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他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

2024-08-27 07:00:51 -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90后”的他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

“90后”的他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

“90后”的他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

■记者周丽丽通讯员吕丽静图片来源于海盐发布和网络

这两天,海盐县通元镇97岁修表匠顾菊奎因为短视频火了。更为有意思的是,许多网友表示,老爷子酷似游本昌在《繁花》中饰演的“爷叔”,于是他就成了朋友圈里海盐版“爷叔”。

去年,《繁花》成为现象级电视剧,年逾九旬的游本昌获得久违的关注,虽是配角,却因扎实的演技、敬业的态度成功“翻红”。正应了他那句话:“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同为“90后”,顾菊奎在通元镇生活了97年,修表修了半个多世纪,日日伴着“嘀嗒嘀嗒”的机芯转动,他又有着什么样的人生轨迹呢?

“不响”也是一种坚守

《繁花》带火了沪语,“不响”便是其中之一。不声不响、安安稳稳,便是顾菊奎大部分的人生写照。

“全摆走不动了,年份久了很常见,换个配件就好了。”找到顾菊奎时,他正一面熟练地拆卸着一只男士手表,一面向顾客介绍“处方”。

一张破旧的木桌,就是顾菊奎的操作台。台面上摆放着各种工具和配件,光是不同型号的螺丝刀就有很多种,最细的一把螺丝刀,刀口也就零点几毫米宽。老人左眼戴着放大镜筒镜,眉头紧蹙。

顾菊奎是土生土长的通元人,修表已有60年。年近百岁,他仍坚持天天开门迎客,因手艺好、价格公道,顾客始终不断。“年轻时就对机械感兴趣,家里的挂钟坏了,我就自己摸索着修,后来发现手表的结构跟挂钟差不多,又开始自学修手表。”顾菊奎回忆说,彼时他已过而立之年。

那个年代,修表手艺人是很光鲜的职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意特别好,一天修到晚,配件不全,还要自己动手做零件,有的零件要坐船去海宁甚至上海买。除非有零件配不到,一般不太会有修不好的手表。”顾菊奎颇有些自得。

1984年,“爷叔”游本昌跑了20年龙套、演了79个小角色后终于等到“济公”,那年他已52岁。看起来,顾菊奎“不响”得更要久一些,不过,他靠着这门手艺,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

“不响”也是难能可贵的坚守。人生有时候看起来像是在不断跑龙套,但在自己的小家庭,平凡人也是明星。

“活到老学到老”便是幸福

“我愿意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2023年3月,游本昌在一次颁奖活动上称自己是“90后”。

“90后”顾菊奎坚持出摊,为的是什么?也是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一位长寿老人对于生命的尊重。

“现在流行进口表、自动表,你们流行什么,我就学习修什么。”顾菊奎的话语间,透露着独属于老工匠的自信与从容。

他说,修过多少只钟表早就记不清了,只记得修过的品牌有宝石花、钻石、海鸥、老莺歌、山丹花、西铁城等近100种。

手表内部的结构极其复杂,修表匠要心细如发,若是手上的动作稍有闪失,就有可能损坏表芯结构。一块全自动机械手表有100多个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都有不同的用处,顾菊奎对其中的机械原理如数家珍。

“他什么表都能修,到别处去修价格太贵。他这里修一次只要十几二十块钱,很实惠。”提起顾菊奎的手艺,老顾客姜六林赞不绝口。

每天定时出摊3个小时,除特殊情况,顾菊奎风雨无阻。他的小摊已经成为通元镇上的一道风景。

75岁的胡永良也生活在通元镇,是热心的民俗文化学者,多年前,他曾陪一批摄友采风,为包括顾菊奎在内的多位老手工匠拍摄了照片,并在报纸上介绍。

看到顾菊奎借助短视频而“翻红”,他感慨说:“一门手艺,守了一辈子,顾老这么大年纪还能坚持出摊,真是奇迹!”

今日热搜