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转自:嘉兴日报
■徐如松
提起上海作家叶辛,大家一定会想到他的《蹉跎岁月》和《孽债》。的确,叶辛的知青小说影响力实在太大,当年《孽债》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在电视台播放,晚上一到点,大家都挤在电视机前观看,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局面。
大家因此认为叶辛是写长篇小说的行家里手,很少写散文随笔这类“小制作”,这其实是个误解。近半个世纪来,叶辛出版过《一支难忘的歌》《我和祖国70年》等多部散文集,眼下这部《一城繁华半江河:叶辛小散文》集合了近年来散发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贵州日报》和《上海滩》杂志以及新创作的散文随笔。
读完这本散文集,我觉得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新”。全书由近90篇短文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叶辛近年来散文随笔的“集大成者”。正因为是近作,所以字里行间反映出故乡上海和第二故乡——贵州日新月异的变化。贵州山区已经不再落后,也不再闭塞,天翻地覆今非昔比,多彩贵州脱贫致富,初步踏上了小康之路。就拿贵州的茶叶来说,最为知名的是“三绿两红”——都匀毛尖、黔中绿宝石、湄潭翠芽,遵义红、普安红,全省茶树种植达到700万亩,全年税收更是创下450亿元的纪录。更不用说旅游了,红色游、生态游、苗寨体验游,来自上海和全国各地的游客让五彩贵州重新焕发出动人的华章。
二是“小”。每篇散文随笔都只占两三个页码,少则寥寥数语,长的也不过两三千字。从《百年前的上海弄堂》《上海的钢笔》《上海的牙膏》等题目就可以看出,每篇千字文都是一事一文,作家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用三言两语讲清楚了事物的流变,让读者走近“老上海”,感受新变化。比如《从“三转一响”谈起》介绍了上世纪70年代上海新婚夫妻的标配。所谓“三转”,就是新郎必须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新娘必须有台蝴蝶牌缝纫机,夫妻双方还都得有上海牌手表。“一响”指的是新房里五斗橱上要摆放“三五牌”座钟,到点能够响一下。作家追忆往昔生活,感慨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三是“鲜活”。回忆过往容易滑入故旧知识的介绍,但叶辛有意识地避开这个窠臼,努力呈现自己鲜活的生活与情感。比如《上海“知青”这一代》写上海共有知青121万人,他们到西南、东北、新疆等“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国营农场、军垦农场、贫困农村插队落户……读着这一篇篇短文,我们仿佛看到了叶辛与当地苗民一起劳动的情景,看到了他利用休息时间铺开稿纸写处女作《高高的苗岭》的情景,也看到了他彷徨、苦闷、欢乐的情景。
《一城繁华半江河:叶辛小散文》不仅记录了叶辛对上海的深情,更融入了他对贵州那片土地的无尽思念,能令读者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我觉得读此书对阅读其代表作《蹉跎岁月》《孽债》等大有裨益。钱锺书有言,吃鸡蛋不必索知哪只鸡下的,但如果有机会了解更多的“创作背景”,对阅读作品不是更加如虎添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