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2”政策加力,让社区为民服务更有底气

2022-08-27 00:17:49 - 南京发布

转自:南京发布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南京:“1+2”政策加力,让社区为民服务更有底气

8月26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暨社区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南京市社区(村)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据了解,此次大会立足为基层赋能、提质、减负、增效,特别在社区层面,“1+2”文件围绕人员配备、待遇薪酬、发展空间、减负增效等方面,出台了实实在在的“干货”政策,目的是让社区工作回归为民服务本源,显著强化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

持续创新

形成特色鲜明的基层治理经验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建立高效、现代的治理体系,事关基层稳定和人民福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着眼顶层设计,针对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区、街道、社区在政策指引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基层治理经验,不断推动城乡社区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南京:“1+2”政策加力,让社区为民服务更有底气

以玄武区为例,该区立足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实际,以国企物业全面托底老旧小区为突破口,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成立区属国企百子物业,打造“百子红”党建品牌,全面承担无物业老旧小区物业托管重任,有效破解老城区基层治理难题。

南京:“1+2”政策加力,让社区为民服务更有底气

在栖霞区,仙林街道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以严密组织体系支撑基层治理体系,有效解决了“党员干部懒散、居民群众松散、社会资源分散”三个“怎么办”问题,实现了网格零距离、党群一家亲。

全市1200多个社区,

更是基层治理的主力军。

鼓楼区中央门街道新门口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党群服务供给侧改革,鼓励人人融入社区建设、人人参与社区治理,探索出“芯+治理”的新路径;

江宁区江宁街道牌坊村不断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服务融合,创新社会协同,打造“如愿茶乡治美牌坊”新时代农村社区治理服务品牌;

浦口区永宁街道侯冲社区以居民满意和参与为导向,围绕听民意、解民忧、聚民心,积极探索具有侯冲特色的基层协商民主创新做法。

……

这些年,我市社区治理探索不断走向深入,已创成9个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数量全国第一。

敢为有为

不断提升南京新时代社区治理水平

基层治理,重在实践。

去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举措。

敢为有为,善做善成。

去年以来,我市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积极探索,创新实施“十项举措”“强力工程”,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出台基层治理“1+2”文件,持续加力,不断提升南京新时代社区治理水平。

1

“1”是指《实施意见》。

2

“2”是指《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和《南京市社区(村)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8月8日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已于8月22日正式印发。

《实施意见》由八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提出我市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明确到2025年、2035年的工作目标。

第二至第七部分是工作任务,包括“强化党建引领,锻造基层治理坚强堡垒”“强化赋权增效,提升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强化群众自治,激发社区治理内生活力”“强化均衡发展,促进基层治理协同共进”“强化资源下沉,优化基层治理要素配置”“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智慧治理建设转型”等。

第八部分是保障措施,包括组织领导、考核评价、基层减负、优化薪酬、改革创新、营造氛围等。

据了解,结合南京实际,《实施意见》提出一些创新举措:

01

在强化党建引领中,明确完善贯通有力的统一领导体系、到底到边的基层组织体系、优势互补的党建联盟体系、“平急结合”的党员下沉体系、“三方协同”的红色物业体系等内容。

02

在强化赋权增效中,明确巩固“两赋两强”集成改革成果,推广仙林街道“五个一”做法,提升“大走访、大排查、大攻坚”行动的机制化、规范化、长效化水平等内容。

03

在强化群众自治中,明确推进“精网微格”工程,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等内容。

04

在强化均衡发展中,明确大力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等内容。

05

在强化资源下沉中,明确市、区两级根据社区(村)党组织规模大小、党员数量等配套落实工作补助经费,完善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等内容。

06

在强化科技支撑中,明确深入实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市、区、街三级“城市数字化治理中心”,优化提升“我的南京”APP功能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和省委文件都明确,要研究制定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改进基层考核评价,加强对社区(村)的综合考核。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要求,针对性出台了《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南京市社区(村)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明确了社区工作者基本职责、配置标准,对社区工作者选任招聘、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待遇保障、激励和退出机制进行规定。其中,围绕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了重点回应:

针对人手缺的问题 

提出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标准配置社区工作者,经适房、安置房、老旧小区等服务管理任务较重的社区(村)可适当增加配备,进一步充实一线力量。

针对任务重的问题

规范社区工作者基本职责,严格规定不得要求社区工作者承担岗位职责以外的工作。

针对待遇低的问题

优化“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适当调整岗位等级之间档差,提高岗位吸引力。

针对出路窄的问题

在加大定向招录公务员力度的同时,对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的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可按规定程序解决事业单位人员身份,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符合条件的可通过择优调任、换届选举等选拔进入街道(镇)领导班子。

《南京市社区(村)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明确工作原则,并规定除中央和省、市要求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针对社区(村)开展考核评比。

第二章评定内容,提出社区和村分别围绕六个方面开展评定,由各区制定可量化、易操作的细化指标,不得随意制定“一票否决”事项。

第三章星级评定,明确设定五星、四星、三星、二星、无星五个等次,其中五星不超过10%,二星及以下要有一定数量;星级评定中群众测评占50%,让群众满意成为检验社区(村)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

第四章结果运用,规定评定结果与绩效工资、职业发展、评优评先,个人考核全面挂钩。

据了解,深化社区减负是重点。

文件明确,除中央和省、市要求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针对社区(村)开展考核评比,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针对社区(村)的原先各类考评办法一律取消,不得再用;各区在细化考评指标时,不得随意设置“一票否决”事项。

内容来源 |紫金山观察

封图来源 | 顾树荣

编辑 |潘希佳

校对 |钱奕羽

责编 |潘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