊乱症状有效。

妊娠期:首选认知行为疗法(CBT-I),苯二氮䓬类药物和新型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产后:CBT-I为主,哺乳期产妇不推荐药物治疗,非母乳喂养的产妇也不推荐使用镇静催眠药物。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推荐激素补充替代治疗(HRT),可显著改善失眠症状。

儿童期失眠

儿童期失眠治疗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CBT-I: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药物治疗:在非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目前没有批准用于儿童失眠的药物,但有报道褪黑素对治疗儿童失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失眠

OSA患者失眠治疗需兼顾OSA和失眠两方面: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不推荐药物用于OSA本身治疗。

镇静催眠药物:对于未行CPAP治疗的OSA患者,避免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中,右佐匹克隆和唑吡坦可考虑使用。

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失眠

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治疗失眠时需注意药物对原有疾病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CBT-I:一线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肝功能损害患者需降低药物剂量,慢性肾病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无明显限制,但需考虑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时间。

总之,不同特殊人群的失眠治疗需结合各自生理特点和病理状态,谨慎选择药物和剂量,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并在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PS:获取完整指南,下划至文末“阅读原文”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陈贵海,邓丽影,杜懿杰,等.特定人群失眠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4,29(08):841-852.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